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97|回復: 1

[家庭教育方法] 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这7个好习惯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8-1-1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家冯唐曾说,『成功没有捷径,但需要一些好习惯。』的确,如果将人的各种命运分解、揉碎,试图从中找出一些规律的话,那么良好的习惯,敢于抓住际遇的勇气是比天赋更为重要的东西。

而幼年是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这时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如果能在家长的引导下养成好习惯,就能在这张白纸上慢慢展现美妙的图画,而不是乱七八糟的笔划。

37f3c744484697d602b53763df0ff7b4.jpg

-01-做事有计划

做事有计划的人才会赢得信任,不至于临时抱佛脚。有些孩子每次考试前就一团乱麻,做作业时三心二意,早晨起床上学常常找不到袜子,零用钱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当孩子有这方面的坏毛病时,一定教会他懂得计划的重要性。

不妨让孩子在睡前梳理好第二天的日程,让孩子抄在便利贴上方便执行。养成这个好习惯,孩子绝对终生受益!

-02-讲礼貌,善待他人

每个人都愿意面对一张微笑的脸。微笑待人的人,总是真诚友善、宽容大度,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是受欢迎的人。

爸爸妈妈应当教会孩子讲礼貌,比如日常生活里常说『你好』、『谢谢』、『对不起』,在请求他人帮忙时多用『麻烦你帮我……好吗?』的句式,平时多关心他人……

长久以往,孩子会收获到比礼貌更有意义的人生财富。

-03-自己的事自己做

很多家长怕把事情交给孩子做的话,孩子会搞砸,可是谁第一次做事不是迷迷糊糊的呢?多给他一些尝试的机会,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请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在孩子学会自理之前,父母要做的是放手。

特别在孩子进入小学后,起床问题,叠被子,整理房间,收拾书包等这些事情就不要再为孩子包办了。

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举办『小仪式』庆祝孩子的长大,然后提醒孩子:『你现在走进幼儿园,已经是小大人,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妈妈相信你能做好。』

691ca1db2e43baa03da3e5d48caaa8dd.jpg

-04-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帮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区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支配,可是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如果想要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征求别人的同意,不能偷偷拿,也不能明着抢。』

有的孩子会偷偷拿大人的钱去买东西,看到其他同学的玩具,孩子可能会『顺手』拿回家。这正是孩子没有物权意识造成的,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承担责任。

当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时,不要轻易界定孩子是小偷,请先帮助他分清楚:物品是有私人和公共的。对私人物品,不能乱碰;对公共物品,从哪里拿的要放回哪里,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就要学会等待。

-05-遵守时间

合理的生活安排、规律的作息可以增强孩子的秩序感,树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效率。但让孩子学会守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父母以身作则的同时,可以尝试把主动权交到孩子手里:『10分钟后就关掉电视去做作业』、『再睡20分钟就得起床了』。慢慢地,孩子也不会为了偷懒找各种借口。

-06-保持一颗谦虚的心

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向他们学习。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从别人的闪光点中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能这么做?』这个时候,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是极有必要的。

曾经有个孩子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可同桌勇于发言,时常得到老师夸奖。孩子听从妈妈的话向同桌请教『秘诀』,同桌大方地告诉他:『反正说错了也没关系,老师不会怪我们的。』

正是这句话打开了孩子的心扉,慢慢地,这个孩子也跟着同桌主动回答问题,也正是这股劲头,孩子的成绩提高了,性格也越见开朗。

cbb44a1f8e5786f1c5b9c83f39d72c3e.jpg

-07-在错误中反思自己

孩子在生活中做错事,在学习中做错题是常见的事,如何做到下不为例,这就需要孩子能在错误中反思自己,从而彻底改正过来。

当孩子做错事时,爸爸妈妈请别光顾着责怪他,不妨这么反问:『你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吗?』等孩子回答后,认真和孩子约定:『那下次我们记住这个教训,不要再犯了好吗?』

对待学习也是,懂得反思的孩子能够及时总结,查漏补缺,大大减少错误再次出现的几率。从长远来看,这能够『缝补』知识漏洞,给孩子的学科打下牢固的基础。

『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一个好习惯。』

在孩子的幼年时期,让孩子养成一些好习惯,对他的成长甚至一生都会产生重要作用。

一般说来,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同样地,这些习惯对我们大人也很适用,引导帮助孩子的同时,我们也一起来提升吧!

唯东所望 發表於 2025-5-4 01: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童蒙养正之道——从冯唐"七习说"谈家教根本》
(按:此帖以《周易》"蒙以养正"为纲,参酌朱子《童蒙须知》体例,辨明习礼成性之理)

冯唐先生所倡"七习",实暗合古人"少成若天性"之训。《颜氏家训》云:"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今就帖中四习阐发精义,兼补先贤未竟之论。

其一,行事有常法
《中庸》言"凡事豫则立",童子晨起觅袜、课业狼藉者,皆失"敬事"之要。司马光《居家杂仪》教童子"晨兴即当盥栉整衣",非独为仪容计,实养其"戒慎乎其所不睹"之心。建议家长依《朱子读书法》"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之道,制竹木"日程牌",令童子以硃笔勾画,旬日考较,则徐生规矩。

其二,待人以中和
"礼之用,和为贵"非徒揖让之仪,实关涉心性涵养。帖中所举谢语、请托之式,恰合《礼记·曲礼》"长者问,辞让而对"之教。然需知礼之本在"毋不敬",若仅习辞令而失诚悫,则如阳明先生所诫"扮戏子"矣。昔张良纳履得黄石公秘传,正在其"孺子可教"之诚,此家长尤当体认。

其三,自立以明分
"天行健"之象,正合童子自理之训。王弼注《周易》有言:"不役其志,何求而获?"今家长代庖,实障其自强之机。可效陆世仪《思辨录》之法:五岁始习盥漱,七岁学书案,十岁理巾栉,每成一事即于《养正图》上钤印,使知"一屋不扫"之戒。

其四,物权以养廉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非虚言也。《孟子》"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童子虽幼,亦当晓此义。昔陶母封鲊责子,寇准幼时熔金为戒,皆严分毫厘之界。建议设"还物礼":凡误取他人物,必亲捧归还,辅以《弟子规》"用人物,须明求"之诵,使知"慎独"之义。

(补遗三习以全七数:
其五,读圣贤书——日诵《孝经》《论语》二十字,如程子"优游玩味"之说
其六,习劳知稼——每月朔日随父兄理园蔬,体《豳风》"八月剥枣"之艰
其七,过则勿惮改——置"迁善簿"录得失,效吕坤《呻吟语》"攻己恶"之法)

《温公家范》有云:"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今观冯唐七习之论,盖谓黄金易尽,而习与性成。然须识得:养习非为成功捷径,实乃"明明德"之始基。家长若能以"勿忘勿助"之心导之,则童子如春园之草,日有所长而不自知矣。

(全篇计789字,依《文心雕龙》"要约明畅"之体)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