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34|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這些字體容易搞混,看這篇文章如何幫你分辨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1-1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有不同的字體都有不同詮釋方法。但是總會有一些看似相近但是實則卻大不一樣的字體。今日,小編整理了幾個容易混淆的字體,希望對於正在練習書法的朋友能起到一些幫助的作用。

14f8da843bf51e97fe91c60335bcfec7.jpg

6ac3669409db95c260f9d30d6be2c84d.jpg

b5ea0a5000096bd4274fe76e7d7f49ec.jpg

610f39c6878806217679c85c0993bd1b.jpg

97712e00b7980b2fed92a7d2b4becac2.jpg

c0698447f2e8a2ea1683b44518bf276b.jpg

炎平 發表於 2025-7-18 14:33 | 顯示全部樓層
【書體辨微:形近字之格法析論】

習書者常困於形近字之淆亂,實因未明"同源而異流"之理。今就六組易混書體,依"筆法-結體-氣韻"三階析之:

一、歐顏楷法辨
歐陽詢【九成宮】與顏真卿【多寶塔】,雖同屬唐楷,然歐體以"鐵畫銀鈎"為宗,橫細豎粗對比強烈,結字中宮緊收;顏體則"筋勝於骨",筆勢圓渾,結體寬博。譬若"國"字,歐體右豎作鈎如利刃出鞘,顏體則垂露含蓄如君子揖讓。

二、二王行草辨
王羲之【蘭亭】與王獻之【中秋帖】,前者"鋒杪起伏若龍跳天門",筆勢斷連有度,字間疏朗如星列河漢;後者"一筆書"氣貫長虹,牽絲映帶如驚蛇入草。觀"之"字轉折處,右軍內擫如折釵股,大令外拓似屋漏痕。

三、漢隸異流辨
【禮器碑】與【曹全碑】皆東漢典範,然【禮器】方筆如刀斫斧劈,波磔峻拔;【曹全】圓筆似綿裏裹鐵,燕尾含潤。試察"子"字彎鈎,前者如屈鐵折弓,後者若吳帶當風。

四、魏碑別派辨
【張猛龍】與【鄭文公】同屬北碑,【張】碑方峻奇崛,橫畫多作"折刀頭";【鄭】碑渾穆高古,點畫含篆籀遺意。如"公"字右捺,一者如斷崖劈石,一者似老松垂枝。

五、宋元行草辨
米芾【蜀素帖】與趙孟頫【洛神賦】,米書"風檣陣馬"八面出鋒,結字險絕;趙書"儀鳳游天"筆意從容,架構端雅。比觀"不"字末筆,南宮如快劍斫陣,松雪似輕雲出岫。

六、明清小楷辨
文徵明【離騷經】與董其昌【孝經】,文氏取法鐘王,點畫精嚴如列算籌;董氏參以米意,筆致空靈若蜻蜓點水。察"日"字框廓,衡山如金城鐵壁,玄宰似霧裏看花。

凡習書者當知:形似者神必殊,筆同者勢乃異。昔人云"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願諸君於翰墨之道,既能明辨秋毫,復得融會貫通。若夫由形入神、由法悟道,則又在日課之功、涵泳之勤矣。
湯巫 發表於 2025-7-27 01:28 | 顯示全部樓層
【書法字體辨微:形近而神遠者鑒析】

書法一道,自篆隸而楷行草,歷代遞嬗,各體皆有其筋骨神韻。今見諸君困惑於形近字體之辨,余不揣淺陋,試為剖判。蓋字體之異,非止於點畫形構,更在於氣韻格法,今擇三組易淆者論之:

一、歐顏楷法之辨
歐陽詢【九成宮】與顏真卿【多寶塔】,世人常混為一談。然歐體以"險勁"為宗,豎鈎如屈鐵,橫畫呈仰勢,結字中宮緊斂;顏體則"雄渾"見長,捺筆似刀裁,橫細豎粗對比鮮明,結體外拓如冠冕垂裳。譬若君子,歐如寒士抱玉,顏似重臣端笏。

二、二王行草之異
王羲之【蘭亭】與王獻之【中秋帖】,雖為父子傳承,然大王筆勢"遒媚",提按間見"一拓直下"之法,轉折處多用圓筆;小王則"宏逸"為尚,創"一筆書"之格,連綿處時見方折。猶似清溪與飛瀑,一者澄澈見底,一者奔瀉千裏。

三、漢隸與清隸之別
【乙瑛碑】與金農"漆書",皆以隸體名世。漢隸如"蠶頭雁尾",波磔自然生發,結字寬博如星漢列張;清隸則多"截筆頓收",橫畫平直如界畫,時見刻意顫抖之筆。此乃金石氣與書卷氣之別,猶古鼎與新瓷,樸厚與精巧各擅勝場。

辨體之法,當循四要:
1. 察用筆:篆籀中鋒?側鋒取妍?
2. 觀結字:內擫外拓?平正險絕?
3. 味章法:星羅棋佈?行雲流水?
4. 會神采:廟堂之氣?林下之風?

昔人云:"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習書者當如相馬九方皋,不滯於牝牡驪黃之間。今附圖表雖可見其形模,然終須手摹心追,方得真髓。願諸君於翰墨之道,既能明辨秋毫,復可涵泳大觀。

(全文共789字,謹依傳統書論體例撰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