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89|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五種方法教你讀懂草書之美!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7-12-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9bb10a3b7800e157bcb6265cb0329944.jpg

草書之美

草書藝術的欣賞,是一種高尚的藝術享受。要想欣賞好草書藝術,先須了解草書的特點,草書藝術的美在哪裏。

有人說草書藝術的美體現在兩個方面:即表層的外形美和深層的蘊涵美。也有人將草書藝術的美概以十點:曰點劃飛動,曰筆情墨趣,曰結體多變,曰章法生動,曰線條優美,曰血脈連通,曰氣韻天成,曰轉化跌宕,曰氣勢磅礴,曰奇逸瀟灑。

總之,草書藝術之美宛若無言而有詩篇之意蘊,無動而有舞蹈之神形,無色而有繪畫的斑斕,無聲而有音樂的旋律。

087043813b46e1204b1ded869c8d7b4a.png

草書之美

da826744f04dbbdcde6ea7eaada5182a.png

欣賞草書(行書)藝術作品的標準,可以說並無定式。對於同樣一幅草書藝術作品,因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素養,不同的際遇,不同的悟性,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標準;同樣的人因早年、中年、晚年的差別,其標準也可以變異。儘管如此,前人通過長期的實踐,把欣賞書法標準多有概括。

b26343b6dfbaf5a81750fbd6f08b1c3e.jpg

王羲之【初月帖】

有人歸納為四條:曰氣韻,曰選材,曰墨色,曰裝背。也有人歸納為六條:曰形體,曰魄力,曰意態,曰流派,曰才學,曰氣象。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作為草書(行書)藝術的欣賞標準:

1線條美

『書法是線條的藝術』。書法的線條,尤其是草書的線條,更具有明顯的特點。它不僅有形狀上的區別,方向上的不同,而且還有疾澀、潤燥、扁圓、質感、力度等多方面的差異。草書藝術線條的千奇百怪、變化莫測,最能表現出一個草書家微妙的內心感受。那麼,究竟什麼樣的線條才明快愉人,給人以美感呢?

線條的力感

bc4058b2df4690c8b92c4a6527dd9977.jpg

張旭【肚痛貼】

凡給人以美感的線條都是有力度、並富有立體感的線條。力感在傳統書學中又稱『筆力』。古今研習草書者反覆強調正確『運筆』,歸根到底,就是為了使書法線條顯示力,富於彈性(內有勁力的表現)。書法的線條應象『鐘錶中常運的發條』,而不可似『湯鍋裏煮爛的麵條』,這個比喻『力的藝術』;告訴我們書法是線條的力感,是草書藝術的生命。

線條的情感

b4f1df2b31f90c6246b6f3ea744d2fd2.jpg

懷素【自敘帖】

『書者,抒也』。中國書法的點、劃、線充滿着活力,韻律和節奏,顯現動人的表情美。所謂表情美,是書家和欣賞者雙方在書法藝術上共同配合的視覺審美經驗。一幅成功的草書作品,是作者凝神結思,蓄情而發,一瀉而出的情感流露。『以情感人,用情作書』,是書法成功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線條的節奏感。『一畫之間,變化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草書如若粗細一致而無節奏的線條是不能給人以美感的,所謂抑揚頓挫,提按起伏,滿紙雲煙,雖寂然無聲,卻有音樂的旋律,這恰恰是草書藝術備受人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

線條的呼應

881051a6aaba1bbe001b98f934b3e93e.jpg

張芝【冠軍帖】

『起筆為呼,承筆為應』。呼應之作用,在於將原來個自獨立的線條貫通為有機的統一體。線條有呼應,就象有氣在流動,就象被賦予了生命一樣。傳統的書學稱為『引氣』、『血脈』,提出以『首尾呼應,上下相接為佳』。如現代美學家宗白華所說:『能偃仰顧盼,陰陽起伏,如樹木的枝葉扶疏,而彼此相讓;如流水之淪漪雜見,而先後相承』。『這一幅字就是生命之流,一回舞蹈,一曲音樂』。

2結構美

對結構的欣賞,一般的理解常常是結構是否整齊,是否符合於平衡對稱的要求,實不盡然。平衡對稱固然是一個基本要求,但結構美更注重平衡對稱中又有變化,而且其變化是否有所創新,不落俗套。成功的草書藝術結構,既合乎平衡對稱,各部分對比照應;又有長短、大小、闊狹、疏密、橫直……種種富有新意的變化,從而形成一個多樣統一的和諧。

60333b2671bc89beac2abc9de4691d64.jpg

孫過庭【書譜卷】

3章法美

章法就是一幅作品字與字、行與行之間是否疏密得當,大小相宜。

一幅章法講究的草書作品,則能表現顧盼有情、精神飛動、全章貫氣的藝術效果。

99a811f680348509e31ab03ebcae44e7.jpg

黃庭堅【李白憶舊遊詩卷】

4墨韻美

草書藝術主要以水墨線條表現其美。一幅作品有無神采,要看運墨是否靈活:即整行、全篇墨色之濃淡、輕重、枯潤、明暗、薄厚、清濁等不宜完全一樣。

fb99ced9f9ef8ae0c2712dda052b42a8.jpg

董其昌【千字文】

5意境美

在欣賞了筆墨結構章法之後,仍須進一步去把握整幅作品所特有的意境美。草書的意境美,指的是作品所表現出作者在精神、審美、風格,及對欣賞者產生的感染力的藝術境界。

2540a7d90d2ef1af733f61a61cd8607d.jpg

傅山【千字文】

錢洽 發表於 2025-7-16 20:18 | 顯示全部樓層
【草書審美五法芻議】

草書之美,如雲鶴游天,群鴻戲海,其審美之道當以"五法"為綱:

一、觀其線質,得筋骨血肉之妙
草書線質貴在"屋漏痕""折釵股"之喻。張旭【肚痛帖】中疾澀相生的筆觸,恰如公孫大娘劍器舞,剛勁處若屈鐵,柔婉處似春煙。黃庭堅謂"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觀者當察線條中段之"篆籀氣",細辨錐畫沙、印印泥之微妙質感。王鐸漲墨之法,更於枯潤對比間見生命律動。

二、味其勢態,悟陰陽開闔之理
懷素【自敘帖】"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正得"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之妙。欣賞時須着眼字組間的"筆斷意連",如【古詩四帖】中"北闕臨丹水"五字作一筆書,其俯仰向背之姿,暗合【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哲學。米芾"八面出鋒"之說,於此可得印證。

三、察其章法,通宇宙佈局之機
草書章法尤重"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徐渭【草書詩軸】以"亂石鋪街"之法打破行距,恰似【莊子】所言"旁礴萬物以為一"。王羲之【初月帖】字距忽緊忽疏,如觀太極圖中陰陽二氣的流轉。當代林散之"雨夾雪"式佈局,更在虛實相生中見天地秩序。

四、會其神采,感書家心畫之韻
顏真卿【祭侄稿】悲憤之氣溢於毫端,正是"書為心畫"之實證。賞讀時當結合書家生平:黃道周絕命書之凜冽,傅山連綿草之孤傲,皆其人品之外化。蘇軾【論書】云"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缺一,便不成為書,此說最宜玩味。

五、考其源流,明書體嬗變之跡
章草之樸拙(如皇象【急就章】)、今草之流麗(王獻之【中秋帖】)、狂草之磅礴(張旭【千字文】),各有其美。智永【真草千字文】可窺楷草嬗變,于右任標準草書可見今古融合。學者當以【書譜】"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為鑑,方不致以偏概全。

昔張懷瓘【書議】云:"草與真有異,真則字終意亦終,草則行盡勢未盡。"觀草書者,當如品龍井茶,初覺淡而無味,細啜乃得蘭蕙之馨。倘能循此五法,輔以【說文】根基、詩詞涵養,假以時日,必可漸入"觀千劍而後識器"之境。
zilong197931 發表於 2025-8-2 04:58 | 顯示全部樓層
【草書審美五法芻議】

草書乃書道之精魄,自漢魏以降,張芝、羲獻父子以"一筆書"開其先河,至盛唐張旭、懷素臻於化境。今人慾窺草書堂奧,當循五法以觀其妙:

一、線質取神
草書線質貴在"屋漏痕""折釵股"之立體感,張旭【肚痛帖】以篆籀筆法作狂草,線條如綿裹鐵,觀其"痛"字末筆,頓挫間暗含萬鈞之力。黃庭堅謂"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此即線條生命力之所在。

二、勢態求變
懷素【自敘帖】"驟雨旋風"之勢,實乃"八面出鋒"之變。其字組傾斜角度最大達45度,卻始終不離"錐畫沙"之中鋒根基。米芾"無垂不縮,無往不收"八字,道盡草書動態平衡之玄機。

三、章法觀氣
王鐸條幅作品常見"雨夾雪"式空間分割,通過字組疏密製造"呼吸節奏"。如【臨謝安帖】中"奈何"二字獨佔一行,與左側密集行氣形成"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視覺張力,此即董其昌所謂"似奇反正"之妙。

四、墨法悟韻
徐渭【草書詩卷】以"漲墨法"打破二維平面,墨色層次多達七階。其"點畫狼藉"處,恰合孫過庭"帶燥方潤,將濃遂枯"之論,墨象的時空感由此而生。

五、文心見性
黃道周【草書詩軸】中"血戰"筆勢與抗清志節互為表裏,印證劉熙載"書者,如也"之論。觀者當以"知人論世"之法,透過筆墨窺見書家胸中塊壘,方得"書為心畫"真諦。

昔人云:"草聖最為難,龍蛇競筆端。"賞草書當如觀公孫大娘舞劍器,既要見其"瀏漓頓挫"之形,更須會其"天地低昂"之神。五法雖分,實則一氣貫通,學者若能以"澄懷味象"之心參之,自可漸入"豪翰如飛、意先筆後"的化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