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01|回復: 2

[书法培训班] 视频 ·这行书大字对联,写的气势磅礴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1-1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示范老师:陈汝怀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7 23:0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梁姑 發表於 2025-5-11 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陈汝怀行书大字对联之气象与法度》

观陈汝怀先生所书行书大字对联视频,其笔墨酣畅处确有"掣鲸碧海"之势,然细究其法,实乃深植二王根基而参以颜鲁公气骨者。今试从笔法、结体、章法三端析之。

一、笔法溯源与当代演绎
陈氏用笔明显取法《集王圣教序》之使转,中锋行笔处可见《祭侄稿》遗韵。其长撇大捺虽气势夺人,然起笔皆藏锋逆入,如"天"字首横之"蚕头"处理,正是颜体典型笔法。尤可注意者,乃其转折处外拓内擫的辩证运用,此实承米南宫"八面出锋"之妙。然较之古人,陈氏在速度与力度控制上更强调视觉张力,此或为适应展厅效应之变通。

二、结体取势的古今之辨
对联中"海纳百川"四字,其空间分割暗合《瘗鹤铭》水畔书丹之理。陈氏将"海"字三点水作浪涌状,右部"每"字取斜势而重心不倒,此正是董其昌所谓"似欹反正"之妙。然当代大字创作难免受西方构成观念影响,如"有容乃大"之"容"字宝盖头夸张拓展,已非传统"计白当黑"范畴,实为视觉空间重构之探索。

三、章法经营中的现代意识
此联虽云行书,然字间呼应颇见草书笔意。上联"纳"字末笔自然引向下联"容"字起笔,形成气脉贯通之势。更值得注意的是,陈氏在墨色变化上大胆运用"一笔墨"技法,从饱墨到枯笔的过渡极具表现性,此种处理方式实发轫于林散之晚年变法,乃传统笔法与现代视觉构成的融合范例。

结语:
陈汝怀此作可贵处,在于既守"屋漏痕""锥画沙"等古法要义,又能立足当代审美进行创造性转化。其作品提示我们:真正的书法创新,必建立在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之上。然若苛求之,个别笔画的过度张扬稍损内蕴,此或为时代风气使然。学者当取其雄强而不失温润,方能得大字行书三昧。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