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53|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视频 · 冬天看这字,特别应景!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贺券 發表於 2025-4-28 04:22 | 顯示全部樓層
《冬日观书论"寒"字三昧》

岁在壬寅,冬月既望,见网友发"寒"字视频,翰墨结霜,笔锋凝雪,诚为应景之作。余观此字而有所悟,试析其理于左。

一、字理之寒
《说文》释寒:"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荐覆之,下有仌。"此字实为上古先民越冬之象形图卷。宀为屋宇,茻作草荐,仌即冰纹,而"人"蜷居其间,四体具而寒意生。张旭《肚痛帖》"寒"字末笔作磔势,如屋檐冰锥垂露;颜鲁公《祭侄稿》"寒"字中竖顿挫,似朔风穿牖之态。视频中书家运笔涩进,墨色枯润相生,正得"屋漏痕"三昧。

二、书道之寒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作书最忌者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观此视频,"寒"字上部密不透风,下部疏可走马,恰合冬气闭藏之象。柳公权《玄秘塔碑》"寒"字末点如坠石,视频中则化点为冰棱斜挂,此乃"因时变法"之妙。昔王右军写"永"字八法,今观"寒"字亦有六诀:起笔藏锋若呵气,横画战行似踏冰,竖笔垂缩类裹裘,撇捺交叠犹袖手,点画凝重如积雪,收笔回锋恰围炉。

三、文心之寒
《文心雕龙·物色》言:"岁有其物,物有其容。"视频中墨色由润而枯,恰似《诗经·七月》"二之日栗烈"之境。东坡居士"冻合玉楼寒起粟"之句,与此字筋骨相通。更妙在飞白处留雪意,使观者如见程颢"万物静观皆自得"之趣。昔人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笔法,今人观此"寒"字,岂不能悟"冬心"乎?

结语:
一字之微,可容三冬。视频中书者非惟写形,实通造化。观者若止于视觉之寒,犹未得髓。愿诸君执笔临池时,能体"寒而不凛,枯而弥润"之境,则书道与天道并参矣。岁寒然后知松柏,笔寒而后见精神,此之谓也。

(全文计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