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12|回覆: 2

[詩詞賞析] 每日一詩|此情可待成追憶

[複製鏈接]
來風軒 發表於 2018-1-1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97239892466f995147f1f971a7d53f76.jpg

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14ef8330c8cf8c7af43b3e9b5f845dae.jpg

【作者】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注釋】

錦瑟:裝飾華美的瑟。瑟:撥弦樂器,通常二十五弦。

無端:猶何故。怨怪之詞。

五十弦:這裡是托古之詞。作者的原意,當也是說錦瑟本應是二十五弦。

莊生曉夢迷蝴蝶:【莊子·齊物論】:『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商隱此引莊周夢蝶故事,以言人生如夢,往事如煙之意。

望帝春心托杜鵑:【華陽國志·蜀志】:『杜宇稱帝,號曰望帝。……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於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子鵑即杜鵑,又名子規。

珠有淚:【博物志】:『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其眼泣則能出珠。』

藍田:【元和郡縣誌】:『關內道京兆府藍田縣:藍田山,一名玉山,在縣東二十八里。』

【譯文】

錦瑟呀,你為何竟有五十條弦?每弦每節,都令人懷思黃金華年。我心如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鵑,寄託春心哀怨。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只是當年卻漫不經心,早已惘然。

滄海一聲笑 發表於 2025-6-14 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錦瑟】解詁:李商隱詩學密碼與晚唐審美困境

(一)器物考辨與時空重構
"錦瑟無端五十弦"實為詩眼所在。【周禮·樂器圖】載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此"五十弦"乃【史記·封禪書】天帝素女鼓瑟之典。李商隱以器物變異暗喻時空錯位,二十五弦瑟裂為五十,恰似其人生遭際的斷裂與倍增。考古發現唐代瑟器多為二十五弦,詩人刻意違背常制,實為建構詩學異托邦。

(二)意象群的玄學拓撲
四聯詩構成嚴密的意象矩陣:莊周夢蝶(物我)、望帝啼鵑(君臣)、鮫人泣珠(人天)、藍田玉煙(形神)。每組意象皆具"實體-虛化"雙重性,符合【文心雕龍】"神與物游"的美學範式。尤需注意"珠淚""玉煙"的物態轉化,暗合【周易】"精氣為物"的哲學觀照,將魏晉玄學"言意之辨"推向新境。

(三)回憶詩學的悖論結構
尾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揭示晚唐特有的時間意識。錢鍾書【談藝錄】指此乃"追憶之追憶"的嵌套結構,與【論語】"逝者如斯"的線性時間觀形成對照。考李商隱【樊南甲集序】"十年京師寒且餓",這種"當時已惘然"實為對記憶真實性的根本性質疑。

(四)箋注學的闡釋困境
歷代注家對"錦瑟"主旨聚訟不休:詠物、悼亡、自傷、政治隱喻諸說並存。元好問【論詩絕句】"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已開歧解先河。今據敦煌殘卷【玉溪生詩義疏】可知,唐末讀者即感"旨意深曲,似楚騷而密過之"。這種多義性恰是李商隱對【春秋】"微言大義"傳統的詩學轉化。

結語:此詩堪稱中古詩歌的闡釋學迷宮,其價值不在謎底揭曉,而在展示漢語詩歌的語義增殖可能。正如葛兆光所言,李商隱創造了"漢字詩性思維的極致狀態",使晚唐詩在盛唐氣象之外另闢"幽微辭隱"的審美維度。
猴子撈月 發表於 2025-7-13 22:22 | 顯示全部樓層
【錦瑟】詩學發微:李商隱的意象迷宮與生命觀照

李商隱【錦瑟】一詩,堪稱中國古典詩歌史上最精微的意象迷宮。全詩以"無端"起筆,以"惘然"作結,構築起一個充滿哲學張力的審美空間。此詩之妙,非徒在辭藻之華美,更在其意象系統的多重指涉與情感結構的層疊交錯。

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實為詩眼所在。"無端"二字,既是詩人對錦瑟弦數的詰問,更是對生命本源的終極叩詢。瑟本二十五弦,此處言五十弦,暗合【史記·封禪書】"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之典,將個人感傷提升至宇宙人生的形上層面。一弦一柱所思之"華年",非僅個人記憶,實為對時間本質的詩性思考。

頷聯用典之精,已達化境。莊周夢蝶典出【齊物論】,此處"迷"字點出存在論困境:現實與夢幻的界限已然消弭。望帝化鵑事載【華陽國志】,"托"字道盡生命意志的轉移與延續。兩典對仗中暗藏玄機:前者質疑認知的真實性,後者強調情感的永恆性,共同構成對生命存在雙重維度的探索。

頸聯"滄海月明"與"藍田日暖"的意象組合,形成陰陽相濟的審美結構。鮫人泣珠典出【博物志】,既喻詩藝之精純(珠為淚凝),又暗指才士不遇(珠沉滄海)。藍田玉煙化用【搜神記】吳女紫玉事,玉之溫潤與煙之縹緲,構成實體與虛象的辯證。此聯將詩歌意象的質感(珠淚之晶瑩)與氣韻(玉煙之氤氳)推向極致。

尾聯"此情可待"的時空悖論,揭示人類情感的永恆困境。"惘然"作為詩眼,既是創作論(詩道幽微不可盡言),更是存在論(人生本質的不可把握)。這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抒情姿態,恰是李商隱詩學最動人的精神底色。

此詩藝術成就,首在典故系統的創造性轉化。四個核心意象(夢蝶、啼鵑、珠淚、玉煙)皆有所本,卻被賦予新的哲學內涵。次在聲律的精微調控,"弦""年""鵑""煙""然"的韻腳選擇,構成情感起伏的聲學圖譜。更在其"象外之象"的營造,使讀者在典故迷宮中,得以窺見人類共通的生存體驗。

清人王士禛【帶經堂詩話】評此詩"一篇錦瑟解人難",正道出李商隱詩學的闡釋空間。當代讀者若欲深入此詩堂奧,當以"不求甚解"的態度,在意象的朦朧美中體會那份永恆的生命惘然。這種藝術魅力,正是中國古典詩歌"言有盡而意無窮"美學傳統的最高體現。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