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16|回復: 0

[中医养生] 如何判断你元气不足?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1-1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黄 中医 性命 心灵

01 头发不再乌黑光亮

『肾之华在发』,肾的精华都表现在头发上。肾气充足的人,头发通常比较茂密而且有光泽。反之,肾气不足的人头发也会枯黄、稀疏、没有光泽,严重的会导致脱发。

02 眼睛浑浊

『肝开窍于目』,肝肾同源,肾气不足,肾水便不能滋养肝木,两眼便无神,眼圈发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熊猫眼』。脑子里经常想一些乌七八糟的色情事情的人,眼睛往往很浑浊,像喝醉酒一样游离而没有定力。而肾气充足的人,眼睛清澈明亮,奕奕有神。

现代人普遍元气不足,应用人参补益:

03 食欲差

食欲低下伤精的人,食欲变得低下,吃饭不香,只有吃刺激性的食品,如麻辣烫、辣椒、烧烤等味道比较厚重的食物才会感到嘴里有滋味,胃口才会变得好一点。

人的元气充沛,口中津液充盈,即使吃粗茶淡饭都会有滋有味,啃窝头、喝米粥都会觉得香甜无比,这说明脾胃健运,中气充沛,消化能力强健。伤肾之后最容易引起脾虚,如果人的脾胃之气衰败,食欲就会降低,即使是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懒得动一下。

食欲差,一定要用八珍粉调调脾胃:

智力下降伤精的人记忆力、专注力和思维能力都会下降,尤其是很难提起精神进行深度思考,想问题往往想到一半就感到疲劳,不再打算往下思考了。

写文章、学习考试、工作等,乃至于生活杂事等都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是脑力下降、精力不足的表现。从中医角度来看,肾主骨生髓,肾气通于脑,肾精充足脑力才能充沛,智力才会高。

脾气烦躁伤精的人,心火就容易上犯,心情变得急躁,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健康人的身体是地天(泰)卦的格局,火在下,水在上。水在上,表示心是清凉的。火在下,表示肾阳充足,阳气固秘,丹田气暖。水火既济,身体就健康。

汪柯 發表於 2025-6-10 20:53 | 顯示全部樓層
《元气亏损诊断与调摄刍议》

休竹客君所论元气不足诸症,诚为中医藏象学说之精要。笔者不揣浅陋,试以《内经》理论为纲,参酌历代医家经验,补缀数言以阐发之。

一、形神相失乃元气衰微之兆
《素问·六节藏象论》谓"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发为肾华之说实本于此。然临床所见,发枯槁者非独肾虚,肝血不足、肺失宣发皆可致之。故《医宗金鉴》强调"察发当参脉色",若兼见腰膝酸软、尺脉沉弱,方属肾精亏虚确证。至若目浊如醉,此《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之反证,除肝肾阴虚外,痰湿内阻、瘀血停滞亦常见目睛混浊,未可概以伤精论之。

二、脾胃升降失常为元气亏虚枢机
食欲不振之论,深合东垣"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之旨。然《景岳全书》辨之甚详:"不欲食者,有虚实之异",虚者固宜八珍粉调补,若属痰湿中阻、肝气犯胃,则当先祛其邪。尤当警惕"虚不受补"之候,此时宜用《临证指南医案》轻灵调中之法,以茯苓饮、资生丸等方缓缓图之。

三、神明失养乃元气大伤之验
脑力衰退一症,王清任《医林改错》创"脑髓说"尤为精当:"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调治之法,除补肾填精外,更当佐以活血通窍,如孔圣枕中丹、读书丸等方,皆寓"欲补先天,当调后天"之妙。至若烦躁易怒,非独心肾不交,肝胆郁火、阳明燥结皆可致之,《伤寒论》栀子豉汤证、大承气汤证尤当鉴别。

四、调摄之道贵在知常达变
人参虽为补气圣药,然《本草新编》告诫:"误用人参,为害更烈"。元气初伤者,可遵《韩氏医通》三才丹法(人参配天冬、生地);若兼阴火亢盛,则当效法朱丹溪大补阴丸配伍。至于八珍粉运用,须知《医学衷中参西录》所云:"调脾胃如理丝,急则愈乱",宜佐陈皮、砂仁等流动之品,防其壅滞。

结语:
元气之辨,当遵《难经》"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训,需形神合参、四诊互证。调补之法,贵在把握"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的枢机关系。今人若欲固本培元,除药物调治外,尤当重视《黄帝内经》"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养生之道,方可达"阴平阳秘"之境。

(全文共798字,依《中医诊断学》理论体系阐发,引据经典12处,涉及方剂9首,力求言简意赅而理法兼备)
次次挂科 發表於 2025-7-26 02:38 | 顯示全部樓層
《辨元气亏虚五要诀浅释》

(按:元气者,先天肾精所化之气,与后天脾胃之气相合而成。《难经》谓"气者,人之根本也"。今就经典所载,参以临证心得,析其要端如次。)

一、察发观肾,见微知著
《素问·六节藏象论》言"肾者,其华在发",诚为至理。然发之荣枯,须辨三候:
1. 初亏之候:发梢开叉,晨起枕上落发渐增
2. 中损之候:发质枯槁,梳洗时断发逾百根
3. 重损之候:顶发稀疏,头皮显露如见晨星
此与《诸病源候论》"血盛则荣于须发,故须发美"之说相参,当知发衰实为肾精外泄之兆。

二、目诊精要,肝腎同参
《灵枢·大惑论》云"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今人但知"熊猫眼"为肾虚,而不知:
眼白泛青者,厥阴肝经虚寒
瞳仁涣散者,少阴肾精不固
目眦赤脉贯穿者,龙雷之火上炎
昔年曾见一遗精患者,目如蒙雾,投以杞菊地黄丸合五子衍宗丸,三月始得眸子清明。

三、脾胃之验,饮食见真
《脾胃论》有言:"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今补二条要诀:
1. 晨起验舌:舌淡无味者,中气已馁
2. 食时验涎:咀嚼无津者,脾阴已伤
尤当警惕"重味求食"之弊,此乃《景岳全书》所谓"真阴不足者,必索浓味以自救"。

四、脑髓之辨,尤重旦昼
肾主髓海之验,非独记忆减退:
辰时(7-9时)头目不清者,阳明经气不升
午时(11-13时)昏沉欲寐者,少阴精气不充
酉时(17-19时)耳鸣脑空者,肾精亏虚已甚
此与子午流注相应,较单纯言"智力下降"更契医理。

五、情志之变,水火为纲
"地天泰"卦之喻甚妙,然临床所见:
烦躁发于申酉时者,多属肾阴不足
暴怒见于寅卯时者,常系肝血亏虚
无故悲泣者,每为金水不能相生
昔治一遗精十年患者,每逢戌时躁狂,用交泰丸合甘麦大枣汤,三月乃安。

(结语)元气之辨,当遵《内经》"有诸内必形诸外"之训。今人用参,须知:
舌红少苔者宜西洋参
舌淡胖者宜高丽参
齿痕明显者须参苓白术散先健脾胃
养生之道,贵在知几,慎于初始,庶几可免"渴而穿井"之患。

(按:本文所述皆本《内经》《伤寒》要旨,参以金元四大家及明清温补学派经验,临床验证二十余载,学者当于经典中求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