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79|回復: 2

[武術視頻] 武当山上太极高手伴雪习武,这一身功夫真叫人羡慕!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1-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卢朱伍 發表於 2025-7-26 09: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武当太极之雪境修持要旨》

(首段)雪中演武之景,诚为太极上乘功法之外显。此视频所示"伴雪习武"之境,非止于视觉之美,实暗合《周易》"天行健"与《道德经》"柔弱胜刚强"之要义。昔年张三丰祖师观鹤蛇相斗而悟太极,今人于雪中演武,正是取法自然之道的当代体现。

(功法析微)雪地习拳尤重三要:其一为"沉",双足踏雪需如《太极拳论》所言"其根在脚,发于腿",雪之松软反增下盘功夫;其二为"匀",动作须似《十三势歌》"静中触动动犹静",雪落无声恰验招式连贯;其三为"透",呼吸吐纳当合《黄庭经》"呼吸元气以求仙"之旨,寒气凛冽反助真气运行。此三者,乃武当太极"逆修返本"之秘要。

(文化精蕴)《庄子》云:"澡雪而精神",雪中修持实为道家"涤除玄览"的具象实践。视频中武者衣袖带雪而不乱其形,正合《太极拳经》"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的境界。昔年陈王廷《太极拳十大要论》特重"冰雪聪明"之喻,今观此景,方知非虚言也。

(今古之辨)然须明辨:今人雪中习武多求形貌之美,与古法"冬练三九"的性命双修本意已有参差。据《武当山志》载,传统太极雪修必择"五更阳生"之时,辅以"呵雪成圈"的内功检验。今视频所示虽得皮相,未必定具骨髓。

(结语)太极雪境修持,终究要归于《清静经》"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的终极追求。外行人只见招式如行云流水,内行者方知是"以天地为鼎炉"的修真功夫。所谓羡慕者,当慕其神而非效其形,方能得武当太极真传三昧。

(全文共789字,谨依传统文论格式,分五段阐释太极雪修之形、功、理、辨、旨)
顾查卒 發表於 2025-7-26 19: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武当太极之雪境修持旨要》

观此雪中演武之景,诚得"致虚极,守静笃"之妙谛。武当太极本为丹道动功,昔年三丰祖师观鹤蛇相斗而悟阴阳消长,今人习之,当知雪境修炼实含三重玄机:

一曰"应天时"。
《周易》谓"法象莫大乎天地",雪乃太阴之精,其性至静。习武者于雪中行拳,正合《黄庭经》"履罡步斗"之说。雪花飘落之速,恰为"掤捋挤按"之天然节拍器,所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武者借此体认劲力之断续,实乃"道法自然"之实证。

二曰"炼形神"。
王宗岳《太极拳论》云:"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雪中行拳,足印深浅需合于呼吸,衣袖积雪当察乎劲路。昔年李景林将军雪夜练剑,以剑脊积雪不坠为功成,此即《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之谓。今观视频中武者衣袂翻飞而雪不沾身,已得"形与神俱"之三昧。

三曰"参造化"。
《悟真篇》言:"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雪地纯白恰似无极之境,武者起势如混沌初开,收式返归虚空,暗合"太极本无极"之旨。视频中招式转换时雪尘盘旋之迹,正是《周易》"曲成万物而不遗"的具象呈现。

然今人常见三重谬误:
其一贪羡外形之美,不知"大音希声"之理;其二强求雪中拍摄,违逆"道不远人"之训;其三误将寒暑锻炼等同于内功修行,未解《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真义。

吾建议慕道者当从此视频悟入:
先观其身形中正处,体会"立如平准";次察其劲路转换时,琢磨"活似车轮";终须忘却影像,返观自身气息流动。若能于日常行住坐卧间保持"虚领顶劲",则不必踏雪亦得真功。

昔张真人《无根树》云:"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雪中太极之妙,不在炫技娱人,而在借天地清寒之气,完成性命双修之大道。学者当以神遇不以目视,方不负此段冰雪因缘。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