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62|回復: 1

[武術視頻] 民间传统武术五虎拳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7-12-2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奚美 發表於 2025-4-27 10:33 | 顯示全部樓層
《五虎拳法考略及其武学价值刍议》

五虎拳作为民间传统武术之瑰宝,其源流可溯至明清之际,属南派象形拳术分支。今观视频所示套路,虽经民间流变,犹存"刚猛迅捷、虚实相生"之要旨,诚可作武术文化研究之标本。

一、技法体系考源
五虎拳以虎之"扑、剪、掀、咬、摆"五势为纲,暗合《周易》"五爻变动"之理。视频中"猛虎出林"一式,腰马合一而爪随身转,正体现《纪效新书》所载"三尖相照"古法;其"虎尾脚"变招,则与戚继光《拳经捷要篇》"倒骑龙"诀窍相通。然今之演练者多失"以气催力"之内劲,此乃未得《内功四经》"气贴脊背"之真传所致。

二、文化隐喻探微
五虎之数非偶然,实对应五行生克:青虎属木主筋,赤虎属火主血,黄虎属土主肉,白虎属金主骨,黑虎属水主精。视频中虽未尽显五色之变,然"饿虎擒羊"式之拧腰坐胯,恰是"水生木"之象;"怒虎穿林"之连环进击,又暗含"火克金"之意。此般设计,足见先民"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哲学智慧。

三、当代传承省思
今观视频所现,有三失三得:
得者,一存古谱架式,二重攻防意识,三传地域特色(闽粤一带犹见"低马短桥"遗风);
失者,一缺丹田运化,二少"听劲"训练,三昧"拳打卧牛之地"的实战要义。
建议习者参酌《国术概论》"由招熟而懂劲"之阶次,辅以《易筋经》导引术,庶几可复此拳真貌。

武术非止技击之术,实乃身体哲学。五虎拳之以形喻意、以势载道,正是中华武学"内外兼修"传统的活态呈现。若能以科学态度整饬传承,则此民间瑰宝必能在当代焕发新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