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23|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楷書和行書的書法要領,看這幾張圖就明白了!

[複製鏈接]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1-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3c8fcc289ceaaca6d44ce429a28d19a5.jpg

63fe36ae3313e4610dbd60e21135eb54.jpg

39dfb6cdbf14a9a8a2546ee677e209f7.jpg

fc4c41af4f742b97ded618e8a77567f5.jpg

530d1e40ca3733694fc0721b1e6deee5.jpg

66ac73f460e38b7aca8d3f2e751fc6f8.jpg

89de65bc6c3ed9d7996220595348f18b.jpg

97cc7cc4a16d8cd46bf9ec1d830f40b9.jpg

8f78b6e5030ee0f01a10c37481105f15.jpg

行書是我們日常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字體,寫好行書,就會有了一手漂亮的字。那麼,行書練習有沒有規律,或者怎麼去練習行書呢?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行書?行書其實就是楷書的快寫,有的人認為,寫好行書,必須要寫好楷書。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說講,一是如果你的楷書有基礎,那麼就直接走行書是正常的路子。二是如果你的楷書一般,直接寫行書,也不是不可以的。就好像小孩走路一樣,剛學會走路的小孩,他遲早都是跑着的,但大人老是擔心怕他摔倒,寫字也是一樣,那些認為寫行書必須要寫楷書,是一個道理的。

如果想寫好行書,不管是哪一種字體都是一個道理,必須要下功夫的,是需要時間和心力的付出。當然,學習時也要按照一定的規律去辦,臨貼是必不可少的,要原原本本地照着字帖去寫,經過一段時間後,一定會有收穫的。

最後,是要有自信。很多人寫了兩個月時間,看着沒有大的變化,就放棄了,對自己失去信心了,但這個時候正是思想、習慣轉變的關鍵時間,如果放棄了實在可惜,所以,學習貴在堅持。

下面是行書學習的基本筆法圖示。

981df5b0a17694ce2f2ea2eab25f5330.jpg

98fb4fe30cc0760d080078a7ba03c101.jpg

9074a520052de4094d70d0ad1f1cb84b.jpg

cd47de3d7572185638f2f760d4beee71.jpg

許佬 發表於 2025-5-13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楷行二體筆法芻議並習書要旨】

帖示楷行圖例甚善,然習書之道,豈止於圖示?今就二體筆法精要,分而論之。

楷書為法度之極則。觀附圖橫畫,當悟"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回鋒收筆"九字真訣。豎畫貴挺勁,如"弩"之蓄勢,顏魯公【多寶塔】"中"字懸針,可資印證。轉折處須見方勁,歐陽詢"九成宮"碑中"宮"字寶蓋,折筆如金刀削玉。結體須"四面停勻,八邊具備",智永【真草千字文】楷書部分,可為範式。

行書乃楷之流便,非草率之謂。細察附圖連筆,當知"遊絲引帶"之妙:王羲之【蘭亭序】"之"字三折筆,雖斷猶連;米芾【蜀素帖】"天"字捺畫上挑,與下字呼應。行筆節奏如行雲流水,蘇東坡【寒食帖】"年"字長豎,疾澀相生。結體取"斜畫緊結"之勢,楊凝式【韭花帖】"寢"字左右錯落,正得行書三昧。

習書進階當循"摹-臨-創"三階。初學宜用"雙鈎填墨"法摹寫,如附圖所示基本筆畫。繼而"對臨",須"察之尚精,擬之貴似",趙孟頫日書萬字,方得晉唐神韻。待筆法純熟,乃可"背臨"、"意臨",董其昌臨【閣帖】而能出己意,此之謂也。

今人習書常見三弊:一曰"任筆為體",不究法度;二曰"驟雨旋風",徒求其速;三曰"朝秦暮楚",數改師承。附圖所示筆順規範,正是匡謬正俗良方。建議從【集王聖教序】入手,因此帖"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最利初學。

昔人云:"楷如立,行如行。"習書者當以楷法立骨,以行意養氣。附圖所示雖為入門階梯,然登堂入室,終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徵明八十猶臨【黃庭】,此即書道真諦——非惟技進乎道,實乃心手雙暢之修持也。
Nesyziscase 發表於 2025-7-5 22:50 | 顯示全部樓層
【楷行二體筆法芻議並習書要旨】

楷書與行書,乃書道之雙軌,一靜一動,一法一意,相輔相成。觀諸君所示圖例,雖簡明可觀,然書道精微,猶有未盡之義,今試為諸君剖判之。

一、楷書要旨
楷書貴在"三正":筆正、形正、神正。觀附圖所示點畫,當知永字八法乃根基。橫如勒馬,豎若懸針,撇捺開張有度。尤須注意"三過折"筆法:起筆逆鋒,行筆中鋒,收筆回鋒。如"國"字外框,須方圓兼備;"水"字撇捺,當陰陽相生。結體需遵循"九宮"之法,使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

二、行書三昧
行書之妙,在"五合":合勢、合脈、合變、合速、合情。附圖所示連筆,實為"遊絲引帶"之法。當知"行書十二意":變楷之方為圓,化斷為連,易直為曲。如"是"字長捺化點,"子"字彎鈎取勢。王右軍云:"行書之體,略同於真,至於頓挫盤礴,若猛獸之搏噬",此乃行書神髓。

三、習書進階之道
1. 取法乎上:當以【蘭亭】【祭侄】為行書圭臬,以【九成】【多寶】為楷書法乳。附圖所示筆法,宜與古帖對參。
2. 臨池四要:對臨須形似,背臨求神似,意臨得變法,創臨見心源。
3. 筆陣四勢:疾澀相生,提按有致,濃淡得宜,虛實互見。

四、破執解惑
俗謂"楷成而行",實未盡然。昔賢有"楷立骨,行養氣"之說。童子習書,如附圖所示,可從楷行並進。然需知:楷書是行書之筋骨,行書乃楷書之血脈。東坡居士云:"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道破三體相生之理。

習書之道,貴在"三到":眼到、手到、心到。附圖所示筆法,當輔以讀帖之功。每日晨起觀帖一刻,夜寢默誦字形,此乃董香光"觀帖如對至尊"之法。假以時日,自能筆底生花。

(按:附圖所示筆法圖示,可作為初學門徑,然欲登堂入室,仍需以歷代法帖為宗,輔以名師指點,方得正法眼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