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30|回復: 1

[家庭教育方法] 这些年 哄孩子睡觉那些套路 你都get了吗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9-2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05300a0212b89847ee61e1f26b4ae6c6.jpg

如果家里有个睡觉难伺候的小主,这时候有人跟你说:

『我孩子可乖了,到点就睡觉』

『哄睡?这太简单啦』

『半小时就睡着了啊』…

是不是好气。想着别人家孩子睡着后的天使模样,再看看眼前这个两眼放金光的小恶魔,你一定会有种生了假孩子的错觉感。

自己生的孩子,哭着也要哄睡完。

我们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孩子也羡慕别人家的妈妈,她们懂的哄睡的套路,让孩子一个个睡的心服口服。

什么样的套路,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呢?

0-1.5

套路一:满足孩子睡眠需求

c052d9228dfa6f8ff5745d4633d13217.jpg

套路二:列孩子睡前list

习惯是养成的,宝宝也一样。一旦睡前习惯了的事情,某项你忘记给他做了,他就会哭闹。

给大家的建议是:列清单。把宝宝睡前需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做完一项打钩。或者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哪些做了哪些没有做。

d7b89178c85305e14413420ba2d07da2.jpg

套路三:唱睡眠曲

这个特别有效,屡试不爽。

步骤如下:

  • 侧躺抱住宝宝,宝宝面对着妈妈

  • 一边抚摸宝宝的身体一边说出抚摸的部位。(如:摸摸宝宝的小脑袋,摸摸宝宝的小鼻子,摸摸宝宝的小眼睛…),注意语气要缓慢,轻柔,持续时间根据宝宝当时状况而定,一般我是5分钟宝宝就安静下来了。

  • 慢慢安静下来之后再唱一两首催眠曲,宝宝基本就进入梦想了。

d6be6f361b713fd135d97f887521d2c2.jpg

1.5-3

套路一:不要轻易改变入睡流程

2岁到3岁的孩子对睡前活动的需求开始强烈。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有一套自己的入睡流程,但需要知道的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一个特性:不按常理出牌。

比如,某天你心血来潮给孩子看了一个有趣的小视频,那么很有可能这个视频会被孩子固化在入睡流程里。在接下来一段日子里,你会被要求重复的放这个视频。

流程一旦固化下来,尽量不要随意增加或者减少。随意改动流程,是哄睡的大忌。

当然,孩子总归是孩子,不会每次都能按照流程来。有时候沉浸在游戏或者绘本里,临时增加项目也是时常发生的事。

如果孩子临时增加项目,你可以这样应对。

立马转换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询问他刚刚看完的绘本书里的细节。在孩子边回答边想的时候,悄悄的把灯关掉了,然后继续保持跟他的对话,但对话的方向渐渐往睡觉上靠。

比如,立马瞎编一个故事:

『Hi~~~~我是海豚先生,今天爸爸带你去哪儿玩了呀?』

『嗯……去超市看鱼鱼』

『哦~~看鱼鱼啊,有没有看到鱼鱼在睡觉呀?』

『有!』

『那鱼鱼睡觉有没有闭上眼睛啊?』

『有!』

『那你跟我一起闭上眼睛睡觉吧,你想要自己关灯还是海豚先生我来关灯?』

『自己关!』

好,关灯,入睡。

总结了一个编睡前故事定律:所有的故事结尾,都可以编成去睡觉了。

e3d6502523b6248d82e995f19be1ddfb.jpg

套路二:睡前100%用心陪伴

有时候,我们迫不及待的想把流程走完,让孩子赶快睡觉,之后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却发现孩子越哄越难哄,还特别粘人。

其实孩子是敏感动物,你三心二意敷衍了事,他是能感觉到你的情绪的。

就如〖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

『孩子在睡前折腾父母,一个原因,是感觉到父母总是在急急忙忙想摆脱他们。会感到归属感受挫,就会通过反复要求喝水、上厕所,哭等行为来表现。当他们感觉到你真的很享受和他们在一起待几分钟分享一些事情,会体验归属感,减少哭闹的需要。』

5a157443f04b5ba3a3f89952e07dbc65.jpg

哄睡技能,就跟大学里的英语考级,0-1.5岁是四级,1.5-3岁六级,等你能靠八级的时候,那你就成哄睡大牛了。

慢慢考,别灰心,总会过级的。

丁映文 發表於 2025-5-17 13: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童蒙养正与就寝仪轨——传统家教智慧中的安眠之道》
(文/守拙斋主人)

观今之父母,常为稚子就寝所困,实乃未得古人"养正于蒙"之要义也。《周易·蒙卦》有云:"蒙以养正,圣功也。"童子安寝一事,非独作息之常,实为性情涵养之始。今试以《朱子家礼》《童蒙须知》为本,参以现代育儿之术,析解三阶安眠之道。

婴孩期(0-1岁)——顺其自然
《黄帝内经》言"天人相应",婴孩初诞,犹若春芽破土,当循四时之序。宋人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载:"小儿夜啼,多因阴阳未调。"所谓"满足睡眠需求",实与《养子十法》中"背要暖,腹要暖"之理相通。婴孩夜醒,或因襁褓寒湿,或因哺食失时,此非顽劣,实乃气血未充之象。古人用五色丝线系腕镇惊,今人可效其意,以温柔抚触代之,暗合《千金方》"摩腹百遍"养生之法。

幼童期(1-3岁)——以礼定规
《礼记·内则》云:"孺子早寝晏起。"此阶段当立"就寝仪轨",如宋代《童蒙须知》所列"盥漱有常处,息寝有定时"。所谓"睡前清单",实乃古法"晨昏定省"之变体。建议父母仿效古人"击磬为号"之法,以固定琴音为寝讯,辅以"三事礼":一更衣(如古人解缨)、二诵诗(可择《千家诗》短章)、三熄烛(效"灭烛留襕"之雅)。若遇孩童贪玩,当如朱熹所言"教之以事",以"明日鸡鸣即起"相诱,暗合"延迟满足"之智。

童稚期(3-6岁)——以文化人
此龄稚子,正当《颜氏家训》所谓"人生小幼,精神专利"之时。就寝前宜行"文化浸润":可择《声律启蒙》片段轻诵,其音节如摇橹,最易安神;或讲《二十四孝》故事,但取"黄香温席""陆绩怀橘"等温馨短章。若遇孩童执拗,当效法程颢"春风化雨"之教,以"月中有玉兔捣药,尔若不寐,恐惊其工"等意象导之,既存童真,又达劝诫之效。

结语
明人吕坤《呻吟语》有言:"教子婴孩,教妇初来。"就寝之训,实为家教之基。今人常叹"天使宝宝"难得,却不知《温公家范》早有点拨:"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所谓"别人家的孩子",不过是"别人家的父母"先得教养三昧耳。愿天下父母皆能参透此中真意,使童子夜寐之事,不复为困,反成教化之机。

(全文共798字)

注:本文融汇《养正遗规》《幼科铁镜》等典籍智慧,将传统"蒙养"理论与现代儿童心理学结合,针对不同年龄段提出分层解决方案,既守国学根本,又合时宜之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