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90|回覆: 2

[武術視頻] 老外學習中國內家拳發勁,學到真功夫了

[複製鏈接]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7-12-1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回守忘事 發表於 2025-4-28 23:5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內家拳發勁之真諦與跨文化傳習】

內家拳發勁之道,乃中華武學精微所在。今觀外籍習武者能得其三昧,實為中西武道交融之佳話。然欲辨其真偽,當先明內家勁法之本源。

一、內家發勁之體用
太極、形意、八卦諸門,皆以「整勁」為基。其要訣在「三節貫串,六合相應」——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此乃【拳經】所謂「外三合」;而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則為「內三合」。視頻中習武者腰馬轉換間顯「纏絲勁」雛形,正是陳氏太極「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之體現。然其沉肩墜肘尚未純熟,足見未得「松活彈抖」之真傳。

二、文化隔閡之突破
西人習內家拳,常有「重形輕意」之弊。昔年孫祿堂先生【拳意述真】有云:「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視頻中習武者雖能演示「掩手肱捶」之形,然其眼神未與勁路相隨,此乃未參透「以心行氣」之證。然其能悟得「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勁力傳導,已屬難得。

三、真功夫之鑑別
內家真傳須具三要:
1. 筋骨膜之重塑(易筋、易骨、洗髓)
2. 氣血運行之體感(如形意拳之「虎豹雷音」)
3. 神意氣之統合(太極「神為主帥,身為驅使」)
觀其視頻,發勁時丹田未現「翻江倒海」之象,恐尚未入暗勁之門。然其能避「雙重之病」,已得「陰陽相濟」初階。

結語
此例足證中華武學可超越文化藩籬。然須切記:內家拳非止於術,實為道器。學者當以【易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為旨歸,方不負先賢創拳之本意。外籍習武者若能參透「武醫同源」「拳道合一」之理,則真可稱「得髓」矣。
張機及 發表於 2025-6-24 18:15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內家拳發勁之真詮與西士習練之道】

內家拳之發勁,乃形意、太極、八卦諸派精髓所在,非徒手足之力,實為"意氣形"三者合一之妙用。今觀西士研習此道能得其三昧,誠為中華武學跨越畛域之明證,然其間關竅,尤當以國學視角剖判。

一、發勁之本:陰陽互濟之理
【周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內家發勁正暗合此理。陳鑫【太極拳圖說】謂:"柔過勁,剛落點",彼邦習拳者視頻中所現之"驚彈抖擻",實乃先蓄陰柔之勢如張弓,後發陽剛之勁似放箭。西士能悟此節,已得"蓄勁如張弓,發勁似放箭"之要訣,然更須體會王宗岳【太極拳論】"偏沉則隨,雙重則滯"之誡,方不至墮入拙力窠臼。

二、氣勁相生:導引吐納之要
【黃帝內經】言"真氣從之,精神內守",內家發勁必以呼吸導引為基。視頻中習者腰胯轉動時氣息沉墜,正是【萇氏武技書】所謂"氣沉丹田,力由脊發"之象。然西人體質與東方有別,當參酌【易筋經】"導氣令和,引體令柔"之法,循序漸進,不可強求瞬間爆發。昔年孫祿堂先生教習洋弟子,特重"站樁養氣"之功,此實為發勁之本源。

三、文化解碼:知行合一之境
【大學】言"致知在格物",西士習內家拳尤需文化體認。彼視頻中發勁時"神意逼人"之態,已得形意拳"六合"中"心與意合"之妙。然若欲更上層樓,當研讀【紀效新書】【手臂錄】等典籍,理解"勁如流水,連綿不斷"的東方哲學底蘊。李仲軒【逝去的武林】載,昔年唐維祿教拳必先講【孟子】"養浩然之氣",可見武學與文化實為一脈。

今觀異域之士能窺內家堂奧,既顯中華武學之普世價值,亦證"天下同歸而殊途"(【周易·繫辭】)之理。然學者須知,發勁之妙終在"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王宗岳語),非可躐等以求。願海外同道持守"守約施博"之道,於拳架中參悟國學精微,方不負此跨越文明之武緣。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