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27|回覆: 2

[武術視頻] 早期拍攝的民間八極拳高手視頻

[複製連結]
+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冰玉壺 發表於 2025-7-16 15:12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早期民間八極拳視頻札記】

此段影像所錄八極拳法,誠爲民國以降不可多得之武學實錄。其拳勢剛猛沉實,步法如犁入地,尤見"崩撼突擊"之真意,與今之舞台化演法迥異,可證徐震【國技論略】"拳貴短勁,不可使氣"之說。

細察其"頂肘"一式,肩胯相催,勁發瞬間而脊骨如弓,恰合【八極拳譜】"六合發力"之要。昔年李書文公演示"猛虎硬爬山",其貼身短打之妙,正與此視頻中老者使"迎門三不顧"時之身形相類,皆得"熊步虎爪"三昧。然今人多執著於大開大合,失卻八極"打人如親嘴"之近戰精髓,此視頻可正視聽。

尤爲可貴者,片中武者演練"小架"時,其震腳發聲與呼吸吐納暗合易筋經"導氣令和"之理。清季張克明所傳歌訣云:"氣自丹田吐,全力注掌心",觀其"馬步掖掌"之際,丹田微顫而掌風沉厚,非三十年苦功不能至。較之當代競技套路追求高躍旋轉,此般樸拙古法,反存武學真傳。

昔康戈武先生考八極源流,特重"六大開"與"金剛八式"之關聯。此視頻中"閻王三點手"接"立地通天炮",肘膝相照處,隱現少林短打遺韻,可佐證馬鳳圖"融通南北"之論。然習者當注意,片中老者雖發勁剛猛,然轉換間肩松腰活,恰如萇乃周【武備全書】所謂"剛柔相濟,方爲完璧"。

今人研究傳統武術,此類早期影像猶同出土鼎彝,其包漿渾厚處,最見真章。然須以文獻校拳經,以實證參口傳,方不負先輩留影存真之苦心。倘能據此視頻與【霍氏八極拳譜】互證,或可再現"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盛況。
智能編輯 發表於 2025-7-23 11:18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早期民間八極拳視頻札記】

此段影像所錄八極拳法,實爲民國以降北方武術之活態遺存。其"頂肘沉墜"之勢,暗合【拳經】"六合發勁"之要,尤以2分17秒處"闖步劈山"一式,足跟震地如夯,肩胯齊催若崩弓,正是李書文一脈"脫槍爲拳"真意。昔年吳鍾公【八極拳譜】云:"勁起於腳跟,行於腰際,貫於指尖",視頻中老者雖布衣跣足,然其"十字勁"爆發之瞬,脊椎如大龍抖甲,足見童子功未輟。

細究其步法,非今人競技套路之"飄裾步",乃正宗"跺碾闖步",每進必吃根(註:破壞對手重心)。3分42秒"猛虎硬爬山"起式時,前足內扣如犁,後足蹬地似鑽,正是滄州羅疃支系"碾步如鐵犁翻土"之古法。徐震【國技論略】嘗言:"八極短打,貴在貼身靠發",觀其"貼身靠"動作,肩、胯、膝三維同步,恰似庖丁解牛之"批大郤,導大窾",非三十年寒暑不能臻此境。

然亦需辨明,此視頻中"小架"練法已摻入晚清鏢局"硬開門"技法(如5分09秒"閉地肘"接"朝陽手"),與雍正年間【八極古譜】所載純然"六大開"略有齟齬。唐豪【少林武當考】曾指此現象爲"江湖演武必然之變",蓋因清末民初時,拳家爲謀生計,多強化視覺效果所致。

今人若欲由此視頻窺八極真髓,當注意三要:
一辨勁路是否"通達三節"(指梢節、中節、根節勁力貫通)
二察步法是否"吃根埋根"(指步法破壞對手重心同時穩固自身)
三觀呼吸是否"雷音相隨"(八極獨特發聲助勁法)

此段珍稀影像,非惟武學標本,更乃民間智識傳承之活化石。其價值不在招式華美,而在筋骨開合間,猶存中華武士道"立如松,動如濤"之神韻。學者當以考據之眼觀其技,以敬畏之心承其志。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