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55|回復: 2

[家庭教育方法] 孩子,当你觉得很难,那是因为你在走上坡路!超励志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9-2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人生这一路,躺着最舒服。而增值期往往会让你抓狂,让你痛苦,但它毕竟能让你增值。像是喝苦涩的中药过后,命运送来的一颗冰糖。所以,值。

其实,人都有惰性不是吗,要有些压力,才能激发出潜藏在更深处的能力。向内挖掘当然是个艰苦的过程,可顺遂本性的安逸,也同时意味着毫无作为、原地踏步。

宁愿在年轻时候多向上攀爬,也不愿到老来吁叹:『终究是见不到山顶的美景。』

34afdb617995df6704d7d6a12b65e44e.jpg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在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

人生需要储备!多少人,没熬过那三厘米!

4b25da1333c7dfbd276c403d562f211a.jpg

竹子告诉你,什么是价值!同是两根竹子,一支做成了笛子,一支做成了晾衣杠。晾衣杠不服气的问笛子:『我们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凭什么我天天日晒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却价值千金呢?』

笛子:『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剐,精雕细做。』晾衣杠此时沉默了……

人生亦是如此,经得起打磨,耐得起寂寞,扛得起责任,肩负起使命!人生才会有价值!看见别人辉煌的时候,不要嫉妒,因为别人付出的比你多!

虚度光阴的快乐,像大风中的游云,是会飘走的快乐;充实努力的快乐,像把石头推上山,一路流汗,脚也发酸,但却是落得到实处的快乐。

等你真正努力过后,再忆起这一段苦涩的历程时,那种名为『成就感』的甜,是从心灵深处冒出来的,源源不绝的甜。

上坡路永远是最费劲的、最让人崩溃的,但它能让你到达更高的海拔。毕竟,『所有千夫所指的困难,都是为了淘汰掉懦夫,仅此而已』。

与所有努力的初中生孩子们共勉。

君君的辫子 發表於 2025-4-7 23: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进德修业之苦乐相生之道》

诸生来问"为学之苦",余尝以"春笋经冬"为喻。今观此帖,深契圣贤"生于忧患"之旨,试为诸生剖陈三义:

一曰"蓄势待发"之理。《周易·乾卦》有言:"潜龙勿用",非不用也,乃养其根也。竹之初生,三寸而止,非不能长,实广布根系于九地之下。昔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怀素种蕉万本,叶尽乃止。今之学子每患习题繁难,岂知此正"天将降大任"之兆?观苏子瞻读《汉书》,手抄三遍而义自见,方悟"旧书不厌百回读"非虚言。

二曰"琢磨成器"之道。《礼记》云:"玉不琢,不成器。"笛与竿同出嶰谷,而价值云泥者,岂非"如切如磋"之功耶?昔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笔法,米元章集古字终成大家。今人但羡笛韵清越,焉知千刃加身之痛?故《菜根谭》谓:"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

三曰"登高自卑"之序。朱子有言:"学者须是耐烦细密去理会。"上坡之艰,恰是免于"下乔入幽"之保障。昔范仲淹断齑画粥,欧阳修荻沙学字,皆于困顿中得见天地宽。今之"三厘米煎熬",实为来日"一日千丈"筑基。程子所谓"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正此之谓也。

《呻吟语》有云:"苦处是正底,乐处是偏底。"诸生当知:题海之涩,犹良药之苦口;晨读之寒,似梅花之砺香。愿持"竹解心虚"之志,守"松贞雪白"之操,则他日"会当凌绝顶"时,方知今日踟蹰处,尽是云梯石级。勉乎哉!
天噬眼泪 發表於 2025-5-15 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进德修业之苦乐相生之道》
(文/国学研习者)

观此励志箴言,诚合《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精义。今试以三才之道解之:

一、地势坤:厚积薄发之理
竹喻之妙,暗合《道德经》"大器晚成"之旨。昔王阳明格竹七日而病,终悟"致良知"在持续工夫。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非谓其迟,实言其根柢之要。《荀子·劝学》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与此"三厘米定律"相通。今之学子当知:经史子集之积淀,犹竹根之潜滋暗长,程子所谓"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者,即是此渐进功夫。

二、人道敏:砥砺琢磨之功
笛与晾衣竿之辨,实乃《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现世注脚。昔张良受书于圯上老人,三进履而后得传;勾践卧薪尝胆,廿载方成霸业。孟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非谓磨难本身可贵,实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方能成器。今观网络速成之学盛行,尤当警醒:学问之道,宁做五年斫轮手,不为一朝画眉工。

三、天道乾:苦乐相生之谛
上坡之喻,深得《易经》"否极泰来"之妙。范仲淹"先忧后乐"非虚言,实乃参透"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宇宙法则。朱子尝谓:"为学如熬药,初须猛火,后须慢火。"苦药冰糖之喻,恰似《菜根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现代演绎。须知《尚书》"谦受益,满招损"六字,已道尽人生进退之枢机。

结语:
少年当记取王荆公"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之训。今以《格言联璧》一语作结:"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少年不学,老来何见?"愿诸君效竹之虚怀,法笛之精诚,则他日"会当凌绝顶"时,自能体味此中真意。

(全文798字)

注:本文融汇儒道经典要义,以"立象尽意"之法解析现代励志文本,既存国学本真,复应时代之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