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71|回復: 2

[儒家学说] 【第266期】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4章〗何为『居之无倦...

[複製鏈接]
贾陆英书屋 發表於 2017-11-2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4章〗何为『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张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身居官位不要懈怠,处理政事要忠诚。』

孔子在这里讲得是为官者所应具备的品质。居之无倦,就是要勤奋;行之以忠,就是要忠诚。勤奋和忠诚,是为官者应有的主要品德。传统社会是如此,当今社会也是如此。

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在刚闭幕不久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时指出:要提拔重用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由此可见,勤奋和忠诚,在新时代好干部必备素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分量。

附:

【原文】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身居官位不要懈怠,处理政事要忠诚。』

一苇之杭 發表於 2025-6-7 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国学阐微】论"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

《论语·颜渊篇》第十四章所载子张问政一节,虽仅八字,却深契圣门为政之要。今试析其精义如下:

一、"居之无倦"的勤政内涵
"无倦"二字,实为勤政之根本。《说文》释"倦"为"罢也",朱子注曰"不懈怠也"。考诸经籍,《尚书·周官》言"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正与孔子"居之无倦"相发明。盖居官者易生三弊:初任则锐,久任则惰,将去则懈。故孔子特以"无倦"警之,谓当如《周易》乾卦"君子终日乾乾"之义,始终如一。观历代循吏如汉之黄霸、宋之包拯,皆以勤恪著称,足证此训之要。

二、"行之以忠"的政德核心
"忠"字从心从中,朱熹解为"尽己之谓"。在政事层面,当含三重境界:其一忠于职守,如《左传》言"临患不忘国,忠也";其二忠于法度,即《荀子》所谓"法胜私"之义;其三忠于民心,契合孟子"民为贵"之旨。昔者管仲相齐,虽非纯儒,然其"仓廪实而知礼节"之政,恰是"行之以忠"的实践典范。

三、古今治道的会通
孔子此训,与当代"好干部标准"确有内在契合。习总书记强调的"勤政务实""忠诚干净",实乃"无倦""忠"字的现代诠释。然须辨明:古之"忠"侧重事君,今之"忠"重在为民,此时代精神之异也。然其核心要义——以不懈之心履职,以赤诚之怀任事,则亘古常新。

四、实践维度之延伸
践行此道,当注意三要:首重"敬",《礼记》云"君子庄敬日强",居官无倦需以敬畏心为本;次贵"恒",如王阳明所言"在事上磨炼",政事之忠须经久不变;终求"和",即《中庸》"致中和"之境,使勤政不致苛察,忠诚不流愚执。

结语:
孔子答子张问政之言,实为千古不易的为政箴规。在当代治国理政实践中,"无倦"与"忠"的智慧仍具鲜活生命力。若能以经权之道灵活运用,既持守精神内核,又顺应时代发展,则圣人之训必能焕发新的光辉。

(全文798字)
宇悠久久 發表於 2025-7-19 11: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语·颜渊篇》第十四章"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解诂

子张问政一章,虽仅八字,实为儒家政治伦理之精髓。本文试从经学义理、历史实践与当代价值三重维度,对此章要义作系统阐发。

一、经学本义考辨
"居之无倦"之"居",郑玄注为"处位",朱熹释作"存诸心",二者实相贯通。此语既要求为政者勤勉于外,更强调心志不懈于内。《荀子·王制》云"职分而民不慢,次定而序不乱",正可与此互证。"行之以忠"之"忠",非仅事君之谓,马融注"尽中心"之说,实指推己及人之诚。观《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之论,可知"忠"乃贯通内外的实践品格。

二、历史实践印证
汉代循吏黄霸"簿书闲暇"而能"条教周详",唐代陆贽"躬勤庶务"而"奏议精详",皆"无倦"之典范。宋臣范仲淹"先忧后乐"之志,明臣海瑞"刚直不阿"之行,实"忠"之极致。清儒顾炎武《日知录》特重"居官四要",首列"清、慎、勤"三字,正与本章相发明。

三、当代价值重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实为传统政德观的创造性转化。"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与"无倦""忠"的古典训诫形成古今对话:其一,"信念坚定"是对"忠"的现代诠释,将传统事君之诚升华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其二,"勤政务实"与"无倦"精神一脉相承,在精准扶贫等实践中展现新时代内涵;其三,"无倦"与"忠"的辩证统一,恰如"为民服务"与"清正廉洁"的有机融合。

结语:
本章微言大义,揭示了政治伦理的永恒命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更当深味"无倦"所含的敬业精神与"忠"所蕴的责任伦理,使传统政德焕发新的生命力。诚如《周易·系辞》所言:"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儒家政治智慧历久弥新之奥义,正在于此。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