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11|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孩子越來越磨蹭?都是因爲他常聽這兩個字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8-1-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快點起床了,上學要遲到了;

快點吃,飯都涼掉了;

快點睡覺啦,明天起不來了;

作業怎麼還沒有做好啊?

你看你,出門都說了20分鐘了,你到現在衣服都沒穿好。

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 每天,家長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家長都得催一下孩子。

因爲爸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

這就是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話題:你家孩子磨蹭嗎?

不是孩子磨蹭,而是......

小明媽媽說:我家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磨蹭,吃飯慢,寫作業也慢...

每天一醒來我就叫孩子起床,等我早飯都做好了,發現孩子還在洗漱。好不容易等到他吃早飯,結果慢的呀,把我急得心裡發慌!

每次都要在旁邊催他,『快點吃,不然來不及了,要遲到了,爸爸媽媽都吃完等你多久了。』

結果他還不耐煩,還說最討厭我們說這句話,有時候飯也不吃了。長這麼大,也沒見他哪次吃飯快點,每天早上,真的跟打仗一樣,我真的是沒辦法了。

➤分析:

小明媽媽一直抱怨孩子做事慢,覺得孩子做事跟不上自己要求的節奏,就給孩子貼上了『磨蹭』的標籤,卻沒有弄清楚:到底是孩子磨蹭,還是你覺得他比較慢?

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本來就跟大人不一樣,他們吃飯比我們慢、洗漱比我們慢,不是因爲故意磨蹭,而是他們的能力就僅此而已。

判定孩子是否磨蹭,不應該以家長的節奏爲標準,真正的評判標準是同齡孩子的速度。

建議:

尊重孩子的節奏,不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允許孩子比你慢一些,更不要因爲心急指責孩子。他們可能已經拼盡全力,只是還達不到你的要求,別太苛求你最愛的孩子。

他不是故意想拖拉,只是...

樂樂媽媽說:我家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做作業太慢!人家一個小時能做完的作業,她能拖成兩個小時。

每次寫作業,只要寫的字稍微有點不整齊,她就要擦掉重新寫。前兩天,都晚上10點多了,我看她還沒寫完作業,我一急就說了她,結果把孩子弄哭了。

哎,看著心疼,但不催又不行,不催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我也知道她不是故意的,就是性子慢。但每次看到她弄到很晚不睡覺,我就壓不住火要說她,說完又後悔,這可怎麼辦?

➤分析:

樂樂不是性子慢,更多是因爲太追求完美。而這種意識,是家長和周圍的環境無形中施加給孩子的。因爲害怕做不到最好,所以孩子沒自信,總是對自己的行爲產生懷疑。

體現在寫作業上,就是會用橡皮擦一遍遍修正答案;又或者是在考試的時候,總是不確定自己的計算結果,不僅寫不完題,還經常把第一遍算對的題改成錯的。

建議:

對於性子慢的孩子,爸媽們千萬不要催促,不停的催促會讓孩子變得焦躁不安,變得更加『完美主義』;你可以先收了他們的橡皮,讓他們學會相信自己。

正確的引導,比催促、責罵更有效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爲沒有時間觀念。

這也是很常見的一種情況,因爲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鐘』『半小時』『一小時』到底是多長一段時間。

於是,你火急火燎地沖孩子嚷:『快點,還有5分鐘就遲到了!』而孩子還以爲5分鐘是段挺長的一段時間,繼續慢慢悠悠地該幹嘛幹嘛。

像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利用計時器或者鬧鐘來幫忙,當你要求孩子『5分鐘洗完臉』『10分鐘寫完生字』時,設定上相應的時間,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感受『5分鐘』『10分鐘』『半小時』到底有多長。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對家長要求幹的事沒興趣,故意磨磨蹭蹭表達不滿。

這種情況的話,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問清楚他爲什麼不喜歡這件事,然後你們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沒有更好得解決辦法。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爲注意力不集中。

比如,寫作業的時候東瞧西看,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嚴重影響了效率。

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家長在接孩子放學的路上,就問問孩子都有哪些作業、想先做哪一門後做哪一門,提前在腦袋裡有個規劃。

到家後,不用先急著寫作業,先把吃飯、喝水、吃水果、上廁所這一套都弄利索,然後開始寫作業,而且在寫作業途中不再允許隨便吃東西。

這樣時間一長,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時間規劃能力,保護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父母若想提醒孩子注意時間,可以嘗試用以下幾種方式,不必一直催促孩子。

將『趕快』變成『我希望』

比如:

趕快,我們還要去下一個地方。

變成

我希望我們能在半個小時後到下一個地方,我們車程有15分鐘,所以現在差不多要去停車場了。

給孩子提供選擇

比如:

如果我們10分鐘內就能出門,我們看電影就不會遲到。如果不能,要麼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麼只能明天再看了。

直接提醒孩子行動太慢的後果,但是這種提醒最好能夠讓孩子自己去想後果。

比如:

如果今天你10點還沒有到培訓班,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讓孩子主動思考遲到的後果。

對於已經能夠認識時間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時鐘或者手錶提醒他,讓他看看時間。

如果還能進一步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按時完成該做的事情,會更好。

引導性的提問可以是這樣的:

你有沒有想過,有什麼辦法能讓自己在7:10就出門?

其實當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狀態當成問題時,自己狂躁和焦慮的情緒就會減少。

當父母負面情緒減少的時候,孩子更容易冷靜,他們的負面情緒也會減少。

孩子不再被負面情緒影響,他們自己的行動就會更有效率。

他們也更容易專注於解決自己的問題。

9c7bc388f293c59dccaa5746cbc62cd4.jpg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我們催他,唬他,責備他

拉他,扯他,甚至想踢他,可我們忽視了孩子像蝸牛一樣,已經盡了全力。

當我們放慢腳步,我們發現孩子的內心是善良的,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身上有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那我們不妨耐心一點,用心的感受孩子的每一點成長和進步。

英文郵箱 發表於 2025-7-14 03: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催促教育"對兒童心性之戕害——致當代父母的一封國學札記】

諸君所陳"磨蹭"之困,實乃當代家庭教育之通病。余每觀稚子受迫於父母"快點"之聲,未嘗不扼腕嘆息。此非童子之過,實乃成人失"與時偕行"之智也。【周易】有云:"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今試以國學精髓剖之。

一、節奏之辯:天地各有其時
【黃帝內經】言"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童子身心發展亦有其不可逾越之節律。陽明先生【訓蒙大意】特別強調"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今父母以成人之速律苛責幼童,猶責桃李冬日開花,豈非悖逆天道?史載王羲之幼時學書,日耗墨三缸方成大家。若其父日催"快點",安得後世"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之墨寶?

二、完美之障:揠苗助長之害
樂樂之例,恰證【莊子】"巧者勞而智者憂"之理。宋人郭橐駝種樹之道"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今父母苛求作業工整如印刷,實類"爪其膚以驗生枯"。朱熹幼時讀書"寧詳毋略,寧拙毋巧",終成理學宗師。當知"大器晚成"(【老子】),何苦以成人功利之心,摧折童子自然之性?

三、教養之道:不疾不徐方爲正法
司馬光【家范】云:"愛子教之以義方。"建議諸君:
1. 立"辰鍾暮鼓":依【朱子家禮】設合理作息,如古人"日出而作"而非機械鐘錶
2. 修"靜待之功":學程顥"萬物靜觀皆自得",給孩子充分反應時間
3. 去"比較之心":記取【禮記】"毋剿說,毋雷同",勿以他人速率爲尺
4. 養"從容之氣":以歐陽修"三上"(馬上、枕上、廁上)讀書之勤爲范,非以速度爲要

【菜根譚】有言:"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則怨尤自消。"父母若能以古賢"寬柔以教"之心待子,何來"磨蹭"之嘆?須知童子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但存耐心,靜待花開,方合【中庸】"從容中道"之聖訓。
韓屋牡 發表於 2025-7-23 08: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催促教育"對兒童心性之戕害——當代家長亟需補上的一堂節奏課】

(一)症候群診斷:被誤讀的"磨蹭"現象
今之家長所詬病之"磨蹭",實爲成人世界對兒童天性的集體誤判。【黃帝內經】有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兒童猶處人生之春生階段,其行爲節奏本應如溪水潺湲,何來"遲緩"之說?觀小明案例,晨起、洗漱、用膳皆被冠以"慢"字,此乃以奔馬之速律羔羊之步,不亦謬乎?【禮記·曲禮】言"長者不及,毋儳言",今人卻反其道而行,以成人效率苛責童蒙,豈非悖離古訓?

(二)病理溯源:催促二字之毒
"快點"之害,猶勝鞭笞。王陽明【訓蒙大意】指出:"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今家長日誦"快點"數十遍,恰似以金柝驚破莊周夢蝶。樂樂作業反覆塗改之症,表面觀之是追求完美,實則乃"催促焦慮"引發的強迫傾向。當"快點"成爲口頭禪,兒童便會將"不及時"等同於"不完美",此即【顏氏家訓】所謂"欲速則不達"的現代寫照。

(三)對症之方:養其根而俟其實
1. 建立"時序認知":參照【朱子家訓】"黎明即起"之法,可制日晷圖教子認知時序,而非簡單催促。如晨起預留三刻鐘(45分鐘),分"覺醒-更衣-洗漱"三時段,各擊磬爲號。
2. 轉化表達範式:易"快點"爲"辰時三刻當如何"的提示語。如"卯時將盡,可需相助?"此【弟子規】"緩揭簾,勿有聲"之教也。
3. 設置緩衝機制:依【周易】"損益"之道,較預定時間提前一刻鐘爲"損益時"。若孩子於損益時內完成,可積玉籌(代幣)兌其所好。

(四)醫家醫囑:致焦慮父母
【菜根譚】云:"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今贈家長四味藥引:一曰"觀復"(觀察三次再發言),二曰"默照"(每日靜觀子行十分鐘),三曰"守拙"(每周任子自主安排半日),四曰"坐忘"(每月一日不戴時計)。如此調息,方得【莊子】庖丁解牛"因其固然"之妙。

結語:程頤【識仁篇】言"天地生物之心",兒童之"慢"恰是生機盎然的體現。願天下父母暫歇催迫之聲,還孩子以"如春起之苗"的生長節律,則家校皆成"時習之悅"的杏壇,而非"趕時赴工"的作坊。如此,方合【學記】"豫時孫摩"之真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