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46|回复: 2

[家庭教育方法] 8个小细节,看出你家孩子注意力是否集中!(内附提升专注力的珍贵方法) ...

[复制链接]
学霸 发表于 2017-9-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家孩子老走神怎么办?”今天这篇文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在家长群里经常看到,有家长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总是“神游”:

上课听课,听着听着就走神儿了;上课没多久就开始东张西望,总是坐不住;写作业,写着写着,一会儿上卫生间,一会儿玩笔;和孩子说话,看着像听着,其实根本没听进去!别提多闹心了。

更郁闷的是你说也说过了,骂也骂过了,但说破了嘴皮子,骂到头痛,孩子仍然该走神走神,该不听,不听。真是让人抓狂,还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

8870b6c981b1371e9165fb34a1321492.jpg

小测试:你家孩子是否有注意力缺失问题?

以下8项,若孩子有6项及以上,则很有可能是注意力缺失:

1、经常不注意细节,在学校课业、日常生活或其他活动中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2、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于课业或游戏上。

3、别人和他(她)说话,他(她)常常没注意听。

4、常常无法完全执行他人的指令,且无法完成学校课业、其他事情或任务。

5、对于组织任务与活动经常感到困难。

6、经常逃避、厌恶或不甘愿地从事较花心思的任务。

7、经常遗失所需之物(如玩具、家庭作业簿、铅笔、书本或工具)。

8、较容易被外在刺激转移注意力。

(注:因个体存在差异,标准仅供参考。)

注意力不集中有哪些危害?

良好的专注力是孩子今后学习的有力保障,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缺乏这项能力。其实专注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

所以,为了让孩子从容地做完他投入的“工作”,作为家长,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呢?下面和大家分享培养孩子专注力的6种方法,供家长参考。

1

学习定量

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改定时为定量。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表扬、抚摸、亲吻等),并让他休息5-10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

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要求孩子在审题的过程中,自己把题目的要求、条件用笔勾出来,以防止走神出错。这些都可加强孩子的自信,让他感觉“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

鼓励孩子培养兴趣

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的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

3

减少唠叨和训斥

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会自己掌控时间了,就会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4

大声读书

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

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要要求他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

5

一次只做一件事

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质不同的事情上面,会严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注意力的有效集中。

所以,哪怕当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也要关掉电视机。

6

十个有效的小游戏

传悄悄话

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用悄悄话的形式对孩子陈述一个事实,然后让他用同样的形式告诉另外的家人。比方说:“冰箱里有西瓜和苹果,没有饮料”等,事后可以检查正确率。一旦孩子顺利完成了任务,可以适当奖励。

对话的内容和长短可以不断进行变化,例如开始的时候可以说:“叫爸爸给我一个苹果”,当孩子能顺利完成后可以增加难度为“叫爸爸给我一个苹果、一把小刀和一个碗”等。

扑克牌换位

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孩子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孩子报出梅花2在哪儿。如她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

顶乒乓球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往往使孩子抗干扰能力较差。然而正因为有干扰,有难度,才能在人为设置的更困难更复杂的情境中,训练孩子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以和孩子顶乒乓球来说明:让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顶住它不让它掉下来,绕桌子行走一圈。大人在旁边进行有意捣乱,可以拍手跺脚,大喊大叫,可以故意用语言刺激:“掉了!就要掉了!”但不能碰及孩子的身体。这样,孩子为了不让乒乓球掉下来,必须保持镇定和注意力集中,等绕完一圈才算胜利。接下来可以互换角色玩。

c11fbf087f1bb0b766d755990273f9a2.jpg

智力训练

走迷宫;找图中所隐藏的动物;在一大堆杂乱无章的图中找出一样东西;找相似图形中的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较图的大小长短;记住物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他报出来)。

堆火柴棍

家长把多根火柴棍随意搭在一起,让孩子小心翼翼地一根一根拿起来,力求做到每拿起一根时不触动其他的,数量由少到多加大难度。

钟表训练

让孩子拿一块钟表,看它1分钟的走动,假如1分钟内注意力没离开秒针,就延长观察的时间到两三分钟。等到确定了注意力不离开秒针的最长时间后,再按此时间重复三四次,每次间隔时间10-15秒,若能将注意力连续集中5分钟,就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指读数字

画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格,将1~25的数字顺序打乱,填在表格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一人指读一人帮忙计时。

这个心理学上的注意力训练小游戏,曾有研究表明:7-8岁儿童完成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可以多制做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一练。

复述数字

大人一开始先报简单的几位数,让孩子复述,大人再不断地增加一位数,让孩子复述。每次只增加一位数。比如,大人报“256”,孩子重复一遍,大人再报“2568”,孩子再重复,大人再报“25681”,孩子再重复,以此类推。

孩子能记住的越长越好,但也要看程度的难易。坚持每天一练,孩子在不断复述当中,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从而既锻炼了记忆力,又锻炼了注意力。

7b9d7b77cb39bbbd6a4d55c532fa45b8.jpg

反口令游戏

家长说一个口令,让孩子按照反口令做动作。例如说:向前一步走,那孩子就做向后一步退。该游戏有助于提高专注力,破除思维的定式和思维惯性。

37622288912bda09f6b80d63fbe6521e.jpg

数独游戏

数独是源自18世纪瑞士的一种数学游戏。玩家需要根据9×9盘面上的已知数字,推理出所有剩余空格的数字,并满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个粗线宫(3*3)内的数字均含1-9,不重复。

数独盘面是个九宫,每一宫又分为九个小格。在这八十一格中给出一定的已知数字和解题条件,利用逻辑和推理,在其他的空格上填入1-9的数字。使1-9每个数字在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宫中都只出现一次,所以又称“九宫格”。

徐始 发表于 2025-5-19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童蒙专注力之培固与家长引导之道》

夫童蒙之心,犹若止水,其专注之力,实为学业之基、德行之本。今观家长所惑"神游"之症,乃心神涣散之象,此非独责童子,亦当反思教养之法。笔者谨依传统教育智慧,参酌现代心理学,为诸君剖析其要。

一、辨症之本:专注力涣散之相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童子若常现文中八症(如细节疏漏、指令难从等),实为心神未聚之兆。《礼记·学记》有言:"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今之童子多受外物干扰,耳目俱驰于声色,焉能凝神?昔王阳明教童子,必令"歌诗习礼",正欲收其放逸之心。

二、致涣之由:当察三端
1. 气血未充:幼童脏腑娇弱,肾精未实(肾主志),故易疲而神散。
2. 教养失序:或溺爱无度,或苛责过甚,皆伤其专注之性。《颜氏家训》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规矩未立,何以收心?
3. 外诱过多:今之居所,玩具盈室,屏幕眩目,此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与古人"养静"之道相悖。

三、培固之法:六术以正心
1. 定时定量:如文中所述分段为学,暗合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之旨。然须如农人播种,既定时日,更需"勿忘勿助",忌频加催促。

2. 养趣固志:昔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童子痴迷手工、虫鸟时,正是"心流"状态,家长当效法大禹"导而不遏",此即程颢"观天地生物气象"之教。

3. 动静相济:每日宜习传统导引术(如八段锦),或静坐调息。陆九渊言:"精神不运则愚",形体不动则气滞,二者兼修方得中和。

4. 环境肃整:书案当效古人"明窗净几",去杂存简。司马光读书处"独乐园",仅设一椅一榻,今人可法。

5. 以礼约行:饮食起居皆定时,如《弟子规》"晨必盥,夜必寐"之训。仪式感能收摄心神,此乃"克己复礼"之功。

6. 身教为先:家长若终日机不离手,何以责子?张履祥《训子语》云:"子弟童稚年,最易沾染。"亲子共读经典,最养静气。

四、慎戒之事
1. 忌频繁打断:童子凝神时,纵有差错,亦当待其自悟。此即《学记》"道而弗牵"之妙。
2. 忌比较苛责:王阳明《训蒙大意》痛斥"鞭挞绳缚",今之语言暴力,其害更甚。

夫治童蒙如育嘉苗,必去其莠草(干扰),溉以甘霖(耐心),待以时日,方见其挺秀。专注之力,非惟学业所需,实为修身之始。愿诸君以古人之智为镜,以慈爱之心为灯,导童子入清明之境。

(全文798字)
冯夕底 发表于 2025-6-7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童蒙专注之养与察》

童蒙不专,实乃当今父母之大患。细察其状,不外乎神思涣散、物事易迁。然专注之力,非生而具之,实乃后天涵养之功。今就文中所述八项细节与六种培养之法,以国学精髓参酌之,略陈管见。

一、辨症之要:八项细节当参合五行
古人云:"静者心多妙,飘摇思不群。"孩童神思不宁,当从动静、表里辨之。文中八项,可归为三类:
其一为"神不守舍"(1、3、8项),属心火不宁,如烛火摇曳,难以聚焦;
其二为"志不坚毅"(2、4、6项),属脾土不运,如舟无舵手,易随波转;
其三为"物不归位"(5、7项),属肝木不调,如枝叶散乱,难理其绪。
此三者若现其六,非独西医所谓"注意力缺失",实乃五脏之气未得调和。昔张介宾《类经》有言:"小儿之病,非独在形,亦在神气。"父母察症,当观其整体气机,非执著于表象。

二、培本之法:六术养正暗合六艺
1. 定时定量如礼之节
《学记》云:"时教必有正业。"分阶段为学,恰合古人"焚膏继晷"之道。然需知"过犹不及",如文中所示,当以"鼓励-休憩-继进"为循环,此乃《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之理。勾画题目之举,实为"格物"功夫,使心有所系。

2. 兴趣引导似乐之化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孩童沉浸手工虫鸟之际,正是"心流"状态,此时干扰犹如"遏苗助长"。昔王阳明格竹七日,正证专注需发乎本心。父母当为"护道人",非"执鞭者"。

3. 言简意赂效法春秋
与童言,当如《论语》之简而达。多指令并行,犹若"五色令人目盲",反乱其神。可效曾子"日三省吾身",每日但嘱一事,待其成而后进。

4. 大声诵读承袭吟诵
朗读之法,暗合古私塾"歌诗习礼"之教。朱子谓:"读诵者,所以存心也。"声音震动可收摄心神,犹若佛门持咒,道门诵经。

5. 善用时间合乎天时
"寅时读书,事半功倍"乃古人经验。文中言"把握专注黄金期",实与《黄帝内经》四时调神之道相通。晨起后、游戏毕,恰是阳气升发之时,最宜治学。

6. 舒尔特法暗藏九宫
方格寻数之戏,实为洛书九宫之变体。古人演八卦以定方位,今童习此术以安心神,皆"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理。

三、养正之道:父母当为明镜
《颜氏家训》云:"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孩童之专注,首赖父母以身作则。若大人机不离手,何以责童蒙神游?昔孟母三迁,非独择邻,更在营造"止于至善"之境。故培养专注,当自家庭整肃始:
书案净如明镜台,杂物不染方寸地
父母读书声琅琅,孩儿自然笔沙沙
一日一事终始成,勿令多务乱心神

专注之力,实为修心之始。今人常求速效,殊不知"欲速则不达"。若能以文中六法为基,参以国学"主敬存诚"之心,假以时日,自见"如鸡伏卵,如炉炼丹"之功。童蒙养正,圣功也,父母其勉之!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