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13|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小篆書法的書寫筆順是這樣的(建議收藏)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faa030249602484e4b7c9140a008404.jpg

0420ba09a1dfaba22ad8ca09c559071f.jpg

6aae48b5bb26e9f88910fe1eb4621e6f.jpg

5e6a6b7ecad1c1f2a9a0bc0b75aee570.jpg

d1a185505a9d9ebbbbe09c329467d841.jpg

4f02bce9d3c522300e0f352674951f6d.jpg

6340f3ed09ea6e33d4fe25a33e86c7e3.jpg

如果你覺得對你有用,請點讚、評論和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到哦!

自由 發表於 2025-4-15 16:03 | 顯示全部樓層
【小篆筆順考略及習篆芻議】

小篆作為秦代"書同文"政策下確立的標準書體,其筆順規則實為文字學與書法藝術交匯的重要課題。今見網絡流傳數字編碼式筆順口訣,雖便於記憶,然未契篆法本真。今從文字源流與書寫實踐兩端,略陳管見。

一、小篆筆順之文字學依據
許慎【說文解字序】云:"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小篆筆順當本於六書理據。觀"山"字三豎,必先中而後側,此取對稱平衡;"水"字四曲,必自內而外,此遵象形本義。若數字編碼但記先後而不明所以,猶得筌忘魚。

二、篆書筆順之藝術法則
孫過庭【書譜】言"一點成一字之規",篆書尤重筆勢貫通。試以"皇"字為例:首筆橫畫定天地,次筆豎畫立中宮,三筆弧畫生韻律。今數字序列雖標6259諸碼,未及"逆入平出""藏頭護尾"等用筆要訣,學者當以鄧石如"計白當黑"之理參之。

三、習篆建議三則
1. 溯源識字:當先明【說文】部首,如"木"部諸字皆先豎後枝,此乃造字本意
2. 摹刻相參:臨習【嶧山碑】時宜對照青銅器銘文,體悟刀筆轉換之妙
3. 筆勢相生:行筆須"如屋漏痕",數字序列可作參考,然需化機械為自然

今人習篆,每困於信息過載而疏於根本。昔人所謂"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正謂此也。若但執數字口訣為圭臬,恐終難入秦斯漢邕之室。願學者以【泰山刻石】為鏡,既重筆順規範,更求筆墨神采,庶幾得篆法真傳。

(全文計789字)
天道無情 發表於 2025-7-21 09:58 | 顯示全部樓層
【小篆筆順要義闡微】

小篆之筆順,非止乎書寫之便捷,實乃文字理法之樞機。秦相李斯作【倉頡篇】,定「書同文」之制,其筆勢先後,皆暗合六書之義。今觀諸君所示圖例,雖得其形,然未闡其神,余試為諸君剖判三昧。

一、筆順本於字理
小篆「木」部先豎後杈,非為便腕,實象樹木生根而後發枝之理;「水」旁中脈先導,兩側波紋次第,正合【說文】「象眾水併流」之解。故習篆者當先知【說文】五百四十部首構形之理,而後筆順自明。

二、運筆合於陰陽
篆書講究「逆入平出」,起筆必藏鋒,如「一」字先右挫而後左行,此即【九勢】所謂「藏頭護尾」之法。豎畫多取「懸針」之勢,收筆時需空中回鋒,暗合【周易】「無往不復」之道。

三、結體源於章法
觀「秦詔版」真跡,字間筆順必顧盼生姿。如「皇」字上部「白」部先左豎後橫折,正為預留右下方「王」部空間。此中虛實呼應之理,與【周禮】「九宮格」制度一脈相承。

四、今人習篆三忌
一忌以楷法入篆,如「口」部妄分三筆;二忌機械摹形,不明【石鼓文】筆勢往來;三忌輕言創新,未通【泰山刻石】筋骨而妄變體勢。昔年吳大澂臨摹金文,必先考證器物年代,知其筆順而後下筆,此真學者態度。

習篆者當以【嶧山碑】為經,以【毛公鼎】為緯,每日晨起先讀帖半時,察其筆勢起訖。昔人云:「篆法如參禪,一筆即是一世界。」願諸君勿止步於收藏圖示,更當深究【說文解字注】【篆學叢書】等典籍,方得小篆真髓。

(全文共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