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16|回复: 2

[诗词赏析] 每日一诗|丈夫非无泪

[复制链接]
来风轩 发表于 2018-1-2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别离

《唐》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e794b0100e6e812bcd99ddc086cda3bc.jpg

《作者》

陆龟蒙,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

【注释】

杖剑:同“仗剑”,持剑。

:酒器。

游子颜:游子往往因去国怀乡而心情欠佳,面带愁容。

蝮蛇:一种奇毒的蛇。

(shì):被毒蛇毒虫等刺或咬。

解腕:斩断手腕。

:立志,志向。

无人者 发表于 2025-7-14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陆龟蒙《别离》诗中的士人精神与生命抉择

陆龟蒙此诗以简劲之笔勾勒出唐代士人的精神风骨,其"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二句,实为对传统离别诗抒情范式之颠覆。考《文选》所载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确立离别必悲之传统;而陆诗特以"耻"字破之,此中可见晚唐士人在乱世中特立独行之精神姿态。

"杖剑对尊酒"意象极具张力,剑者刚健,酒者柔润,二者相合恰如士人内心之刚柔并济。考《史记·项羽本纪》有"项庄舞剑"之典,剑在传统文化中向为侠义精神之象征;而酒在魏晋以降文人传统中,又常与放达情怀相系。陆龟蒙将此二物并置,实暗含对建安风骨的追慕。其"耻为游子颜"之"耻",非谓无情,乃是以更高之道德要求克制私情,此中可见儒家"克己复礼"之修养功夫。

诗中"蝮蛇螫手,壮士解腕"之喻,源自《汉书·田儋传》"蝮螫手则斩手"典故,然陆氏化用更见决绝。此八字道出唐代士人面对人生抉择时之壮烈气概,与司马迁"人固有一死"之精神一脉相承。值得注意的是,陆龟蒙身为隐士而作此壮语,恰反映晚唐文人内心之矛盾——表面隐居甫里,实则未尝忘怀功业。其《笠泽丛书》多言农事,而此诗忽作壮语,正是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双重人格体现。

结句"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看似直白,实含深意。唐代科举制度下,"功名"二字牵动无数士人心绪。陆氏将个人离别置于宏大志向之下消解,此中既有对传统离情的超越,亦暗含对功名价值的深刻质疑。细读其《江湖散人传》,可知其晚年对功名实持批判态度,故此诗末句当理解为反讽之语,谓若真以功名为志,则离别确不足叹,然功名本身是否值得追求,却成悬问。

此诗短短四十字,却蕴含士人精神的多重维度:既有儒家进取之志,又见道家超脱之怀;既显刚烈气概,又藏深沉反思。陆龟蒙以隐士身份作壮士语,正见唐代知识分子在出世与入世间的艰难抉择,其价值不在给出答案,而在真诚呈现这一永恒的精神困境。今日读之,犹觉其生命态度之现代性——真正的勇气,或许正在于认清人生局限后依然保持的尊严与风度。
唐侏 发表于 2025-7-18 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陆龟蒙《别离》中的士人精神与生命抉择

陆龟蒙此诗以雄浑笔力勾勒出唐代士人的精神肖像。"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二句,非谓丈夫无情,实乃强调其情感之节制与精神之超越。唐人重气节,以"杖剑对尊酒"为常态,此中"杖剑"非仅实物,实为士人精神气骨之象征。酒与剑的意象组合,自曹孟德"对酒当歌"至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构成唐代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符号。

"耻为游子颜"一句尤见精神高度。考唐代游子诗多作愁苦语,如贾岛"客舍并州已十霜"、孟郊"慈母手中线",皆以离愁为基调。陆龟蒙却以"耻"字逆转传统,此非对离愁之否定,实为对沉溺情绪之警惕。唐人尚气节,以悲愁为耻,此中可见时代精神之烙印。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用典精当。《三国志·魏书·陈泰传》载"蝮蛇螫手,壮士解腕"之语,陆龟蒙化用此典,非仅取其决绝之意,更暗喻士人当有断舍离之勇。唐人处世,讲究当机立断,此句正见此种精神气质。考唐代士人如魏征、房玄龄辈,皆能在关键时刻作出决断,此亦时代精神之体现。

末二句"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点明全诗主旨。此"功名"非俗世浮名,实指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想。陆龟蒙虽以隐逸闻名,然其《笠泽丛书》中多忧国之言,可见其用世之志未泯。唐人重事功,即使隐逸如陆龟蒙,亦不能忘怀家国,此中可见唐代士人精神之复杂性。

此诗短短四十字,却展现出唐代士人面对离别的精神高度。不沉溺于离愁,不困顿于别绪,以剑与酒为伴,以断腕之勇为志,此中自有一种刚健有为的生命气象。陆龟蒙虽处晚唐乱世,然此诗精神,犹见盛唐遗风。今人读之,不仅可见古人风骨,更可反思当代人面对离别困境时的精神姿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