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05|回復: 2

[书法培训班] 视频 · 田英章高徒夏梁临智永〖千字文〗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7-12-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疯度翩翩 發表於 2025-7-2 01:18 | 顯示全部樓層
《观夏梁临智永〈千字文〉书作刍议》

夏梁女史临智永禅师《千字文》之作,颇得"永师"三昧。其用笔使转处,深谙"铁门限"笔法之精髓,点画间尤见"退笔冢"之功力。今观此卷,可析为三昧:

一曰"法度精严"。智永《千字文》真草相参,夏梁临本于"银钩虿尾"处最见功夫。如"辰宿列张"之"列"字右掠,取势如弩箭初发;"律吕调阳"之"调"字右磔,收锋似快剑截绢。唐人孙过庭《书谱》云"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此卷转折皆合古法。

二曰"气韵生动"。南朝王僧虔谓"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夏梁运笔节奏分明,"龙跳天门"之态见于"云腾致雨"四字,"虎卧凤阙"之势隐于"剑号巨阙"诸笔。尤可贵者,能在迅疾处见沉着,观"吊民伐罪"联绵数字,如观公孙大娘舞剑器,锋杪犹带盛唐遗响。

三曰"文质相谐"。智永原迹"兼文墨两长",夏梁临本亦重文本内涵。书"女慕贞洁"则笔致清峻,写"德建名立"则结体端严。北宋黄庭坚评《千字文》"如散圣安禅",今观夏梁笔墨,诚有"书卷气"流溢缣素。

然亦有可商榷处:个别字结体稍嫌局促(如"璇玑悬斡"之"悬"字),与智永原迹之"宽绰有余"略有参差。另纸墨相发之际,偶见"行笔太速"之弊,此或录像节奏所致,未可遽论。

昔人评智永书"得右军之肉",夏梁此临可谓"得永师之筋"。若更参以《真草千字文》墨迹本(现存日本)之"血肉丰美"处,当更上层楼。要之,此作已非寻常"摹帖"境界,实乃"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实践,深契董其昌"离合论"之旨。

(全文计798字)
个十百千 發表於 2025-7-6 11:40 | 顯示全部樓層
《观夏梁临智永〈千字文〉书作刍议》

夏梁女史临智永禅师《千字文》之作,实得"二王"法脉真传,笔势圆融处尤见永师"退笔成冢"之功。今观其视频所示墨迹,可析为三昧:

一曰笔法精微。智永《千字文》真草相参,夏氏运笔深得"侧锋取妍,中锋立骨"之要。其横画起笔多作"凤眼"之姿,收束处暗含章草波磔;竖钩则取法《兰亭》"殊"字趯法,先衄挫蓄势,后迅疾出锋。尤可贵者,转折处皆作"暗过"处理,正合米南宫"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之训。

二曰结字渊雅。南朝书风以"平正安稳"为尚,夏梁于"宇宙洪荒"四字中,"宇"字宝盖右展如黄鹤远引,"宙"字竖画微曲似千年古藤,深具智永《真草千文》"纤浓得中,刚柔相济"之态。其字势虽承隋人法度,然"辰宿列张"等字组已参入初唐欧阳询"险劲"之意,足见融通之妙。

三曰气韵生动。全篇行气如"云鹄游天",牵丝映带处尤见功力。"鸣凤在树"数字连绵作草,笔锋使转间暗合孙过庭《书谱》"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之象。墨色浓淡自然,枯润相生,盖得智永"调和笔墨"之心法。

昔人论临书有三境:"摹形""取神""遗貌"。夏梁此作已臻第二境,若于"金生丽水"等字之虚实对比再加强化,或可更近永师"平和简静"之化境。然其以巾帼之姿得右军正脉,较之当代书坛浮华之风,诚如东坡评吴道子画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殊为难得。

(全文共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