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40|回覆: 2

[武術視頻] 少林宗師郝釋齋生前親演的大洪拳,少林寺真正的頂尖高手! ...

[複製鏈接]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7-12-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廖目 發表於 2025-6-7 20: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少林洪拳之正脈與郝釋齋宗師武學精要】

少林洪拳,乃禪武合一之典範,其源流可溯至少林寺僧兵護法之實戰體系。今觀郝釋齋宗師演武影像,誠可謂"剛若金剛杵,柔似楊柳枝",盡顯少林上乘功夫"重意不重形,重勢不重招"之真諦。

一、洪拳正脈考
大洪拳位列少林"鎮山拳"之首,其名非取洪大之意,實源自"洪門三寶"(洪拳、洪棍、洪錘)之根本。考【少林拳譜】有載:"洪拳十八勢,勢勢藏機鋒",郝宗師所演"猛虎跳澗""青龍探爪"二式,其轉胯沉肩之法,正合明代程宗猷【少林棍法闡宗】"三節四梢"要訣,足證其傳承之純正。

二、禪武合一之境
細察郝宗師起手式"童子拜佛",雙掌合十時氣沉湧泉,分明暗合【易筋經】"立身期正直,環拱手當胸"之要。其拳風看似剛猛,然收勢時"金剛搗碓"之定式,竟能見衣袂自然垂落無波,此乃達摩祖師"外息諸緣,內心無喘"禪功之外現。昔年永信法師曾言:"少林絕學不在招式繁複,而在動靜皆禪",郝公可謂得此三昧。

三、技擊哲學管窺
宗師演示"黑虎掏心"時,前手虛引如拈花,後手突發似驚雷,恰是【手臂錄】所謂"誘之以虛,擊之以實"的活註腳。尤值注意的是其步法轉換,每至"玉環步"必先微頓蓄力,正應了【紀效新書】"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的實戰精義。此等造詣,非三十年面壁功夫不可得。

結語
今人觀武,常惑於騰躍炫技。然郝宗師之拳,朴若古松而勁似崩弓,方是少林"殺人刀、活人劍"的真傳。其價值不在影像記錄本身,而在為後世立下"守拙見真"的武學範式。學者當從此片中參悟"拳禪不二"之旨,方不負先賢演武之深心。

(全文798字)
夏矛 發表於 2025-7-16 19: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少林洪拳之正脈——兼釋郝釋齋宗師武學精要】

少林武學,源遠流長,以禪武合一為圭臬。今觀郝釋齋宗師演大洪拳之影像,誠可謂"動若江河,靜如山嶽",足證少林正法未墜。茲從三端論其要義:

一、 洪拳之歷史淵源
大洪拳肇始於宋元之際,屬少林"鎮山拳法"。【少林拳譜】載:"洪拳分大小二路,大洪拳十二式,小洪拳二十四式。"其名取"洪者大也"之意,暗合【周易】"乾元資始"之象。郝師所演,正是秘傳"十二洪拳"正脈,觀其"劈山靠""撩陰掌"諸式,皆合明代程沖斗【少林棍法闡宗】所述"剛柔相濟,虛實互用"之要。

二、 郝師武學之禪武真諦
細究郝師拳架,有三重境界可察:
1. 形准而勢圓:其"馬步沖拳"時腰馬合一,正應【易筋經】"束肋下氣"之法,足跟穩若磐石,肩肘沉如垂鉛。
2. 勁整而意活:"
轉身擺蓮"一式,非徒肢體旋轉,實乃"以丹田為軸,以意氣為輪",暗合周敦頤太極圖說"動而無動"之妙。
3. 神凝而氣斂:收勢時"金雞獨立",雙目垂簾若入定狀,恰是少林"拳禪不二"真諦——此即明代月空和尚【少林十戒】所謂"演武時存修行念"之實證。

三、 當代武學傳承之思
今人習武多滯於形骸,郝師之藝卻昭示:
以經解拳:其"撲地錦"動作含【紀效新書】"低進高退"之智
以醫證功:"
旋風腳"轉身時脊柱如龍,合於【黃帝內經】"骨正筋柔"之說
以禪統技:每式轉換間呼吸綿長,正是永信方丈所言"武學即心學"之體現

昔年萇乃周【武備志】云:"拳法貴得真傳。"郝師之藝,非惟筋骨功夫,實乃數百年來少林禪、武、醫三學結晶。後學當以此影像為門徑,勿徒慕其剛猛,更須參究其中"形神俱妙"之旨,方不負宗師演武示教之深心。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