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06|回复: 2

[武术视频] 民间太极拳高手的推手功夫,化打合一

[复制链接]
+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7-12-2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sgrhyr236 发表于 2025-5-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民间太极拳推手之化打合一要旨》

观此民间高手推手视频,诚见"引进落空合即出"之妙谛。太极拳推手非角力之术,实乃阴阳相济之道。今试析其化打合一之理法,以明太极体用之真诠。

一、化劲为体:虚灵顶劲之根基
视频中老者"似松非松"之态,正是王宗岳《太极拳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境界。其化劲时肩井穴下沉、命门后撑,形成"五弓俱张"之势。尤可注意其小指领劲的细节,此即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谓"运劲如抽丝"之体现。昔年杨露禅化劲时能令壮汉如推虚空,正与此老"触处成圆"的听劲功夫相合。

二、打劲为用:其根在脚之机变
观其发劲瞬间,足跟蹬地之力经胯、脊、肩节节贯穿,恰合《太极拳经》"劲起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之要义。视频中"捋挤按"转换时,可见其涌泉穴与劳宫穴气息相贯,此乃李亦畲《五字诀》"气贴背,敛入脊骨"的实证。昔年孙禄堂曾言:"化即是打,打即是化",此老"闪战"之技,正得其中三昧。

三、化打合一:阴阳互济之真谛
细察其手法变化,每于"旧力略过,新力未生"之际转换,暗合张三丰"太极者,无极而生"之论。其"四两拨千斤"非虚语,实因掌握了"借地之力"的窍要。视频中三次引劲落空后的反击,恰如陈鑫《太极拳图说》所云:"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此等功夫非十年纯功不能至,较之当代竞技推手之顶牛较力,更得传统太极真传。

结语:
此视频所示化打功夫,实为活态传承的武学典籍。学者当明"松柔非懈,刚发非顶"之理,循"着熟-懂劲-神明"次第用功。若能参透"舍己从人"之要义,则离"阶及神明"之境不远矣。传统太极推手如参禅,不在胜负,而在证悟阴阳变化之大道。
宋页 发表于 2025-7-26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民间太极推手化打之要旨》

观此推手视频,可见民间高手运化之妙,诚得"引进落空合即出"之三昧。太极拳推手一道,非止角力较技,实乃阴阳相济、虚实互变之大学问。今试析其理法要旨,以阐发传统武学之精微。

一、化劲之本在于听劲
《太极拳论》云:"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此中关键全在听劲功夫。视频中老者双臂如柳絮随风,对方劲力甫触即转,正是"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之境。其腕肘间圆活似轴承,处处成环,将对方直力转化为切线力,此即《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谓"运劲如抽丝"之体现。

二、发劲之机贵在得势
细察高手发人瞬间,必待对方重心浮起、旧力已断新力未生之际。视频中穿红衣者数次被发出,皆因劲路被截、身形受制。此正合王宗岳《打手歌》"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之要诀。化打合一之妙,在于将对方来劲蓄为我用,如溪流汇川,终成澎湃之势。

三、民间传承存古法真谛
今人多执著于套路外形,而此视频所示"舍己从人"之技,恰保存了传统太极"重内不重外"的真传。老者身形未必中正,手法亦非标准,然其周身一家、节节贯串之劲路,暗合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所言"如常山蛇阵,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的整劲境界。

四、武学之道终归养性
《周易》云:"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太极推手实为动态的阴阳平衡实践。视频中双方虽较技而不失儒雅,胜负间仍互执弟子礼,此乃"以武入道"的真精神。昔年孙禄堂言"拳与道合",观此可知民间艺能犹存古风。

结语:
此视频虽片段,已足证民间武学活水长流。然需知推手究属小成,太极拳终极境界仍在《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学体认。学者当以术入道,由技进乎艺,由艺进乎道,方不负先贤创拳之本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