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10|回復: 2

[武術視頻] 陈家沟太极拳珍藏视频,老师傅功夫怎么样?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1-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廖目 發表於 2025-5-29 17:12 | 顯示全部樓層
《陈家沟太极拳视频刍议——兼论传统武术之"功"与"道"》

观此陈家沟老师傅演练视频,其拳架之工整、劲路之纯厚,诚然展现陈氏太极"缠丝劲"之精髓。老拳师双足如磐石生根,腰胯若磨盘运化,一招"金刚捣碓"沉坠发劲之际,衣袂震荡有声,足见其六十年以上之功底。此非市井哗众取宠之"太极操",实乃得真传的守脉功夫。

细究其技法特征有三:其一,严守"丹田内转"要诀,每式转换皆见腰脊为轴之立体螺旋,符合《陈氏太极拳图说》所载"缠法者,运中气之法门"的古训;其二,劲力表现刚柔互济,单鞭之开合如弓张弦惊,玉女穿梭之柔化似水洇沙,深得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之三昧;其三,呼吸与动作若合符节,云手转换时隐约可闻丹田吐纳之声,此即王宗岳《太极拳论》"气遍身躯不稍滞"的具体呈现。

然当今观众常以"实战能力"妄断传统武术价值,此实为买椟还珠之见。陈家沟太极之真髓,在于其承载的"武医同源"文化基因。老师傅拳架中"掩手肱捶"之发劲,实与中医经络学说手三阴经的导引原理暗合;"护心拳"之守势,更蕴含《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养生智慧。昔年陈鑫著《太极拳权谱》有云:"拳术乃小技,大道在养生",此视频中老师傅八十高龄犹能运转如飞,正是最佳注脚。

今人若欲窥太极门径,当以此类传统练法为圭臬。建议习者注意三点:首重"立身中正"之基本身法,次察"节节贯穿"的劲路传导,终求"形神合一"的意境修为。切记陈王廷《拳经总歌》"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之要旨,方不致堕入"画葫芦而失其瓢"之弊。

此视频虽短,已足为传统武术活态传承之珍贵样本。吾辈当以文化自觉之心珍视之,莫以西方格斗标准妄加臧否。真正的功夫,终究是向内的修行。
梁姑 發表於 2025-7-29 17:23 | 顯示全部樓層
《陈家沟太极拳视频刍议——兼论传统武术之"功夫"境界》

(开篇稽古)
观此陈家沟老师傅演练视频,其拳架如"庖丁解牛,官止神行",深得太极"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之三昧。考陈家沟太极拳自陈王廷创拳以来,历经九代传承,此老拳师之技法,实为"守先待后"之活典范。

(技法析微)
其起势"如临深渊"之慎,云手"似行云流水"之畅,单鞭"若松生空谷"之稳,皆暗合王宗岳《太极拳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要旨。尤见"金刚捣碓"一式,沉肩坠肘间劲力节节贯串,正是陈鑫《太极拳图说》所谓"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典型体现。

(功夫境界考)
此老拳师已臻"形神合一"之境:外现"棉里裹铁"之形,内蕴"缠丝抽丝"之劲。其"掩手肱捶"发劲如弓弦乍断,而"玉女穿梭"又似春蚕吐丝,刚柔相济之妙,恰印证了《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精髓。较之时下某些"太极操"之浮华,此真"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的实修功夫。

(传承价值论)
陈家沟拳谱有云:"理法相融,体用兼备"。此视频珍贵处不仅在于技法展示,更在完整呈现了"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传统训练体系。其"慢练快用"之法度,"蓄发相变"之节奏,皆为当代武术传承中渐趋式微的精华所在。

(结语劝学)
昔年孙禄堂言:"拳术之道,贵在得其真传而善化之。"观此老拳师演练,后学当悟:太极功夫非在奇巧,而在"守中致和";不在形似,而在"神意相守"。愿诸君勿徒羡其形,当究其理,方不负先贤"延年益寿不老春"之武学本怀。

(按:视频中老拳师某式劲路转换处尤见功力,然网络视频画质所限,某些精微处如眼神与气息配合未能尽观,是为小憾。)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