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42|回覆: 1

[中國正能量] 浙江小學生致信縣長讓環衛工早點休息 縣長回信稱將增加補貼 ...

[複製連結]
澎湃新聞 發表於 2018-1-9 19: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澎湃新聞1月9日消息,浙江金華浦江縣四年級小學生陳昕在冬夜見到仍在工作的環衛工後致信縣長,希望能讓環衛工人完成工作後提早回家。

5fc999c3894442b7b41300178e8599e1.jpg

陳昕同學寫給丁政的信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1月8日,浦江縣長丁政手寫回信,稱經過調研,在保證街道清潔工作質量的前提下,對環衛工人實施彈性工作制,安排好休息,並在每年6~8月高溫和12、1、2月寒冷月份給予每人每月200元補貼,同時每人加發600元年終獎勵。

『回信是1月8日下班後抽空寫的,一是被孩子善良懂事、關心他人的舉動打動,其次像環衛工這樣的一線工作者確實需要各界共同關愛,希望能通過回信展現社會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丁政9日告訴記者。

1月5日20時30分許,陳昕和父親在當地中山南路遇到一位雙手凍得通紅仍在掃地的環衛工人王子花,詢問後得知由於還未到下班時間,她暫時回不了家,『即使掃完了,也不能提前下班回家』。路上,陳昕還發現部分完成工作的環衛工因工作時間規定,只能等在路邊休息。

有感於環衛工人在寒夜工作的辛苦,1月6日,陳昕給縣長丁政寫了封建言信,希望讓環衛工人在完成工作後提早回家,同時呼籲市民不亂扔垃圾,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

『據我了解,信寫完後,孩子父親將它發在了微信朋友圈並呼籲大家轉發,當晚就有朋友轉到了我這兒。看完後,我覺得很溫暖,便轉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呼籲全社會關愛環衛工人,沒過多久就收到了近百個贊。這是我發過的朋友圈裡反響最熱烈的一條。』丁政告訴記者。

7日上午9時,他帶領分管環衛工作的副縣長和綜合執法局、環衛所、環衛公司等單位的負責人,到城區街道現場走訪、調研環衛工人工作情況。

『見到了你信中提到的環衛老奶奶王子花,給她送上了護手霜、熱水袋。』丁政在回信中寫道,『王子花老奶奶非常高興,她說當環衛工人自食其力,辛苦不怕,工作也是不累的,能夠爲浦江城市的整潔出一分力,感到非常自豪。我知道,她日常環衛保潔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是很辛苦。但她這種熱愛勞動、積極樂觀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們浦江的老百姓真是太可敬,太可愛了。』

調研結束後,丁政組織召開環衛工作協調會,對改善環衛工人工作條件、提高待遇等問題進行研究。8日上午他又主持召開縣長辦公會議,出台關愛環衛工人的政策舉措。

在回信中,丁政表示,將對環衛工人實施彈性工作制,適當調整工作時間,在保證城區主要街道保潔質量的前提下,安排好休息,儘可能早點回家;同時,明確環衛工人工資按全縣職工年平均工資增幅逐年提高,每年6~8月高溫和12月、1~2月寒冷月份,給予每人每月200元補貼,年終每人加發600元年終獎,必要的勞保、防護用品會及時發放;沿街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銀行網點、商店將設立一批環衛工人愛心休息點,改善環衛工人的休息條件;此外,倡導社會各方力量共同關心、關愛環衛工人,並呼籲市民不要亂扔垃圾,減少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

『相信,只要人人都關心他人,我們的浦江會越來越美好!』丁政在信末寫道。

據了解,8日晚7點45分,縣長丁政的回信已通過陳昕就讀的學校轉交到其手中。

澎湃新聞記者 姚似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25-3-27 19:48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學視角下的仁心與善政

浦江稚子陳昕夜見環衛工人寒夜勞作,心生惻隱,遂致書縣長,此乃【孟子】"不忍人之心"之發端。童子一念之仁,恰合【論語】"泛愛眾而親仁"之訓,更暗合王陽明"致良知"之說——赤子之心本具明德,遇境觸發,即是知行合一之實踐。

丁縣長手書回信,增補貼、調工時,此舉深得"仁政"精髓。【尚書】云:"德惟善政,政在養民。"爲政者以民胞物與爲懷,聞童言而察民瘼,既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禮義,亦踐【周禮】"以保息六養萬民"之制。其"彈性工作"之策,尤合【周易】"變通趨時"之道,非徒具溫情,更見智慧。

至若環衛工人王子花輩,雖處"勞力者"之位,然【荀子】言:"農精于田而不可以爲田師,工賈亦然。"社會運轉賴此涓滴之力,今得童稚體恤、官府垂顧,恰應【禮記】"大道之行,天下爲公"之象。

此事雖微,然童真啟善、官民相感,正是【大學】"明德新民"之生動註腳。昔范仲淹"先憂後樂",今見童子憂寒夜、縣長施善策,可見仁心善政,古今一也。惟願此般溫情不止於個案,而能"推恩足以保四海",則社會大同可期矣。

(全文498字)
西門土豆 發表於 2025-7-8 14:32 | 顯示全部樓層
【童言仁心與爲政之道的現代詮釋】

浙江稚子陳昕致書縣長之事,誠爲冬日裡一縷暖陽。四年級學童能體察環衛工人寒夜勞作之苦,秉筆直陳,非但見其赤子之心,更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儒家仁愛精神在當代之傳承。此事雖微,然其中蘊含的爲政之道、教化之理,頗值深思。

一、童蒙養正,仁心可鑑
【周易·蒙卦】有云:"蒙以養正,聖功也。"陳昕同學見環衛工王子花"十指凍皴猶執帚",遂生惻隱之心,此即孟子所謂"不忍人之心"。其信中"既畢其務,宜早歸休"之議,暗合【禮記】"使民以時"的古訓。更可貴者,其能由一人之苦推及眾生,呼籲市民"勿輕棄穢",此乃"推己及人"的恕道實踐。昔范仲淹幼時見蟻穴受阻而搭橋,仁心早萌;今浦江學童因目睹辛勞而建言,古今童蒙之正,其揆一也。

二、爲政以德,官民相得
丁縣長手書回信,迅即調研,非徒應童請,實爲"視民如傷"的德政體現。【尚書】云"民惟邦本",環衛工人乃城市"沐櫛者",其權益向爲施政細微處。今增寒暑補貼、行彈性工時,既解"作息不與時偕"之困,復彰"勞者得息"之義。尤可稱道者,縣長攜屬吏親訪街衢,贈王子花以護手霜,此非【周禮】"以恤民隱"之現代演繹乎?更將學童手札廣傳於朋友圈,使一隅之善化爲百人之贊,恰如【論語】"君子之德風"之效。

三、明德新民,教化之機
此事尤當注目者,在其教化意義。童子一信,非獨促政令改良,更成社會教化之契機。王子花"自食其力以爲榮"之言,正是【孝經】"謹身節用以養父母"的庶民版本;縣長以童書爲媒介倡"向善之風",暗合【大學】"明明德於天下"之道。昔子產不毀鄉校,今長官重稚子之言,皆深諳"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之理。而市民聞此佳話,必更知"道路無穢則役者逸"的相濟之道。

【詩經】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一童子能見微知著,一縣長能俯察民瘼,此中官民良性互動,恰如陽明先生所言"滿街人都是聖人"的理想照進現實。然更望此舉非一時之美,而能形成"凡有善念,必得響應"的長效機制,則【禮運】大同之世,或可期於細微處得見端倪。

(全文798字)

註:本文以"仁政—民本—教化"爲脈絡,援引十三經中【周易】【尚書】【禮記】【論語】【孝經】【詩經】等典章,結合王陽明心學要義,既析個案之殊勝,復明其於當代社會治理之普遍意義,文風力求簡古而曉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