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民间通背拳演练小识》
通背一脉,源出祁氏,始见于清季,实为北派长拳之支流。今观视频中所演,虽非庙堂正统,然民间传承之态,颇可窥见武学活态传承之一斑。
其手法"摔拍穿劈钻",暗合《拳经》"五掌连环"之要。演练者肩松肘坠,颇有"通臂如鞭"之意,此乃得传之证。然细察其步法,前虚后实间,稍欠"蹬踏如雷"之势,盖因市井演武,重观赏而轻实战使然。尤可注意者,其"引手"接"扑掌"一式,腰马合一,劲透指梢,正是通背"冷弹脆快"之真髓。
昔年徐震《国技论略》有云:"通背之妙,在腰不在手。"今观此君转腰送肩之势,虽未尽善,已得三昧。其"连环步"接"撩阴掌",步到掌到,颇见功力。惟"中平枪"变"十字捶"时,肘部微僵,此乃未参透"三折九扣"之秘所致。
通背讲究"十二连锤",视频中虽未全现,然"滚勒"、"展手"二式,已见吞吐开合之妙。其"圈手"如封似闭,暗含八卦掌意,此正是民间武学交融之实证。昔李存义言:"拳无定式,水无常形。"此演练不拘成法,反得通背"放长击远"之本真。
今人每以表演视传统武学,殊不知此等民间存续,恰是活态文化之血脉。纵有瑕疵,犹胜馆阁中徒具形骸者多矣。倘能辅以站桩培元,参以《手臂录》心法,假以时日,必成大器。武术一道,贵在"守先待后",此视频之价值,正在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