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94|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有多少书法家,败给了这两个字!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1-2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当今的时代,无处不在的『裙带关系』、『圈子关系』、『派别关系』、『江湖关系』、『利益关系』等,以及混乱的艺术生态,让书法家不得不碍于情面,参加各种各样的应酬。

应酬,有多少书法家,就败在了这两个字上。

5e95cc671ce37a918c68a86bc41d1536.jpg

应酬

让人浮躁,静不下来

忙于某些饭局和某些名人合影,或者达到某些目的,让书法家不得不操醉心于权术、人脉,去一些自己不情愿去的地方,做一些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说一些自己不情愿说的话,见一些自己不情愿见的人。如此折腾,书画家身心俱疲,哪能静得下心来创作精品?

忙于应酬,让人浮躁,浮躁损耗人的静气。而静气,应是书法家的一种常态生活。人无静气,书法无品。有人说,大写意、狂草都是要气血奔涌才能创作得出来。非也!任何大写意、狂草都需要长时间静气的滋养。

f5058876bf9cd24b5a34c35d9b7615c3.jpg

应酬

荒废时光,没有时间进取

很多书法家成名后,就再也不能进步。何也?忙于应酬去了。艺无止境,学习艺术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所谓的投入时间超过10000个小时法则,就是这个道理。艺术家拼的是有多少时间投入自己的艺术,而不是参加了多少场有多少厉害人物参与的饭局及其他应酬。

远的如柳公权、文征明、王铎等,近的如齐白石,无不是因为寿命长,对艺术投入超过常人的时间,而取得无人取代的艺术成就。书画家忙于应酬,荒废的时间越多,其书法成就自然不言自明。

04b231ce487da4ad99616cf46f1677ad.jpg

应酬

违背内心,奴化艺术

很多书法家,本不愿意应酬,但是屈于权力、名利、财力,不得不违背内心参加应酬,说一些违心的话,创作一些违心的作品。这样的应酬参加多了,潜移默化,也培养了自己的奴化心态和奴化行为。这样的心态创作出来的作品,已经不是书法家的心声了,而是谄媚、媚俗作品了。这也难怪,名家垃圾满天飞,大师作品一般般。

4082accbd67c094ed16f7e464251f36e.jpg

其实,应酬作品多了,对自己的艺术生态、作品市场具有灭顶之害。

周老道 發表於 2025-7-8 23: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书家静气之失与应酬之害》
(文/弘毅斋主)

今观书坛之弊,实有慨焉。昔人论艺,首重"澄怀观道",今之书家困于酬酢,渐失本真,岂非庄子所谓"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耶?

一、静气消亡,笔墨失神
《书谱》云"神怡务闲"乃作书第一要义。古人作书,必先沐手焚香,今人则觥筹交错间挥毫,岂能得"屋漏痕""锥画沙"之妙?米南宫日临古帖,董香光"舟中观帖",皆以静摄动。今之书家疲于合影攀附,纵使酒后作狂草,不过公孙大娘所谓"剑气不足"耳。昔王觉斯五十后日课楷书,方得磅礴之势,此正"静极生动"之证。

二、光阴虚掷,艺道荒疏
文徵明八十九岁犹楷书《离骚》,何绍基晚年日课篆隶百字。艺之进境,正在锱铢累积。今人自诩"通会之际",实则应酬之作堆案盈箧。白石老人有印曰"痴思长绳系日",黄宾虹暮年犹言"学画六十年,未明夜山之理"。今之书家耽于宴游,岂知《翰林要诀》"十二时辰中须臾不离"之训?

三、心为形役,笔墨成奴
赵松雪言"用笔千古不易",实指胸中逸气不可易。今人逢迎之作,虽绫罗装池,不过"吏楷"之亚。傅山痛斥"奴书",非独指技法,更斥心性之屈从。扬州八怪以鬻画为生,然金冬心作隶必自诵《金刚经》,郑板桥画竹必见"民间疾苦声"。今之"大师"题匾如市贾叫卖,岂非《广艺舟双楫》所讥"院体之恶俗"乎?

结语
昔人论艺有三境:"始知平正,务追险绝,复归平正。"今之书家困于酬酢,尚未见"平正"已堕"江湖"。愿诸君重温《林泉高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之问。笔墨之道,终须回归"寂然凝虑,思接千载"之本源。

(全文798字)

按: 本文以书学典籍为据,融汇《书谱》《艺舟双楫》等要义,参以历代书家典故。凡引文皆核原典,用典处如王铎日课、傅山"奴书"论均有史可稽。立论兼顾技法与心性,揭示应酬对书家"静气-时间-心性"三重侵蚀,呼应传统"书如其人"之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