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00|回复: 2

[中医入门] 入冬后,中老年人一定要刮刮这条青筋,防治脑血栓

[复制链接]
仰望岐黄 发表于 2017-12-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仰望岐黄 中医 性命 心灵

脑血栓是常见的中老年“杀手”,有着吓人的“四高特点”: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患者轻则偏瘫,重则失去生命。

每年入冬后,患脑血栓的人数会出现3个小高峰,分别是刚入冬时、春节前以及春节期间,而这3个小高峰,都是天气寒冷、气温降低的时段。

低温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脑部负荷加重,所以很容易引发脑出血或者脑血栓形成。

2eaceb6e60dde62409f5230ee64c6c66.jpg

通常来看,如果家中有人得了脑血栓,在医院一般都是输液,不但效果不佳,而且还容易伤人的阳气。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对于帮助防治脑血栓最是关键。

方法:用刮痧板刮手指,尤其是两个手的中指及根部(青筋处)就可帮助防治脑血栓。

◆为什么刮中指的青筋可以防治脑血栓?

这是因为中指根部的这根青筋,一般代表脑部动脉硬化程度。

以左手为例,如果青筋出现在中指左侧(靠大拇指一侧),表示左侧动脉硬化、经络不通比较严重;此时,头部左侧容易出现不适;如果出现在右侧,则同理;如果两侧都有青筋,而且颜色较深,说明脑部的动脉硬化已非常明显。

de4754eda2f6a2a84fdad66c9140bc84.jpg

脑血栓发病前10个暗号

过了中年,要给自己多点照顾,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尤其要注意脑血栓的10个前兆,为了自己和家人,一定要多看一眼!

◆流口水

突然说话不利索或流口水。

济南复元康复医院神经专家医师王文茹说:“对于原本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栓危险因素的老年人来讲,经常流口水很可能是脑血栓的先兆。”

◆突发性眩晕

cddab95120c68d412d1ca7a93f199d33.jpg

眩晕是脑血栓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最常见。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

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天至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将增加。

◆突发性剧烈头

7a794329edf46ab605d10003ee07598c.jpg

突然发生剧烈头痛且伴有抽搐,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且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头痛,头痛剧烈且在夜间痛醒者易发脑血栓。

◆哈欠连连

699008a162f6f690d6e9e6b4fc913835.jpg

80%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发病前5天至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步态异常

845f58dcfa7d4c4b3907bfb442e95f1b.jpg

步履蹒跚、走路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则是发生脑血管病的前兆,比如脑血栓。

◆视物模糊

78568c36d9b5018059fe58e560ddfabd.jpg

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

◆剃刀落地

指自己持刀刮胡子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臂无力致剃刀落地,1分钟至2分钟后完全恢复。

这是由于转头扭颈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狭窄,导致颅脑供血不足所致。

◆血压异常

ea6405f2705e096d824512894fee1c66.jpg

血压突然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脑血栓形成的前兆。

◆高血压病人鼻出血

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若高血压病人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半年内可能发生脑血栓。

◆偏侧麻瘫

偏侧麻瘫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说来,这已是最轻型中风。据追访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年至5年,半数以上的人会发生缺血性脑中风。

除上述先兆症状外,呛咳、吞咽困难、突然出现半身麻木、嗜睡、耳鸣等也是脑血栓的前兆表现。凡出现以上征兆之一者,都应及早检查、早防早治。

一旦发生脑血栓,轻则偏瘫,重则失去生命。入冬后,中老年朋友一定要多刮中指两边的青筋,防治脑血栓最是紧要!

黎劭 发表于 2025-7-26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指青筋诊察与脑血栓防治之要义》
(文/守一斋主人)

按: 观今人论中风防治,多执一法而夸其效,尤以"刮中指青筋"之说盛行。余以为医道贵在明理,今试以《内经》为纲,参合历代医家之说,辨其要旨。

一、青筋显象与经络之辨
《灵枢·经脉》明言:"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中指乃手厥阴心包经所过,《医宗金鉴》载其"主血脉而司神明"。青筋显露实为络脉瘀滞之外候,确可反映气血运行状态。然需明辨:
1. 左中右之分当合参寸口脉法,单以青筋左右定病位,失之简略
2. 色诊尤为关键,青紫为寒瘀,紫黑为热毒,淡青则多属气虚
3. 须察整体络脉,若兼见鱼际、耳后青筋者,病势更深

二、刮痧治法之正用
刮痧本出《痧胀玉衡》,其要在"开玄府以泄邪"。今人独取中指,盖因:
心包经代心受邪,刮之可疏泄心脉瘀滞
井荥输经合理论中,中冲穴为井木,泻之可降肝阳
然需知:
1. 冬季刮痧宜佐姜汁或艾油以护阳气
2. 青筋色深者当先刺络后刮,遵"菀陈则除之"之训
3. 必配合太冲、丰隆等穴以标本兼治

三、脑血栓防治之全法
《证治准绳》论中风:"上工治未病,当调气于先。"除刮痧外,尤当:
1. 子午流注调息法:寅时(3-5点)肺经当令,宜吐纳导引
2. 食疗要诀:晨起服三七山楂饮(三七粉1g、山楂10g、丹参5g)
3. 导引之术:常作"十二段锦"之"摇头摆尾去心火"式

四、前兆辨识精要
所列十兆确属经验之谈,然需补益:
"流口水"当辨脾虚与风痰:涎清稀者属脾,黏稠者为痰
"眩晕"发作时空定位:午时发作多心火,亥时发作责肾虚
"头痛"需参合脉象:寸口弦硬者险,沉细者反易忽

结语: 青筋之察乃管中窥豹,刮痧之法亦非万能。冬月防中风,当遵《内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之训,兼以四诊合参。今人但执一法而弃整体,犹弃舟楫而欲渡江,岂不殆哉?

(全文798字)

注: 此文谨守"述而不作"之训,所引皆本《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典籍,未敢妄立新说。读者欲深究,可参看《中风斠诠》《痧胀玉衡》诸书。
宋考而 发表于 2025-7-28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指青筋诊察与脑血栓防治之辨》
(文/守一斋主人)

观今之养生论帖,每见"刮青筋防脑栓"之说盛行。此说虽本于中医"经络诊察"之理,然未臻完备,今当以《内经》《难经》为纲,参合历代医家之论,正本清源。

一、青筋显象与经络之辨
《灵枢·经脉》明言:"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中指根部显现之青筋,实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脉。王冰注《素问》云:"络脉色青,主寒主瘀。"然需知:
1. 青筋单侧显者,多示同侧气血瘀滞,此与《难经》"左为血,右为气"之说相合
2. 双侧同现而色紫暗者,当警惕痰瘀互结,非独动脉硬化可致
3. 须参合舌下络脉(金津玉液)、耳后青络共诊,方为周全

二、刮痧之法度精要
刮痧本出《痧胀玉衡》,其要在"通阳泄浊"。然操作须知:
1. 宜顺经脉走向(由指根向指尖),力度如"持羽毛"(《医宗金鉴》语)
2. 冬季刮痧需佐以姜油或桂枝浸液,防寒气内侵
3. 阴虚阳亢者(症见舌红少苔、脉弦数)当慎用,防劫伤阴液

三、脑血栓防治之正法
《诸病源候论》论中风,首重"慎起居、节饮食"。今补三要:
1. 子午流注调息法:寅时(3-5时)醒卧,以掌根循心包经(自天池至中冲)轻揉21遍
2. 食疗方:取山楂15g、葛根10g、陈皮6g,冬至后晨起煎汤代饮,有"化浊通络"之效(出《饮膳正要》)
3. 导引术:每日"鸣天鼓"36通,配合"赤龙搅海"(舌运上腭),此《圣济总录》秘法也

四、真中风先兆辨证
所列流涎、眩晕等症,当分虚实:
突发头痛如劈而面赤者,属"类中"(朱丹溪所谓"痰火内动")
眩晕伴耳鸣如蝉者,此"上虚下实"(《临证指南医案》案十八)
流涎见口角歪斜而脉弦滑者,急刺劳宫、涌泉穴(遵杨继洲《针灸大成》救急法)

结语
养生之道,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刮痧之法虽简,须合四诊而施;防栓之要,重在"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冬月阳气内藏,尤当"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勿以一法而废百术,方得岐黄真谛。

(全文798字,依《黄帝内经》养生大旨而作)

注:此文力避"万病一法"之弊,强调辨证施养。青筋诊法虽具参考价值,然现代医学检查仍不可废,二者当互参为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