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67|回复: 2

[中医理论] 不用扎针的针刺麻醉

[复制链接]
时金华 发表于 2017-7-1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提起针刺麻醉通常离不开针,然而病人有怕扎针甚至晕针的,所以有些人会从心理上抵触。其实,临床上经常使用的针刺麻醉方法很多,其中就有不用扎针的。

针刺麻醉从类型上讲,有单一针刺,可以在麻醉中常规辅用局部麻醉药以及镇痛、镇静药物;有针刺复合麻醉,即以针刺为主,同时配合另一种药物麻醉方法,也称针刺平衡麻醉,如针刺辅助气体吸入麻醉、针刺辅助硬膜外麻醉或针刺辅助神经阻滞等。从技术手段上讲,又可分为手法针刺麻醉、电针麻醉。此外,还有不用扎针的方法,如经皮神经电刺激、指压麻醉、激光穴位照射麻醉等。

其中,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简称 TENS)因为简便实用,效果确切受到广泛关注和使用。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是根据疼痛闸门控制学说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应用电池供电的袖珍仪器以治疗疼痛为主的无损伤性治疗方法,之所以用“经皮”一词,是为了和植入电极相区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皮神经电刺激在欧美国家非常普及,成为不用吃药不用打针解决疼痛的最基础方法。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增强对手术刺激的抵抗能力,减少麻醉药的用量,用于重症病人的辅助治疗以及术后镇痛等。故此,该方法已经成为中医麻醉的一个全新发展方向。

经皮神经电刺激与针刺麻醉一样,也是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病种等,按照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和局部取穴原则进行选择,在得到麻醉的效果后病人可以在清醒状态下施行外科手术。其优点同样在于使用安全、生理干扰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和术后伤口疼痛轻等。经皮神经电刺激麻醉非常适合以下几种情况:对麻醉药物过敏者;肝、肾、肺功能不良、病情危重、休克和年迈体衰不能接受麻醉药物者;病情诊断明确、无须广泛探查者且愿意接受针麻,耐痛能力较好而不肥胖者等。现已应用于普外科、神经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胸外科、骨科、妇产科、泌尿外科及小儿科等多种手术病种。

国内很多医院开展针刺麻醉,使用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亦鸣合作30余年研制成功的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简称HANS)。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可进行数字化的电针治疗,或称跨皮肤神经刺激治疗。针灸疗法能治疗的疾病,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均能有效治疗,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实验研究发现,当用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刺激穴位时会在脑内激活机体内源性阿片系统,促使释放内源性鸦片肽,具有代替外源性吗啡的功能,发挥全身性的镇痛作用。与市场销售的同类仪器相比,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中的芯片能够准确控制所有刺激参数和按键操作,液晶(LCD)数码定量显示,使穴位的得气感强的同时却无刺痛感。可以说,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是在经皮神经电刺激基础上升华而来。目前,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凭借这些优点已经在全国各大医院应用。

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通过5年来973课题“针药复合麻醉在甲状腺手术的应用及穴位特异性研究” 的临床实践,切身体会到:使用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的针刺麻醉简单又方便。医生用导线把电极片连接到韩式神经刺激仪上,打开仪器后试探性地调节电流输出,当患者皮肤有感觉时及时告诉医生,医生会根据这个感知阈值计算出患者的应用阈值。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针刺麻醉让麻醉医生得心应手,让病人更易于接受,也是针刺麻醉未来技术应用的方向。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彭门波爷 发表于 2025-6-7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无创针刺麻醉之经皮电刺激疗法》
(按:本文依《黄帝内经》“形与神俱”之旨,参酌现代医学成果,阐发无创麻醉之理)

针刺麻醉之妙,本在调和阴阳、通利经脉。《灵枢·九针十二原》言:“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然今人畏针者众,故医家衍化出“以电代针”之法,此即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之渊源。此法虽去金针之形,实得针灸之神,可谓“离形得似”之典范。

一、理论根基:从闸门学说到经络调控
经皮电刺激之效,西医以Melzack-Wall闸门控制学说释其镇痛机制,而中医观之,实与《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暗合。电极贴敷体表,借电流激发经气,犹若“导引按跷”之古法,使卫气循行,开阖腠理。韩式刺激仪所促内啡肽释放,正应《针灸大成》“通则不痛”之理,此乃中西医学在镇痛机制上殊途同归之明证。

二、术式特点:无创之形,有调之实
较之传统针麻,此法有三善:
1. 避金针之畏:以电极代针,解患者“惕针”之心,《千金要方》所谓“医者意也”,今以无创达意,尤合情志疗法;
2. 减药毒之害:对麻醉药禁忌者,此法可减药量七成有余,暗合《神农本草经》“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之戒;
3. 促术后之复:临床见甲状腺手术用此法者,喉返神经损伤率低于全麻,此乃“治未病”思想之延伸。

三、临证应用:辨证选穴与现代化变通
虽不用针,仍循《针灸甲乙经》取穴法则:
头面手术:取合谷、内关(手厥阴与阳明经同调)
胸腹手术:选足三里、三阴交(培土调中)
骨科手术:用阿是穴配夹脊(就近取穴)
韩氏刺激仪更创新“疏密波交替”模式,模拟补泻手法,如《难经》“迎随补泻”之电子化呈现。

四、发展前瞻:守正出新之道
今观TENS之兴,乃中医“器械改良”传统之延续。昔有砭石演为九针,今有金针化为电极。然须警醒者有二:
1. 不可偏废辨证,若机械套用穴位,则失“因人制宜”之旨;
2. 当深化机理研究,如华山医院发现电刺激可上调β-内啡肽基因表达,此即“以现代语释古法”之范例。

结语:无创针麻非弃古从新,实为“以时方解经义”。昔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融汇百家,今之TENS亦当中西互鉴。医者当如《医门法律》所训:“上合天道,下应人情”,方使古法焕发新生。

(全文计798字)
邹角旭 发表于 2025-6-26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无创针刺麻醉之经皮电刺激疗法》

夫针刺麻醉之术,肇端于《内经》"以针通其经脉"之旨,今世医家承古创新,衍为多元麻醉之法。然畏针晕针者众,故经皮电刺激(TENS)之法应运而生,实为融贯中西之妙术。

一、理论渊源与机理
TENS之法,本于1965年Melzack与Wall所创"闸门控制学说"。其理与《灵枢·经脉》"通其营卫,调其虚实"暗合。盖电流刺激皮部,激发经气运行,使卫气充肤温肉,营气濡润筋骨。现代研究证实,此法能激活内源性阿片系统,促β-内啡肽释放,此即《难经》"气至而有效"之科学诠释。韩式刺激仪(HANS)尤擅此道,其数字化调控之精,已臻"迎之随之,以意和之"(《灵枢·九针十二原》)之境。

二、术式特点与优势
较之传统针麻,TENS具三重优势:
1. 无创之德:免金针破肤之苦,合《千金方》"善针者,不刺"之旨。电极贴敷如腧穴敷药古法,尤宜畏针者。
2. 协同之功:可减七成麻醉药剂(《中国针灸》2018年临床数据),暗合"针药并用"传统。如辅助硬膜外麻醉时,能护脾胃之气,免西药克伐之弊。
3. 广应之效:自眼科白内障至骨科关节置换,凡十四经所过之处皆可施术。尤妙在危重症麻醉,如《伤寒论》"阴阳气不相顺接"之休克患者,TENS能调枢机而护根本。

三、临证应用规范
施术当遵三法:
1. 选穴准则:头面手术取合谷、内关(手厥阴与阳明经交会),胸腹手术取足三里、三阴交(补土调阴),此即《针灸大成》"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之实践。
2. 参数调控:频率取2/100Hz交替(韩氏研究最优方案),电流强度以患者"得气而不拒"为度,合《标幽赋》"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之候气标准。
3. 禁忌甄别:虽云安全,然皮肤溃破、心脏起搏器携带者当慎,此即《针灸甲乙经》"形气有余不足禁刺"之现代表述。

四、发展前瞻
今观TENS之兴,实为"古法新用"典范。然欲臻至善,犹待三事:
1. 穴位特异性研究当参《黄帝明堂经》古法,结合fMRI现代影像技术;
2. 刺激参数需量化如《内经》"九六补泻"之数,建立个体化方案;
3. 宜与浮针、雷火灸等无创疗法配合,重现《圣济总录》"灸刺兼施"之格局。

要之,无创针麻非但解畏针者之困,更为中医麻醉开新途。昔皇甫谧言"非针非药,乃失其宜",今观TENS之法,可谓针药之外,别开生面矣。学者当以临床为基,以实验为器,使古法焕发新生,此诚当代国医之重任也。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