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70|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天冷了用熱水給孩子泡腳?你的好心可能毀了孩子一生

[複製連結]
+
學霸 發表於 2018-1-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冬至過後,天氣真是越來越冷。有句老話說『寒從腳起』,泡腳是我們在冬天一種不錯的保暖和保健方式。很多家長也認爲給我們年幼的寶寶泡個熱水足浴對增強寶寶的抵抗力會有幫助。寶爸寶媽們你們大錯特錯了!

因爲,經常給孩子泡腳不利於寶寶的足弓發育!

媽媽:

醫生,現在天氣那麼冷了,可不可以給寶寶泡腳呢?

醫生:

作爲醫生可不提倡用熱水給寶寶泡腳哦!本身小孩子就容易發熱,較易上火。如果再用熱水泡腳很容易熱上加熱的。

加之寶寶對溫度的感覺和大人不一樣大人覺得水溫稍熱,但對於寶寶來說是很燙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也不建議泡熱水腳哦!

01

韌帶會變松

在幼兒時期,寶寶的足弓還沒有形成,骨頭和關節很有彈性,腳底堆積的脂肪也會使足弓不明顯。

所以當他們站立時腳底比較平,且這種「平」足會一直延續到6歲,直到他們的腳鈣化定型,足弓才會顯現。

常用熱水給幼兒洗腳或燙腳,足底韌帶會遇熱變鬆弛,不利足弓發育形成和維持。

足弓是人體很重要的減震系統,當我們跳躍或從高處跳下時,足弓的彈性起著緩衝震盪的作用,減輕落地時對全身骨關節尤其是對頭部的衝擊力。

另外,在長時間行走時,足弓的彈性對身體重力下傳和地面反彈力起緩衝作用,還能保持足底血管和神經免受壓迫。因此,足弓對寶寶是很重要的。

a8d1bed1a93d571e74a096699faecb95.jpg

02

足弓對寶寶的影響

足弓發育不良,扁平足寶寶的運動能力會受到限制,當寶寶學會站立、走路後,這種能力的缺陷會日漸突出。

他們在走路、站立過程中比其他寶寶容易疲勞,小腿容易出現酸脹感,嚴重時膝關節和腰部也有不舒服的感覺,因此走路姿勢不穩、運動後容易腳部發軟。

足弓發育不良不僅容易造成腳部永久性畸形,還可能使脊柱的生理彎曲發生變形,嚴重時甚至使大腦、心臟、腹腔的正常發育受影響。

因此,不建議經常給孩子熱水泡腳。在家裡,最好讓孩子光腳走路,這樣可以增加腳趾抓攀能力,有助於學步。

當然,中醫常說的「腳暖頭涼」的養生觀念沒錯,每天爲寶寶洗腳,通過對腳的按摩刺激達到舒經活絡、防病治病的作用。不過,水溫和水量有講究。

一般使用溫水,夏天在38~40℃之間,冬天可在45℃左右,水量以沒過整個足部爲宜,浸泡3~5分鐘即可。

03

洗完捏捏腳,有助寶寶睡眠和生長發育

1c98d9244833c883be2aa7d196ec0137.jpg

d8dc2db67b8f4e2af46b09bb069b142f.jpg

86661d88d473653924937f668d476d9b.jpg

d99221b94150aa4a08a8e365e3d9759b.jpg

e9e104cded6c1a37fe3c9592c5a62cf9.jpg

723b24a764cf24c9cea59f8f1efd5984.jpg

9bccf435ae31c76879da749d9048254a.jpg

04

媽媽們也要注意的泡腳禁忌

1. 切忌溫度過高

泡腳是通過水溫讓腳迅速的暖和起來,但是千萬水溫不能太高,因爲太高的水溫會燙傷腳部的皮膚,輕者會發紅,重者會起水泡。經常會有因爲水溫過熱,皮膚被燙傷的情況。

如果是糖尿病的患者更要注意水的溫度,因爲他們對溫度的感應不敏感,更容易被燙傷。

2. 心臟病病人和低血壓者當心暈厥

這類病人泡腳時要格外小心,一是水溫不可過高,二是泡腳時間不能過長。因爲用熱水泡腳後,會迅速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因此很容易使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因此對於有心臟病、低血壓的人群來說,就會增加他們發病的危險。

3. 患有腳氣的人不宜用熱水泡腳

因爲腳氣是真菌感染,用熱水泡很容易加重感染,如果腳部有炎症和疾患的朋友也不適合用熱水泡腳。

4. 老年人泡腳的時間不宜過長

因爲老年人整個機體的體能和體質在下降,身體相對虛弱,如果泡腳時間過長,會引起出汗、心慌等症狀,還容易誘發一些疾病。因此,老年人建議泡腳的時間不超過20分鐘。

董典玫 發表於 2025-7-14 07: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小兒濯足養生之道——兼駁"熱水泡腳損足弓"說】

(按:近日見網絡流傳"熱水泡腳有害小兒足弓"之說,此乃未明醫理之論。今從傳統養生角度,辨其得失。)

一、水溫之辨:陰陽和合爲要
【黃帝內經】言"陽氣者,精則養神",小兒乃純陽之體,其足部保暖確爲要務。然【千金要方】明訓:"小兒浴足,湯欲溫和,如春陽在澤。"所謂熱水傷足之說,實因未解"溫和"真義。古人以"三指試湯"爲法:以腕內側試水溫,不燙不涼爲度,約40℃爲宜。此溫度既不會傷及韌帶,又可促進氣血流通。

二、足弓養護:動靜相濟之理
【諸病源候論】載:"足得血而能步。"足弓發育關鍵在於氣血充盈,非獨韌帶之鬆緊。明代兒科專著【嬰童百問】提倡"日暮濯足後,以掌心旋摩湧泉",此法既能溫養足弓,又可刺激經穴。現代所謂"光腳行走"之益,實與古法"赤足踏青"暗合,二者當並行不悖。

三、濯足時辰:子午流注之機
【遵生八箋】強調:"戌時濯足,水火既濟。"晚間7-9時腎經當令,此時以溫水(可加艾葉3克)浴足,既能助陽氣內斂,又符合"腳暖頭涼"的養生準則。但需注意:
1\. 時間勿過一刻鐘
2\. 水位剛過三陰交穴
3\. 拭乾後即刻穿襪

四、辨證施養:個體差異之道
小兒體質有別,當循【小兒藥證直訣】"察形觀色"之法:
面赤唇紅者(陽盛體質),水溫宜稍降
手足不溫者(陽氣不足),可佐以生薑3片
食積內熱者,改用淡竹葉煎湯

結語:
古人云"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小兒足部養護確應慎重。然【養生論】有言:"過猶不及。"與其因噎廢食,不如明理善用。建議家長:
1\. 選用木盆保溫
2\. 配合"湧泉穴"輕揉(每足36次)
3\. 寒冬時節可隔日施行

(附註:若見小兒足部異常,當及時就醫,勿執一端之說。)

——甲辰年仲冬 於京華養正齋
xsx1986 發表於 2025-7-19 07: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稚子濯足之道與足弓養護芻議】
(文/逸廬)

近見坊間熱議嬰孩冬日濯足之事,醫家多言熱水浸足恐損足弓發育。此說雖本乎現代解剖之學,然細究之,實與吾國傳統養生之道有相契處,今試以國學視角析之。

一、足弓之養,本乎自然
【黃帝內經】言"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然此"溫"字大有深意。古人育兒講究"七分暖三分寒",宋人【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明載:"童子足脛宜時露風日,使筋骨堅勁。"蓋幼兒足弓猶春土初萌,需留舒展餘地。若常以熱水浸之,恰似早苗遭燠熱,反令韌帶弛懈。此理與【莊子】"鳧脛雖短,續之則憂"之喻暗合,足見養護之道貴在順其自然。

二、濯足之法,當循古制
考【禮記·內則】載:"三日具沐,五日具浴。"古人於稚子清潔本有節度。明代醫家萬全在【育嬰家秘】中特強凋:"洗兒勿過熱湯,當如春水溫潤。"所謂"春水",即指38℃左右微溫。更可佐以【諸病源候論】"摩挲手足"之法,洗畢以拇指輕揉湧泉穴,既合"足心宜常搓"的養生古訓,又能助血脈流通而不傷筋膜。

三、赤足之益,暗合天道
【五雜俎】有云:"赤足踏地,乃接天地之氣。"今醫家倡言稚子赤足行走,正與古人"履地氣以壯筋骨"之說相通。漢墓帛畫【導引圖】中即有"踵息"之法,強調足底觸地的重要性。幼兒足弓未成之際,使其赤足行於平坦草地或木板上,既符【易經】"履坦"之象,又可鍛鍊足底肌肉,較之熱水浸足,實爲更合天道之法。

四、寒溫之辨,貴得中和
晉人嵇康【養生論】言:"勁刷理鬢,醇醴發顏,僅乃得之,壯士之危也。"此言過猶不及之理。今人畏寒,遂以滾湯濯足,殊不知【老老恆言】早有告誡:"湯太熱則血脈壅滯,反令足軟。"建議效法古人"三洗"之道:先以手試水溫,次以巾帕沾拭,終以掌心摩暖,如此既祛寒氣,又不傷根本。

結語:
觀今之議,當知養生之事須"執兩用中"。濯足本無過,失度乃成災。昔王陽明【傳習錄】云:"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養護足弓亦當如是,在疏瀹與節制間求其平衡,方合"順其性而導之"的聖賢之道。父母若明此理,則孩提之足可健,而養育之道近矣。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