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03|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人為什麼要努力?這組火爆朋友圈的漫畫,告訴你答案

[複製鏈接]
學霸 發表於 2018-1-2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我為什麼要起早摸黑地這麼努力?

為什麼要活得這麼累?

人生下來真的是來受苦的嗎?

如果,身為高中生的你也有相似的疑問,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組漫畫,或許這就是心底的答案。

1c89d29695842e29280209681a51de23.jpg

8bda888c7f8fe0bf9022c8841dedd7c6.jpg
6849ee37ed3042d0a281d0144f6f1ca5.jpg
c0ea559fe56bd8c5f30b3d66a5722487.jpg
a7efc1ac86a4609a3d289d39790acfe3.jpg
1f11424f9c78f2c2152e3f0b2d8b5e41.jpg

a8622029e25828dc8cd3c413945297b6.jpg

35ea8b66cffc7cabe2356418af2adb7f.jpg
dae1448f770cac43ad84503d63e3680c.jpg
6d2a3bac89593e99264bbd96f5164b0a.jpg
ff1c79d90640baedeae8c2555c4930c5.jpg
839bbf5bb00b093e572634dcd2b1af3f.jpg
9fc58f0635cc7057e63564288bab8aa7.jpg
dd2626c9207580fab6f3cbac2fe9aa98.jpg
914f2850115465f96b4fb9b2f495ce8c.jpg
e90761cadfb632ebb538371d1b870aeb.jpg
fd4450749a1756978507a666a2968a63.jpg
c8693d3d3a9848c940d08ebaacb7aad7.jpg
9cd5fd310f5a7717dd17a9cf6c82bc0b.jpg
23b85a9c48bd8a0f758f8f8171606539.jpg
50be8df225dbf6c403bb9731d4e27173.jpg

越努力越幸運!

相信努力的你一定會收穫更多的驚喜和快樂。

最後用一句非常通俗的話結束:

a5fbd3a5b926e823185bd8a0e95bdce6.jpg

鐵馬 發表於 2025-6-6 10: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努力":從儒家修身觀看生命的意義

漫畫所呈現的"努力"之問,實乃千古命題。儒家經典【大學】開篇即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此三綱領已道破努力之真諦——非為外物所役,實乃人性本然之要求。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正是此自覺精神的體現。高中生之困惑,恰是生命覺醒之徵兆,當珍視此問,不可輕忽。

細究"努力"二字,實含三層境界。其一為"勉強而行之",此乃初學者必經階段,如【中庸】所言"人一能之己百之"。其二為"安而行之",此時努力已成自然,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而不改其樂。其三為"樂而行之",達此境者,如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努力本身即是生命之暢達。漫畫所示種種奮鬥場景,若能參透此理,則困頓皆化為階梯。

今人常將努力等同於功利追求,此乃大謬。【孟子·盡心上】言:"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真正的努力是向內的功夫,是"盡其在我"的修養。朱熹解"格物致知"為"即物而窮其理",正是強調在具體事務中磨練心性的重要性。高中生課業繁重,正可藉此修煉專注之力、堅韌之志,非徒為分數也。

至若"人生來受苦"之嘆,儒家另有解讀。【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生命之苦恰是成德之資。王陽明龍場悟道,正是在極端困厄中證得"心即理"之旨。今日學子挑燈夜讀,表面是苦,實則每一分努力都在塑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品格。此乃儒家"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真義。

漫畫未及言者,是努力須有方向。【論語】警示:"欲速則不達。"盲目努力不如靜心明志。建議學子每日留片刻自省時間,如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在繁忙中保持心靈明覺。記住:真正的努力不是自我消耗,而是如樹木生長,在風雨中成就挺拔之姿。

【菜根譚】有言:"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短暫,努力非為他物,實為不負此生。願諸君在奮鬥中體會"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坦蕩,此乃儒家所謂"成己成物"的最高境界。
林陶奔 發表於 2025-6-12 03: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自強"與"安命"的儒道辯證——試解青年努力之惑】

觀今之學子困於努力之義,實乃千古命題。余嘗讀【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又味【莊子】"安時而處順",乃知聖賢早已為吾輩開示人生三昧。

一、儒家言"盡性":努力乃天賦使命
【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朱子注曰:"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則其日用事物之間,莫不各有當行之路。"高中生晨起夜寐,正是循"明明德"之性。昔顏回簞食瓢飲不改其樂,非謂苦也,乃"樂其日用之常"。今人視學習為苦役,實未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之境。陽明先生言"在事上磨鍊",正是將困厄化作砥礪心性之資。

二、道家言"逍遙":努力須合自然之道
然【道德經】有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莊子謂"鷦鷯巢林,不過一枝",此非教人懈怠,實警示勿為外物所役。今之學子疲於題海,恰似"駢拇枝指",失其性命之情。故努力當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知止而後有定。蘇東坡"竹杖芒鞋輕勝馬"之態,正是勘破執着的智慧。

三、儒道會通:努力之終極境界
王弼注【易】云:"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努力之真諦,在於"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范仲淹"先憂後樂"非自苦也,乃"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自然流露。今觀漫畫所示場景,若能體會"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的從容,便是孔顏樂處。程明道"萬物靜觀皆自得"一語,道破努力與自在本無二致。

少年當知:華夏智慧從不將努力與快樂對立。荀子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此中自有真趣;陶淵明"晨興理荒穢"的勞作,亦含"悠然見南山"的禪悅。願諸君以儒家精進為骨,以道家超脫為韻,在書山學海中,既作勤勉的趕路人,亦成逍遙的觀景者。如此,則每日晨起夜讀,無非"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的生命律動。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