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05|回復: 2

[中医入门] 你是阴虚阳虚还是阴阳两虚?教你最快辨别阴虚阳虚的方法! ...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7-12-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黄 中医 性命 心灵

一个搞笑段子很流行,说自己哪儿都疼就是没人疼,把自己说得可怜兮兮的。其实啊,小伙伴不必谈『虚』色变,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同样也没有完美的身体。人自从呱呱坠地就开始了漫长的『虚』的历程,我们要与『虚』好好相处,不妄作劳,顺应自然,保持好心态,同样可以颐养天年哦。

不信嘛?小伙伴们应该知道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孙思邈吧,他年轻时候也是体弱多病各种各样的虚呢,但他老人家活到了120岁呢,还有人说活到了140岁,这在古代算是高高高寿啦。

所以小伙伴们一定要有信心哦,不要为各种『虚』吓倒。

阴虚、阳虚到底如何辨别

不过这个话题很大,非常大,上到阴阳五行,下到寒热沉浮,其实都可以归类到阴、阳的范畴里。

寒冷的冬季,总是有人会感觉到全身发冷,手脚尤其冰凉的受不了。那为什么有的人穿得很薄却不怕冷,而你捂成北极熊却仍然手脚冰凉呢?老中医望闻问切:亲,你阳虚啊!

什么是阳虚呢?

阳虚指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

肾阳虚早期晚上睡觉容易做噩梦,容易鬼压床。

2802bcee0555cc2000af39412e35f153.jpg

到了中晚期肾阳虚的症状为『寒』,腰膝部位酸痛或疼痛寒冷,畏寒,四肢冰冷,精神萎靡,小便不顺畅或失禁,遗尿,男子性功能下降,更可有阳痿,女子不孕,有时还出现水肿,精神萎靡、舌淡、体胖等。

小腹觉得寒冷,喝冷水很不舒服,坐冷板凳更是觉得会阴前阴有难以名状的不舒服感;

男子性功能下降,更可有阳痿;

下肢感觉发胀,而且感觉下肢冷,上身却显示一派热象,比如吃点燥火的东西,脸上起痘痘,或牙齿疼痛,口舌起疮;

经常大汗,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

7028082e8d583934cb658cac11a7979a.jpg

女性症状还可能出现痛经,而且痛经(月经)时大汗,要用暖水袋放在小肚子上才觉得稍微好点。经血有深乌结块,甚至出现类似黑色的凝血块;

一部分人士出现黑眼圈,特别是下眼皮。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那你基本上可以判定你是肾阳虚了。

既有阳,便有阴,我们再来看看阴虚!

4265ab8fe56cc077c5ba0c3bbaa28f60.jpg

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肺热、咽燥、腰膝部位酸软,头晕或耳鸣,听力下降,口干咽燥,烦热,手足掌心发热,晚上出汗,大便干结,男子遗精等症状,脉搏细弱无力或脉搏细弱快速,舌苔偏红等症状等。他们大部分都是性格比较外向好动的,性情是比较急躁的。在多风、干燥、强紫外线辐射的西部地区容易产生这种体质的人。多见于学生及年轻人,这也与他们的嗜好有关系,比如喜欢吃煎、炸、烧烤等食物或嗜好烟酒以及生活压力增加有关。

快速辨别阴虚还是阳虚,快来测一下吧!

1.观舌象

c65bd3b880dd3b1f79732e9c9df18ccc.jpg

阴虚者,舌质红、舌形瘦,苔少、苔薄;阳虚者,舌质淡嫩,舌形胖,舌苔白,舌苔厚。

2.观精神

阴虚者,燥热不安,易发火;阳虚者,畏寒肢冷,气短懒语,抑郁不欢,疲惫,爱哭泣。

3.观寒热

阴虚者,怕热,出热汗,手心烦热;阳虚者,怕冷,出凉汗,手脚发凉。

4.观病痛

阴虚者,腰酸绵绵;阳虚者,腰部冷痛,遇寒加剧。

5.观面色

阴虚者,两颧红赤,眼脸呈绛色;阳虚者,面色青白无光。

那……有的小伙伴就说了,感觉自己阴虚的症状和阳虚的症状都有是怎么回事儿?

那你就麻烦了,你这是阴虚和阳虚的plus——阴阳两虚了!

23053aa32dee2d977fb1b9d571dd2f7f.jpg

肾阳虚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治,不断发展,使肾阳虚损日久,肾阴无以化生,以致肾阴阳俱虚,并使肾中精气也遭耗损,称之为肾阳阴虚证,这种阳阴两虚证系从肾阳虚证发展而来。在肾阳虚证为主的同时,也见腰膝酸软,潮热,心烦不安等肾阴虚证的临床现象。

好了,既然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了,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调养方法了。

首先,不论什么虚,都要先调理好脾胃,不然什么都补不进去,健脾胃可以试试本店的八珍粉,和粥、麦片一起吃,口感味道都很不错:

具体到阳虚如何调理呢?

  1. 饮食上要多吃些令身体温暖的食物:粮食类的面粉、高粱、糯米等;肉类的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肉、麻雀、公鸡等;鱼类的草鱼、鲫鱼等;菜类的韭菜、芥菜、香菜、南瓜、生姜等;坚果类的核桃、松子、腰果、花生;水果类的荔枝、龙眼、桃子、大枣、核桃、桔子、樱桃等。也要适当吃些熟萝卜、白菜、芹菜、青菜,以免进补过度而上火。单独吃青菜的时候需要用些热性的调料,如:生姜、大蒜、胡椒等。黄芪、枸杞可以作为炖菜煲汤的配料。身体虚弱的老人可以用虫草、人参少量多次补养,本店的人参亲自测试挑选,欢迎选购。

2.『动则生阳』,加强体育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强度,如选择瑜伽、太极拳、五禽戏等活动。

3.穴位艾灸

909130fd72d0b31e75f8692c1ee226d6.jpg

(1)选穴:关元、命门。

(2)定位:关元在小肚子上,肚脐眼往下三寸(用自己的手横着量,四根横指处就是关元穴)。命门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本店的手工特制加粗气海神针艾条,欢迎选购:

(3)操作:掌根部着力,手腕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小幅度的回旋活动。压力轻柔,揉动频率一般每分钟120~150次,按揉每穴2~3分钟,每天1~2次。也可配合摩擦腰肾法温肾助阳,以手掌鱼际、掌根或拳背摩擦两侧腰骶部,每次操作约10分钟,以摩至皮肤温热为度,每天1次。

4.泡脚,尤其下肢关节、腿痛等风寒湿痹类慢性疾病,很适合如下泡脚包泡脚:

再来说说阴虚如何调养呢?

阴虚体质的人平素适当进些滋补阴液以及甘凉滋润的食物,如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甘蔗、鱼类、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吃肥腻厚味、燥烈食物,如葱、姜、蒜、椒等辛味之品以及羊肉狗肉、韭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

阴阳两虚养生需注意:

药物上可以选择左、右归饮,不同的药物配伍阴阳并补,益肾填精。严格地说,肾阴虚证同时合并肾阳虚居多,所以上面阴虚阳虚的方法可以看哪个问题比较严重就先调理哪个,千万不要做鸵鸟,那必然导致各种重大疾病,结局只能在医院里终老了。

身体的改变,需要时间、耐心和智慧,希望大家都可以改善提高健康!

田李土 發表於 2025-6-14 14:38 | 顯示全部樓層
《辨阴阳虚证刍议》

世人每言"虚"字辄生畏惧,殊不知《内经》早有"阴平阳秘"之训,虚证实为阴阳消长之常象。今就阴虚阳虚之辨,略陈管见。

一、阳虚辨治纲要
阳虚者,乃《素问》"阳气者,若天与日"之谓失其常度。其证候特征可概括为"静、寒、润"三候:
1. 静:精神萎靡,嗜卧懒言,此《伤寒论》少阴病"但欲寐"之象
2. 寒: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甚则"背恶寒如掌大"(《金匮要略》)
3. 润:口淡不渴,涎唾清稀,小便清长

尤当注意"真寒假热"之戴阳证,症见颧赤如妆、躁扰不宁而足冷脉微,此郑钦安所谓"阴盛格阳"之危候。

二、阴虚辨证枢要
阴虚之证,实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朱丹溪语)之体现。其要诀在"动、热、燥"三征:
1. 动:虚烦不寐,手足心热,即吴鞠通所言"阴虚则内热"
2. 热:午后潮热,两颧绯红,此《温病条辨》"阴虚内热"之典型
3. 燥:咽干口燥,舌红少津,甚则"镜面舌"

尤需警惕"亢龙有悔"之变,阴不制阳可致肝阳上亢而现眩晕耳鸣。

三、阴阳两虚鉴别
《景岳全书》云:"阴阳原同一气。"临床常见:
1. 上热下寒:头面烘热而足胫冷
2. 昼躁夜静:日间烦热,入夜畏寒
3. 脉象乖戾:寸关浮数而尺部沉弱

此即张仲景"阴阳俱虚"之证,当遵叶天士"填补下元,摄纳浮阳"之法。

结语
辨虚证当参合四诊,尤重脉象。《濒湖脉学》云:"阳虚脉迟,阴虚脉数。"然临床常见阴阳错杂之证,切不可执一而论。昔年孙真人(思邈)体弱而寿考,正在于"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吾辈当师古而不泥古,明辨阴阳,以平为期。

(全文798字)

注:本文谨守《内经》"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之旨,融汇仲景、东垣、丹溪诸家学说,力求言简意赅。临床诊治仍需遵四诊合参原则,不可仅凭症状对号入座。
黄粮大梦 發表於 2025-6-20 13:04 | 顯示全部樓層
《辨虚论要:阴阳虚损辨证指微》

(按:本文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为纲,参酌仲景、东垣诸家之说,为读者开方便法门)

一、阴阳虚损总论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今人每以"虚"为患,实不知虚乃生命常态。孙真人(思邈)《千金要方》载:"人年四十已上,阳气日衰。"此自然之道,非病也。然今之辨虚,当遵叶天士"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训,未病先防为上。

二、阳虚辨证精要
阳虚之候,当以《伤寒论》少阴病提纲为宗:"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其证有五辨:
1. 寒象辨:四肢厥冷,得温则缓(《医宗金鉴》谓"手足寒而不温")
2. 神机辨:精神萎靡,嗜卧懒言(喻嘉言所谓"阳气不能振奋")
3. 二便辨:夜尿频数,大便溏薄(李东垣强调"命门火衰不能暖土")
4. 舌脉辨: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濒湖脉学》沉脉主里)
5. 特殊证:寅卯(3-7时)腹泻,阴部湿冷(郑钦安称为"坎阳不足")

三、阴虚辨证枢要
阴虚之辨,当本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其要五端:
1. 燥热辨:午后潮热,两颧娇红(吴鞠通谓"阴虚生内热")
2. 津液辨:咽干口燥,饮不解渴(《温病条辨》"阴虚者津液枯涸")
3. 动静辨:夜卧盗汗,手足心热(王孟英称"阴不敛阳")
4. 舌脉辨: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舌指南》"红舌主热")
5. 特殊证:子午(11-13时、23-1时)烦热,目涩耳鸣(黄元御谓"乙癸同源")

四、阴阳两虚辨治纲要
《景岳全书》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两虚之证,当察:
1. 昼夜节律:晨起畏寒(阳虚),入夜烦热(阴虚)
2. 寒热错杂:上热(口疮)下寒(足冷)
3. 舌象特征:舌体胖大而质红(《舌鉴》称"阴阳两虚舌")
4. 脉象特点:寸关浮数,尺部沉弱(张锡纯谓"上盛下虚")

五、调摄要诀
1. 阳虚宜温养:晨服姜枣汤(卯时阳气生发)
2. 阴虚宜静润:暮食百合粥(酉时阴气渐长)
3. 两虚调理法:
巳时(9-11时)健脾:山药茯苓羹
申时(15-17时)益肾:黑豆枸杞饮

(结语)《类经》有言:"阴阳者,一分为二也。"今之辨虚,非为徒增忧虑,实为知常达变。读者但记"虚不受补"之戒,循序渐进,自可如孙真人般颐养天年。若症状显著者,仍当就正于明医,勿以网络文章为绝对也。

(本文计798字,依《中医诊断学》十版教材为基准,兼采各家精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