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37|回覆: 2

[中醫理論] 『邪』氣是不正之『斜』氣

[複製連結]
孫成力肖靜 發表於 2017-7-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醫經常會提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提到『扶正祛邪』,到底什麼是『邪』,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山西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張英棟老師認為:『回答「邪」是什麼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我們的思維回到產生這個概念的時代,原則是能用現代話講出來更好,不能的話寧願留存其原來古漢語的狀態,也不可胡亂解讀,不可破壞其本身理論體系的完整性。』對這一點筆者非常認同。

那麼,是否如大部分人所說,『邪』從本質上講是『審症求因』的產物,是想像、思辨的結果,而非確有其物?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經典中是怎麼描述的。【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提到:『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從這句來講,虛邪、賊風並列,應該都是存在的,應是確有其物才是,否則如何『避之有時』?不能因為看不到賊風、虛邪便否認其存在。

『邪』氣與人體『正』氣相對。『邪』古同『斜』。【廣韻】:『不正也。』【賈子道術】:『方直不曲謂之正,反正為邪。』【春秋繁露】:『竹林,前正而後有枉者謂之邪道。』故而『邪』的本義是『不正』。結合黃元御、彭子益等先賢圓運動的觀點及經絡理論,筆者認為,凡是導致機體氣血運行異常或不循常道的因素,即可稱為『邪』。無論有形的病毒、細菌,體內的瘀血、痰飲、濁毒,還是無形的風、寒、暑、濕、燥、火等太過或不及之氣,均可成為邪氣。例如,吃了冷飲或不潔食物,或肚子受風受涼,導致脾胃升降失常,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是寒邪或濕熱之邪;冬季打雷,陽氣不藏,造成很多人精氣虧虛,來年多病溫病,是為非時之邪。心神不正,不良的情緒,也是可以致病的『邪氣』,如怒則氣上,悲則氣消,思則氣結,也是使人體氣血運行異常的『虛邪賊風』。同時,正、邪也是相對個人而言,有的人感覺夏天氣熱的難受,甚至因而生病,有人卻覺得舒服得很,原有的疾病也緩解很多。四時天氣和藥物一樣,其偏性可以治病也可致病,關鍵是這些因素是否有益於作用的個體。

『扶正祛邪』是中醫的常用治療原則。古云:『善針者,善導引也。』圓運動學說則提出了下氣湯等方劑,並把經方導引氣血升降的機理揭示出來,使我們對針灸與藥物治療原理相通有了更好的理解。運用針藥等手段使氣血運行順暢,回歸正常軌道,使氣血分佈回歸正常,這個過程即是扶正也是祛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當人身心和諧健康時,氣血運行正常,外在的致病因素很難導致氣血逆亂,發生疾病;若人身體虛弱或心神不正,或有某處氣血郁滯,則很容易受外在六淫邪氣的影響,氣血斜行,而生疾病。

南丘 發表於 2025-3-25 06:58 | 顯示全部樓層
【邪氣辨正】

"邪"者,不正之氣也。【說文】訓"斜"為"邪",與"正"相對,此乃中醫邪正觀之根本。考【內經】"虛邪賊風"之論,非謂邪氣為虛妄,實指其乖戾失常之性。張介賓【類經】云:"邪氣者,不正之異氣",正合"邪"字本義。黃元御以六氣圓運動論邪,謂"非其時而有其氣"即為邪,此說深得經旨。今人囿於實證思維,強以微生物比附邪氣,實失古人"審症求因"之本意。邪氣之辨,當循"以經解經"之法,既不可泥古不化,亦不可妄加穿鑿。存其古義而通其今用,方為得之。
高裏永 發表於 2025-6-21 09:3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邪氣"本質與中醫辨證思維之體用關係】

"邪"字從邑從牙,本義為"不正之斜",【說文】註:"邪,琅邪郡也。從邑,牙聲。"然其醫學內涵實為中醫理論體系中最具辯證思維的範疇。張英棟先生強調回歸概念本源之論甚為精當,然筆者以為,理解"邪氣"當把握三層要義:

一、本體論層面,"邪"乃氣化失常之象
【素問·調經論】言:"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邪氣非實體性存在,而是機體氣化失常的狀態描述。黃元御【四聖心源】以"一氣周流"立論,指出邪實為"氣機升降失常之態"。如厥陰風木過亢則化風邪,少陰君火妄動則成熱邪,皆為本氣之偏勝。此正合【春秋繁露】"前正後枉謂之邪"的哲學本義。

二、認識論層面,"邪"屬辨證求因之標
【傷寒論】397法皆以"觀其脈證"為前提,說明邪氣本質是病機的外在顯現。王冰注【素問】云:"邪者,不正之目。"將六淫、七情等致病因素統稱為"邪",實為建立辨證體系的邏輯需要。正如張介賓【類經】所言:"邪正者,標也;陰陽者,本也。"

三、方法論層面,"祛邪"即復常之道
彭子益【圓運動的古中醫學】揭示:下氣湯之妙,在於通過降胃氣以復肺金肅降之常。此即【靈樞·九針十二原】"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的具體實踐。現代研究顯示,針灸可使異常基因表達譜趨向正常,恰為"導邪歸正"的分子生物學詮釋。

當代中醫臨床當避免兩種誤區:或將邪氣機械對應病原體,陷入"細菌病毒即邪氣"的還原論;或玄談"虛邪賊風",墮入不可知論。當遵仲景"隨證治之"原則,把握"邪氣"作為病機符號的辨證價值。譬如情志致病,非情緒本身為邪,乃"怒則氣上"的生理紊亂狀態方為邪實。

要之,邪正之辨體現了中醫"以常衡變"的思維特質。【醫宗金鑒】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終。"邪氣本質,實為人體自穩調節失衡的狀態指征,此乃中醫學動態平衡觀的真諦所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