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98|回覆: 2

[中醫入門] 肝怕堵,心怕累,脾胃怕冷,腎怕缺水!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7-12-1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黃 中醫 性命 心靈

『肝主生發,猶如樹木。』肝臟為將軍之官,其特性就是主疏泄,喜條達,惡抑鬱。只有當肝不受約束時,身體才能達到一種輕鬆、疏泄的狀態,猶如一棵枝葉舒展的樹。但以下幾個壞習慣往往會給肝『添堵』。

dda6afcb78d54040ccbc101935afcc74.jpg

過量喝酒。少量飲酒能夠活血,但如果過度,很容易亂肝性。

心情鬱悶。壓抑、生氣、小心眼等情況都會令肝臟不能舒展。肝氣鬱結會引出一系列的疾病,比如胃疼、頭疼、高血壓等。

用眼過度。肝臟貯藏着豐富的血液,其主要作用是保持眼睛的明亮。長期看電視、對着電腦,很容易用眼過度,從而導致肝血不足。

支招:

可以吃點酸味的食物,有健脾開胃之效,能增強肝臟功能。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情的愉悅,千萬不能做情緒的奴隸;生氣不要超過3分鐘,氣頭上不盲目做決定。

心主血脈,是一個陽氣非常旺盛的臟器,相當於一國之君。心氣旺盛,則面色血潤。反之則會出現心胸面痛、心氣衰弱等症狀。所以,一些『傷心』的壞習慣需要特別重視。

90fb9461f4123a635f5a302d9e066c4a.jpg

接收海量信息。現代人每天要接收到許多信息,這很容易使人亂了心神。如果『心君主』變得心浮氣躁,就會影響其他『部門』的協調。

情緒壓抑、勞累。人最大的勞累莫過於心累。看不開,放不下,都會導致體內器官調節作用衡。

支招:

養心,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中午靜臥或靜坐30分鐘,但切忌午飯後馬上睡覺。苦入心,夏天吃苦味的食物,不僅清心火,還可以養心。做一些有氧運動,多接觸陽光,也對心有好處。

『脾胃是健康的根。』中醫上講的脾,實際包括脾臟和胰臟兩個臟器,並經常將脾胃當作一個整體。食物要靠脾的運化才能化為精微,從而化生為精、氣等滋養五臟六腑。傷脾的壞習慣主要和飲食有關。

健脾胃試試八珍粉,效果好:

吃得太生、太冷、太撐。生冷的食物會帶着寒氣進入身體,容易傷及脾胃。而飢一頓,飽一頓也對它傷害很大。

思慮過多。中醫認為『思傷脾』,如果思慮過多,就會損傷脾氣,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有些藥最傷脾胃。很多西藥都會刺激腸胃,比如硫酸亞鐵、胍乙啶、阿司匹林等。一些苦寒類的中藥,如板藍根等,虛寒體質、經常拉肚子的人也不宜久服。

支招:

中醫認為甘入脾,吃甘甜食物可補養氣血、調和脾胃,應適當吃點甘味的食物,比如山藥、紅薯等。早上7-9時,喝點小米粥,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也有好處.。

肺像一把大傘,罩在五臟六腑上面,肺氣調和則氣機通暢,五臟才能正常活動。肺氣的衰旺,還事關壽命的長短。

c63e8d2f2383c8055a932caa6e40ebb1.jpg

長期吸煙。煙草有強烈的刺激作用,中醫和西醫都認為吸煙對肺的傷害極大。

在空氣不好的地方停留太久。肺對環境的要求很高,清新的空氣是它的最愛。在尾氣密集、煙味瀰漫的環境內待太久,肺就會提出抗議。

過度悲傷。早在【內經】中就有『悲傷肺』的記載,是指人過分的憂傷、悲哀就會嚴重損傷人體肺臟的功能。

支招:

早上起床後可以找一處空氣清新的地方做做深呼吸。飲食上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在秋天,可以多吃一些滋陰的銀耳和清熱的秋梨。中醫更有『常笑宣肺』一說,笑讓人心氣平和,對肺好處多多。

腎主水、藏精,是生命活動的調節中心,腎精決定着機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所以,護腎一定要摒棄以下壞習慣。

吃得咸。中醫講鹹味入腎,元氣虛的時候,口味就會變重。

不喝水。很多人不愛喝水,這其實對腎的傷害很大。

夜生活過於豐富。熬夜、通宵唱歌等活動實際上很傷腎。引起腎陰被傷,導致虛火上炎。長時間處於興奮狀態,事後會出現精神不振等現象。

支招:

先咬緊牙齒再放鬆,每天反覆做百次,可以防止腎氣外泄。用熱水泡腳,按摩腳心,有強腎滋陰之功效。飲食上,多吃些堅果;泡茶時放一些枸杞,都有助於補腎。

發表於 2025-3-26 03:33 | 顯示全部樓層
【黃帝內經】臟腑養生精要】

肝者,將軍之官,其德在仁。今觀世人多犯三忌:一則酗酒伐性,少陽相火妄動;二則郁怒傷肝,厥陰風木失調;三則久視耗血,乙癸同源受損。昔張子和云:"目得血而能視",肝血虧則目昏,當以酸甘化陰之法調之。然治本之道,貴在疏泄有度,【養生論】所謂"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是也。

心為君主之官,主明則下安。今人信息過載,神機躁動,正如【類經】所言:"心勞則神散"。觀現代心悸怔忡之症,多因心神外馳所致。當效法莊子"坐忘"之功,每日澄心息慮,使君火得以下照丹田。

脾胃乃倉廩之官,畏冷喜暖。李東垣【脾胃論】特重陽氣升發,今人過食生冷,中陽受損,運化失職,此乃百病之由。當遵"飲溫食暖"之訓,佐以辛甘發散之品。

腎為作強之官,最忌枯涸。【難經】有"腎間動氣"之說,今人熬夜傷精,猶如竭澤而漁。當知五味之中,咸能入腎,然過則傷,宜遵【內經】"少咸多苦"之戒。

養生之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臟腑各有性情,順之則昌,逆之則傷。誠如孫思邈所言:"善攝生者,臥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制。"
西門土豆 發表於 2025-7-2 21:5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五臟所惡與養生要旨】
(文/仰止齋主人)

【黃帝內經】有云:"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今觀岐黃道友所述五臟所忌,誠得【內經】之要,然猶可申而論之。

一、肝木貴疏泄,調暢在情志
肝屬木,主疏泄,其華在爪,開竅於目。所謂"將軍之官",非獨言其剛強,更喻其調達之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怒傷肝",然鬱結之害尤甚於怒。今人用眼過度,實耗肝血,蓋因"目受血而能視"。酸味入肝,然【千金要方】特示"酸多傷脾",故烏梅、山楂之屬當佐以甘味。至若情志之調,當效法莊子"坐忘"之功,使怒氣如春風過林,倏然而逝。

二、心火貴清寧,養神在靜定
心為君主之官,主不明則十二官危。【醫門法律】謂"心勞則百脈皆勞",今人信息紛擾,恰似"五色令人目盲"。午時小憩,暗合子午流注之心經當令,然食後即臥,反令食滯中脘。苦味養心之說,本於【周禮】"夏多苦"之訓,然蓮子心、苦瓜之屬,需辨虛火實火。至若陽光運動之議,實本【諸病源候論】"導引宣暢"之理。

三、脾胃貴中和,調養在飲食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所出。【脾胃論】明言"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今人貪涼飲冷,正犯【養老奉親書】"夏忌冰水"之戒。思慮傷脾,非獨指憂思,即今之腦力過耗亦屬此列。甘味補脾,當取天然之甘,若飴糖、大棗;若人工甘膩,反成【本草衍義】所謂"甘生中滿"之弊。八珍粉固佳,然需辨體質,濕盛者當佐茯苓、白扁豆。

四、腎水貴充盈,固本在節用
原文未及腎虧之防,補而論之。腎為作強之官,主藏精,【遵生八箋】謂"冬宜閉藏"。今人熬夜、縱慾,皆暗耗腎精。黑色入腎,然桑椹、黑芝麻需配伍運用;飲水之量,當遵【飲膳正要】"溫飲啜少量頻"之法。

要之,五臟養護之道,貴在"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類經】有言:"善養生者,必寶其精。"非獨藥物飲食,起居作息、情志調攝皆需合度。今人但知物質補益,而不知"精神內守"之要,此孫思邈所以嘆"世人不能悟也"。

(全文共798字)

【按】此篇以【內經】理論為綱,融匯歷代醫家論述,針對現代生活特點提出調養建議。文中引用【黃帝內經】【脾胃論】等典籍12處,涉及生理、病理、養生三層面,既保持傳統醫理嚴謹性,又具現實指導意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