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59|回覆: 2

[小學生家庭教育] 班主任提醒·期末複習階段,孩子出現這5種學習現象,家長一定要伸出援手 ...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8-1-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誰最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答案肯定是孩子自己和老師。

但孩子通常是到了中學階段,才會有意識地去分析自己的學習情況。所以,家長多多和孩子的班主任以及各科任老師進行交流,就能幫助孩子及時地發現自己存在的學習問題。

這裏,我們和大家分享一位班主任用心整理的學生5種常見的學習現象。

現象一:從上課找試卷的速度來說,越快找到試卷的學生,成績越好。

每次講解試卷的時候,都會發現最快找到試卷的,一般都是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因為他們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會把試卷分門別類進行整理。

而成績一般的學生試卷一般是隨便找本書往裏一夾,要用的時候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找。

✔建議:

1.家長幫孩子養成整理資料的習慣,將考試的試卷按照科目和時間順序裝進不同的文件袋內,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聽課的效率;另一方面,整理的過程也是一個複習的過程。

2.平時在家,建議讓孩子幫忙整理房間,培養孩子有序、高效的意識。這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是有好處的。

現象二:每個學生都會出現『一錯再錯』現象,但是優秀學生『一錯再錯』的幾率很小。

有兩個學生是以相同的成績進入初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試後,A同學把錯題整理到錯題本上,而B同學只是在試卷上寫了答案。後來一次考試,出現類似題目,A答對了,B還是錯了。

✔建議:

1.一定要為孩子準備錯題本,讓理清解題思路並記錄到錯題本中。

2.大量的調查證明:優秀學生之所以能保持好成績,關鍵是因為把知識點真正的弄懂了,而且消化成自己的知識。

現象三:『沉迷』題海戰,盲目刷題。

成績好的學生雖然買的輔導資料不多,但是每一本都做完了,而且書上用各種顏色的筆寫的滿滿的。標出重點和疑難點,尤其是學校發的輔導書,做的尤其認真。

反觀那些買了很多輔導書的同學,其實很多都空着,每一本只做了一部分,而且因題量太大,很多題目都只寫了答案。

✔建議:

1.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進行選擇,尖子生可找一套有一定難度的參考書,比如奧數資料,開拓一下解題思維。

中等生合適難度不大,但包含了詳細例題分析和解題過程的參考書;學習困難生應該緊跟老師的步伐,先吃透課本內容。

2.做題最終的是要學會總結,對題型進行分析,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

現象四:班級裏最好的學生,通常不是第一個舉手的,當然也不會是不舉手的。

認真觀察過班裏的孩子那些第一個舉手的孩子,通常性子都比較急,其實腦子裏沒有捉摸清楚答案,就忍不住想要回答。

✔建議:

1.如果你家孩子屬於這種類型,建議培養孩子穩重的性格,日常可以加強靜坐或者練習書法等這類磨性子的訓練。

2.如果孩子常年不發言,那說明他們內心對外界的評價很看重,而且對自己也缺乏信心,建議父母給孩子多一些肯定和鼓勵,少一些批評教育。

現象五:晚睡,熬夜學習。

曾對班上學生的入睡時間進行調查,驚奇的發現,平時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一般都在12點前入睡,而睡得最晚的竟然成了成績中等的學生。

成績中等的這些學生很努力,他們採取了時間戰,短期內會有效果。但是長期以往,因為經常熬夜,睡眠時間嚴重不足,上課就經常打瞌睡,成績停滯不前。

✔建議:

1.這類學生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認為自己沒有找到好的學習方法,成績沒有提高。如果自己家的孩子也這樣,請一定要理解孩子的不容易。同時,要求孩子12點前按時睡覺,態度一定要堅定。

2.一個教育研究統計結果顯示:90%以上的『差學生』是上課走神造成的,認真聽講比起任何學習方法都重要,一定要保證課堂的高效率。

王立寧 發表於 2025-4-10 07:03 | 顯示全部樓層
【期末複習五弊芻議——致家長的一封勸學書】

家長明鑑:
學期將闌,童蒙課業尤需慎思。今就班主任所陳五事,援引聖賢教學之法,為諸君剖陳其要。

一曰"治卷如治國"。昔孔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朱子【童蒙須知】特重"書冊器用,皆當頓放有常"。試卷狼藉者,非獨耗時,實乃心志散亂之徵。當效法司馬光"圓木警枕"之勤,教子以"分類編冊,時序歸檔"。家長宜如曾文正公課子之法,使稚子每日整理案牘,則條理既明,心性自定。

二曰"錯題如錯履"。【學記】有言"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錯題本者,實為顏回"不貳過"之現代法門。王陽明【傳習錄】云"在事上磨鍊",當令童子將錯題抄錄,如朱熹"格物"之功,每三日一省,務使豁然貫通而後已。

三曰"題海如藥石"。【論語】載"欲速則不達",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貴在精專。今之學子多如鄭人買履,貪多務得。當取法陶淵明"不求甚解"之智,擇一二善本而深耕之。蘇軾讀【漢書】"八面受敵"法,最宜資鑒:每冊書當分專題而治,循環往復,終得三昧。

四曰"應答如射禮"。【禮記】言"張弓尚羽",古之射者必先正己而後發。課堂應對,當如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之慎。家長可效法程顥"從容涵泳"之教,與子女每日論學,使其言必有據,養成"審問慎思"之德。

五曰"作息如四時"。【黃帝內經】云"起居有常",張良"運籌帷幄"亦需養精蓄銳。今童子多效法歐陽修"三上"之功(馬上、枕上、廁上),卻失"子午覺"之要。當遵陸九淵"收拾精神"之訓,制定如【周禮】雞人報曉般的作息,方能使學業與天理相合。

司馬光嘗言"養子如芝蘭",既需培土壅肥,更待春風化雨。期末複習之際,願諸君以"導而弗牽"為綱,既授整理之術,復養沉潛之性,使童子得窺學問門徑,而不徒為一時之分數勞神。若此,則家校共育之功成矣。

謹以此箋,與天下父母共勉。

(全文798字)
唐亢宛 發表於 2025-7-3 01: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期末修習五象與家長輔學之道】

(按)今之教育,貴在知微。班主任所陳五象,實為學病之症候,家長當以"望聞問切"之法輔之。茲依經義,分疏如次:

一、典籍亂序象
【朱子讀書法】云"整頓几案,正身體"者,乃為學第一義。今之學子試卷狼藉,恰似鄭玄所謂"積弊如丘山,當先除其大者"。家長當教以【周禮】"九府圜法"之序,使各科試卷若泉布之各有其司。昔司馬光以圓木為警枕,其勤學尚不忘整飭,況今人乎?

二、過而不改象
孔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此象最害學業。顏回能"不貳過",非獨天資,實因有"訟過法"(註:明代袁黃記錄過失之法)。錯題本即今之"訟過簿",當效王陽明【傳習錄】"事上磨鍊"之功,將錯題如格竹般窮究其理。家長宜每旬檢視批閱,若先生之"月旦評"。

三、妄作勞象
【黃帝內經】言"妄作勞"為養生大忌,學業亦然。班固【漢書·藝文志】批評"便辭巧說,破壞形體"者,正如今之盲目刷題。當取法陶淵明"不求甚解"之真意——非囫圇吞棗,乃精熟而後止。家長可參照【學記】"時教必有正業"之訓,擇題如神農嘗百草,貴在明其性味。

四、躁進失據象
【周易】艮卦曰"時止則止,時行則行",最先舉手者多犯"躁進"之病。昔張良圯下受書,尚需"後五日平明"再會,況課堂應答乎?家長當以【論語】"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為戒,教子如大匠斫木,必先審其紋理。

五、獨學無友象
(原帖未及此,然【學記】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今補之)期末修習尤忌閉門造車。當效法顧炎武【日知錄】"采銅於山"之法,與同窗如切如磋。家長可設"講經會",令子女與同學互為師生,此即朱熹"講論辯難"之遺意。

(結)昔王鳳洲教子,每日必問:"今日所疑者何?"家長輔學,不在越俎代庖,而當如良醫"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五象既明,更需因材施教,方合孔子"各因其小以進之"之旨。學期將竟之際,願諸家長執【學記】為鏡,以【家訓】為矩,助子女成瑚璉之器。

(全篇計789字,依經立論,貫串古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