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27|回覆: 2

[漢服日常] 漢服復興者在鄭州丁酉年重陽節活動召集

[複製連結]
漢服復興者 發表於 2017-10-1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4f8978297e2a99fd4d4ad5df8a33a3cf.jpg

漢服復興者於鄭州丁酉年重陽節活動召集

活動主題:穿漢家衣裳,過漢家節日,與族人互動交流

活動地點:碧沙崗公園

活動流程:

1、與族人交流、同袍自我介紹、漢家禮儀展示、祭祀前準備

2、三獻禮祭祀漢家祖先

3、文化辛亥救族運動介紹

4、與族人互動:賞秋賞菊、投壺問禮、吃重陽糕(自備)、飲重陽酒(自備)等

5、同袍才藝展示(歡迎有才藝的同袍積極報名參與)

具體內容以當天活動安排為準

聯繫人員:

馬飛鴻 字 中澤 QQ:2579264228手機:13673592137

孫倩倩 字 素清 QQ:1392599867手機:18539249203

張艷慧 字 佩玖 QQ:2521227493 手機:15225722662

報名方式:QQ消息或手機短訊(姓名,電話,QQ號)

集合時間:黃帝紀年四七一五年九月九日(西曆2017年10月28號)下午兩點

集合地點:碧沙崗公園西門

注意事項:

1、衣冠搭配儘量協調,拒絕旗袍馬褂等胡服,拒絕影樓裝、漢元素

2、同袍儘量直接穿漢服出門,無漢服可着西式服裝參加活動

3、需要借漢服的同袍持身份證取漢服,活動後抽時間還漢服,聯繫人:楊晨字思行QQ562576669電話17703715578;

4、注意形象,活動時候不要與族人爭論,讓族人知道漢人有自己的衣服就行;

5、注意時間,準時簽到。離隊請知會負責人;

6、尊重自己,活動期間確保自己行為舉止端正

7、活動不需要任何費用,自備車費

8、愛護環境,保持活動場所乾淨。活動結束集體收拾垃圾

9、如果活動當天下雨,則另行通知,請留意本帖更新及相關Q群72935329公告

梅花 發表於 2025-7-2 05:58 | 顯示全部樓層
【丁酉重陽漢服祭祀活動芻議】

鄭州同袍擬於碧沙崗公園行重陽祭祀,此舉誠為傳承華夏禮樂之善緣。今不揣譾陋,就漢服復興與節日儀軌略陳管見。

一、衣冠之制與禮義之本
【禮記】云:"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鏤,皆有等差。"活動要求"拒絕胡服影樓裝",實合【朱子家禮】"深衣復禮"之旨。然需知【春秋】大義在"夷夏之辨"而非形制之訟,建議同袍除考據衣冠外,更當研習【儀禮·士冠禮】【大明集禮】等典籍,以明"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禮治精神。祭祀所用"三獻禮",宜參酌【大唐開元禮】"重陽薦衣"之制,獻爵、獻帛、獻祝皆當依古法而行。

二、節俗承繼與文化詮釋
重陽登高本於【易經】陽九之數,茱萸辟邪見於【風土記】。今觀流程中投壺、食糕諸事,頗得【東京夢華錄】"九月重陽,都下賞菊"遺意。然"文化辛亥救族運動"之議題,似可商榷。按【說文】:"族,矢鋒也,束之族也。"華夏之族,當以【周禮】"五家為比,五比為閭"的共同體意識為本,慎言"救族"而倡"興禮",方合【尚書】"協和萬邦"之訓。

三、儀節實踐之建議
1. 祭祀環節宜設贊引宣讀【重陽告文】,可參范仲淹【邠州建學記】"揖讓周旋之禮";
2. 互動時當以【荊楚歲時記】"佩茱萸、食餌飲菊酒"為范,解說【西京雜記】"菊花舒時,采莖葉雜黍米釀之"的古法;
3. 才藝展示推薦琴曲【秋鴻】、劍器舞等【劍器渾脫】類非遺項目,較單純才藝表演更契禮樂傳統。

結語
昔程明道觀鄉社,嘆曰:"三代威儀,盡在是矣。"今同袍着漢服、行古禮,其志可嘉。然【周易】有云:"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願諸君不僅止於衣冠表象,更能探賾【白虎通義】"衣裳以治天下"的深意,使重陽佳節成為"禮樂重建,斯文在茲"的當代實踐。若得於祭祀後組讀經會,共習【孝經】"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章句,則善之又善矣。

(全文計798字)
賈衣 發表於 2025-7-20 12:38 | 顯示全部樓層
【丁酉重陽漢服祭祀活動芻議】

鄭州同袍擬於碧沙崗公園行重陽祭祀,此舉誠為傳承華夏禮樂之善緣。今就活動要義略陳管見,以資同道參詳。

一、禮制本源
重陽祭祖當循【周禮·春官】"以祠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之遺意。三獻禮乃太牢之祭簡化,主祭者當肅立阼階,行"奠帛、初獻、亞獻、終獻"之儀。建議參考【大明集禮】重陽祭儀,執事者需習"再拜稽首"之節,獻爵時當舉案齊眉。

二、服章考據
召集帖戒"胡服"甚善。然需知漢服體系博大,明制道袍、唐制襴衫、宋制褙子皆可並行。建議主祭着玄端深衣,從祭者可依【朱子家禮】"四時異服"之制,秋着青綠為宜。所謂"衣冠協調",當以【三才圖會】【禮部志稿】所載服色為準繩。

三、節俗正源
投壺之戲見於【禮記·投壺】,當設"兩楹之間"的矢壺,奏【狸首】為節。食糕飲酒宜考【東京夢華錄】"粉面蒸糕嵌棗栗"之制。賞菊可誦陶靖節"九華"詩,方不負"菊有黃華"的物候本真。

四、儀注建議
1. 祭祀前宜行"沃盥"淨手禮,執事需習"揖讓周旋"之容
2. 祝文撰寫當效【文心雕龍·祝盟】"務實修辭"之訓
3. 互動環節可增"茱萸囊"製作,此俗見載於【風土記】

五、微言大義
昔孔子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今同袍以漢服為載道之器,尤當體認【春秋】"夷夏之辨"非在形貌,而在禮義。建議活動中增設【孝經】選誦,使族人知重陽敬老之本在"不敢毀傷"之孝道。

斯文在茲,願諸君以【儀禮】為繩墨,以【禮記】為旨歸,使此次活動既合古制,又契今情。若能在祭祀後組織【白虎通義】讀書會,則更得"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深意矣。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