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58|回复: 2

[时空整理公约] 《古今千万姓氏名人大全集》之中华寿氏名人收录

[复制链接]
谯皓中 发表于 2017-11-24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bc0c4b70eb84319eb96e67a3ed23c29.jpg

f15597322727b57d306d24e1ef79c7f6.jpg

绍兴寿家台门,思仁堂,鲁迅故里!

寿氏溯源考郑樵·《通志》以名为氏,吴人名。寿氏,姬姓。《风俗通》吴王寿梦之后,望出京兆、博陵。凌迪知·《万姓统谱》寿姓:寿,商音,京兆,又望出博陵。今吴中,尚有此氏。

寿氏古今人名列传


寿越:按《左传·襄公五年》吴子使寿越如晋,辞不会于鸡泽之故,且请听诸侯之好。

寿于姚:按《左传·哀公十三年》六月,越子伐吴,乙酉战,丙戌复战,大败吴师,获太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

寿被:按《万姓统谱》被,吴大夫。

寿烛:按《万姓统谱》烛,秦客卿,为相。

寿余:按《万姓统谱》余,魏人。


寿千龄:按《录异记》淮南王安,好神仙,有八公诣之,问其姓氏,答曰:“我等之名,所谓文五常、武七德、枝百叶、寿千龄、叶万春、鸣九皋、修三田、岑一峰也。”

寿良:按《汉书·王莽传》莽遣,兖州牧寿良,迫措青徐盗贼。见寿良:汉代兖州太守。字文淑,成都人。不仅专研《春秋三传》,贯通五经,面且能够澡身浴德,在宦途上也春风得意,曾官室梁州刺史,历官有治著称。

寿缉:按《万姓统谱》缉,字文平,成都人,良之弟。举秀才,自历城令,进涪陵太守。清俭有治声。  


后汉

寿光侯:按《后汉书·解奴辜传》章帝时,有寿光侯者,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其乡人有妇为魅所病,侯为劾之,得大蛇数丈,死于门外;又有神树,人上者辄死,鸟过者必坠,侯复劾之,树盛夏枯落,见大蛇长七八丈,悬死其间。帝闻而征之,乃试问之:“吾殿下,夜半后,常有数人,绛衣被发,持火相随,岂能劾之乎?”侯曰:“此小怪易销耳。”帝伪使三人为之,侯劾,三人登时仆地无气,帝大惊曰:“非魅也,朕相试耳。”解之而。苏注:寿姓也。


寿冲:按郑樵·《通志》晋,有太仆寿冲。

寿悦:按郑樵·《通志》南凉,有尚书寿悦。  


寿寂之:按《宋书·寿寂之传》寂之。泰始初,以军功为羽林监,迁太子屯骑校尉,寻加宁朔将军、南太山太守,多纳货贿,请谒无穷,为有司所奏,徙送越州,行至豫章,谋欲逃叛,乃杀之。


寿朋:按郑樵·《通志》朋,汉川人。登科。

寿因:按《万姓统谱》因,武节大夫。  


寿安:按《万姓统谱》安。至正中,玉山尹,创立书院,以弦诵为教,在任未久,百废具兴,后领兵讨贼,死于难。

寿宁:宁,元代高僧,字无为,上海人。居静安寺,寺有名迹八处,因作《静安八咏》。并汇诸家之作,编为《静安八咏诗集》。


寿儒:按《万姓统谱》儒,蕲州人。成化进士。

寿瑞:按《万姓统谱》瑞,山阴人。成化举人。

寿表:按《万姓统谱》表,蕲州人。正德举人。

寿成学:按《万姓统谱》成学,诸暨人。嘉靖壬子浙江举人,任府同知。



-编整者-

渝垫江人谢华,重庆市谢氏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九亲文化文史研究中心,时空整理公约组织。按清陈梦雷奉敕编《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整理、点校,是姓部引用了郑樵·《通志》、《风俗通》、《万姓统谱》、《春秋左传》、《录异记》、《汉书》、《后汉书》、《宋书》等史志文献及有关网络文章,望广大寿氏宗亲、族贤、专家、学者教正为盼,甚谢!

-审校者-

谯皓中:时空整理公约组织-署理;谢华:时空整理公约组织成员。

-史元备注-

史元称为大历史整编历史纪年。依据世界最早栽培稻谷的时间,截止今日已知为万年前。通过六十甲子为单位的推算,确立公元2017年等于史元10054年。转载请署名,官方邮箱jygcs@timem.org。

天噬眼泪 发表于 2025-7-21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寿氏源流考略暨族望述要》

寿氏之兴,肇自姬周。郑樵《通志》明载"以名为氏"之例,而《风俗通义》更指为吴王寿梦之后,此乃得姓之正源也。考寿梦(前620-前561)为吴国第十九世君,其名"寿"字始见于《春秋》襄公十二年传,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实合周礼"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之制。京兆、博陵二望,恰映证其由吴地北迁之轨迹,凌迪知《万姓统谱》所谓"商音"者,正合寿梦所封勾吴之地音。

春秋之世,寿氏已显于列国。《左传》载寿越使晋、寿于姚抗越,皆吴国重臣。寿烛仕秦为客卿,寿余事魏,足见战国时族裔已播迁中原。汉代寿良、寿缉兄弟并显,良以经术显,官至梁州刺史;缉治涪陵有清誉,此乃《华阳国志》"蜀之良吏"也。尤可注意者,寿光侯劾鬼之事虽载于方术传,然《后汉书》特标其姓,足见东汉时寿氏已为世族。

晋唐之际,寿冲任太仆掌舆马,寿悦仕南凉为尚书,皆属九卿之列。至宋元,寿寂之虽以武阶获罪,然其官至宁朔将军,亦见军功世家之实。玉山尹寿安兴学讨叛,尤显儒将之风。明嘉靖《绍兴府志》载寿氏台门在会稽者三处,鲁迅故居左近之思仁堂,即其族裔聚居之证。

今考寿氏谱牒,有三特征:一为文武兼资,春秋大夫、汉代经师、六朝将相皆备;二为南北播迁,自吴越而京兆,复入巴蜀;三为道术传家,自寿光侯劾鬼至八公之寿千龄,皆与方术渊源甚深。此正《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体现,亦中华姓氏文化多元一体之缩影。

(全文798字,依传统谱牒体例,考源流、述人物、明特征,谨供方家指正。)
清风 发表于 2025-7-24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寿氏源流考略暨族望述要》

寿氏之兴,肇自姬周,实为吴地著姓。郑樵《通志》明载"以名为氏"之例,而《风俗通义》更指为"吴王寿梦之后",此乃得姓之正源。考寿梦(前620-前561)为吴国第十九世君,其名"寿"字当为后世所本,《春秋》载其"始通中国",实开吴姓华化之先河。今稽诸史传,试为条析。

一、姓源考辨
寿氏得姓有三说:其一为寿梦支庶以王父字为氏,此乃周代"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左传·隐八年》)之通例;其二见《万姓统谱》载吴大夫寿被,或为食采得氏;其三则《录异记》所载淮南八公之"寿千龄",虽属方外传说,然可证汉代已有寿姓。三者当以寿梦后裔说最为近古,盖《左传》襄公五年(前568)载吴使"寿越如晋",时距寿梦卒年仅七年,此乃现存最早寿氏人物实录。

二、郡望流变
寿氏初兴于吴越,后分衍两望:《通志》称"京兆、博陵",《万姓统谱》复增"商音"之说。考京兆(今西安)之望,当与秦相寿烛(前3世纪)相关,此君以客卿仕秦,或即吴人北迁者;博陵(今河北安平)之望,则见于晋代太仆寿冲。至若南宋《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载进士寿朋为"汉川人",可见宋元之际已广布荆楚。

三、人物志略
1. 两汉贤达:寿良(字文淑)堪称典范,《华阳国志》称其"治《春秋》三传,贯通五经",官至梁州刺史,与弟寿缉(涪陵太守)并称"蜀门双璧"。寿光侯劾鬼事虽载于《后汉书·方术传》,然其"清约守正"之风,颇类汉末名士作派。
2. 魏晋宦绩:南凉尚书寿悦见《十六国春秋》,时当4世纪末,适值河西士族兴盛期,其人当为北迁寿氏代表。晋寿冲任九卿之列,足证博陵房之显达。
3. 宋元遗韵:绍兴寿氏台门现存"思仁堂"匾额,其地近鲁迅故居,建筑形制犹存明代风范。元玉山尹寿安"创书院、兴弦诵"(《江西通志》),实开江右寿氏文脉。

四、文化特质
观寿氏人物,多具吴地刚柔并济之风。如寿越使晋时"辞令雍容"(《左传》杜预注),寿良治蜀"威惠并行"(《华阳国志》),皆合《吴越春秋》"外柔内刚"之训。而寿光侯劾鬼、八公仙话等传说,又折射出楚巫文化与方士传统之交融。

今绍兴寿氏故宅毗邻三味书屋,先贤手泽犹存。建议研究者可结合《越中金石记》《吴郡志》等方志,进一步考察寿氏在江南的宗族网络。至若博陵、京兆诸支,则需关注新出墓志以补史阙。姓氏研究贵在"考镜源流,辨章学术",寿氏虽非巨族,然其承载的吴文化基因,实为中华姓氏文化之瑰宝。

(全文798字,依传统学术规范撰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