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八極拳之剛猛氣象與武學底蘊】 觀此八極拳表演視頻,其動作剛猛凌厲、勁力雄渾,誠可謂"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典範。作爲中國傳統武術的重要流派,八極拳不僅是一門技擊藝術,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與哲學智慧,值得深入探討。 一、剛猛之形與中和之道的辯證 八極拳以"六大開""八大招"爲核心技法,講究"頂、抱、單、提、挎、纏"六字要訣。視頻中演練者沉肩墜肘、跺腳震步之態,正是【八極拳譜】所載"崩撼突擊,挨膀擠靠"之具現。然其剛猛表象下實含陰陽相濟之理:震腳發勁時需"松沉透地",沖拳劈掌須"力從脊發",此中剛柔互化之妙,恰合【周易】"剛健中正"之義。 二、武學技法與禮法精神的融合 細察視頻中"猛虎硬爬山""迎門三不顧"等招式,雖勢如雷霆,然起收式皆嚴守抱拳禮之規範。此乃承襲【禮記·射義】"內志正,外體直"的傳統,體現"以武止戈"的武德追求。八極門歷來強調"拳械未習,德性先立",清代傳人張克明曾言:"八極雖猛,不傷仁心",正是對"武以載道"精神的詮釋。 三、身體記憶與文化傳承的雙重維度 視頻中演練者每一記"闖步"皆帶夯地之聲,此非刻意造勢,實爲八極拳"十字勁"訓練之要義。明代戚繼光【紀效新書】已載"八極勢"練兵之法,其跺腳動作既爲聚力之需,亦暗合【黃帝內經】"通調氣血"的養生理念。今日觀者多嘆其"帥氣",卻少知其"震腳三節貫,通任督二脈"的醫武同源之理。 結語 八極拳之價值,不僅在於視頻所現的視覺震撼,更在於其融攝了儒家"克己復禮"的修身觀、道家"守柔曰強"的辯證思維,以及兵家"其疾如風"的實戰智慧。建議愛好者研習時當以【八極拳譜】爲本,輔以【易經】【內經】等典籍參悟,方得"形神俱妙"之真諦。傳統武術之傳承,正需此般"由藝進道"的治學態度。 (全文798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