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43|回復: 2

[家庭教育方法] 开学第一天,这块黑板火了!『你的奋斗配得上父母的艰辛吗 ...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9-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这块黑板『火』了

开学前的一天,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三(10)班的班主任裴亚楠像往常一样到校做准备工作,可推开门的一刹那,黑板上的这几行字深深地震撼了她的心!

17c4b4de4bd5057470307f2271fad833.jpg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

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

一个人老去的时候,

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启航,

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农民工致所有莘莘学子

而写下这番话的,是假期在该校进行维修施工的农民工刘远华。

刘远华告诉记者,他们当时一行8人干活后在教室临时休息,浏览朋友圈时他看到这段文字,回忆起自己年少求学的岁月,同时又想念家中读初中的儿子,有感而发,他想激励城里的孩子不负美好时光,在黑板上抄下了这段话。

他心情激动,在休息的教室里拍下了自己满含泪水的模样。

a8753f135214ba54f7d990e87f23dd8c.jpg

刘师傅今年40多岁,兰考人。他坦言,自己1989年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外出打工,而如今再走进教室,心中无限感慨,虽然这些句子有些是抄录的语言,但每一句话都是自己历尽千帆后的感想。

b0799985c9ee1313eefdfb1f9b157fc6.jpg

开学第一天,这是最好的主题班会课

8月24日下午,学生报到时,九(10)班班主任裴亚楠发现了这段话,并让学生保留了下来。

裴亚楠说:『让人感动,更让人震撼!』

3d61044f486a85d24386eb6d45aa3e18.jpg

裴亚楠借此机会为同学们开了一堂生动的主题班会课。在开学第一课上,这个留言就是最好的课堂内容,胜过千言万语。

其他班的班主任也纷纷来拍照,并以此教育本班学生,这段话在朋友圈迅速传播开来。

有的老师将其转发到朋友圈,并感慨:『一位可爱可敬的工人,为新学期的同学们上了一堂情真意切、原生态励志教育课!珍惜吧,孩子!在奋斗的年龄不能选择安逸!

0aee514cd8efbeee80d76c072f221861.jpg

学生和家长们又如何看待这份寄语呢?

作为初三(10)的一名学生,小希(化名)告诉记者。

在看到教室黑板上的诗时,她以为这又是老师为了激励即将面对初三生活的学生们,而准备的『鸡汤大餐』。

『但原来现实中,真的会有这种做着不少人都看不上的工作,但却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的人。』

54cd37dca846347a1e0dacb0259b0d4b.jpg

初三学子手写日记

另一位学生的父亲知道此事之后,感慨地说:『让孩子们抄下来,每日背背吧。在殿堂级的中学学习,理应倍加珍惜这样的机会和时光!』

同为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三学生张哲铖对这堂不同寻常的教育课,也有自己的解读。在他看来,拼搏方能成功,等待只有落后。

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农民工叔叔的话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明白了只有努力奋斗,才有可能创出自己的一片天。我一定会将这段话牢记心间。』

你的努力配得上父母的艰辛吗?

最近有一篇爆款文章,说的是,当下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文章这么火,总不会无缘无故,而是真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富人家的孩子当富二代养,穷人家的孩子也当富二代养,『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有不少父母,不顾家庭资源禀赋差异,百般努力,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夫妻俩加上四个老人,六个人面对一个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是含在心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

父母恩大,不管你是在教室里挑灯苦读还是在网游世界通宵鏖战,父母都在为你奔波劳碌!所谓父母,就是一边默默在后方筹措粮草,一边期待前线传来捷报的那个人。

d594fdc1c0491639a0db67fc54ab1c0e.jpg

世界那么大,烦恼那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奋斗,流浪。父母守着自己的小城。有时候,我会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而奋斗。我也会问问身边的朋友,你为什么而奋斗?

一位已经是证券高管的朋友说,她的父母都在鄂西农村,她从小随着舅舅在城里读书。在那个实行接班制的年代,一个只有农业户口的孩子寄居在机关大院,本身就是一种卑微的存在。

每当她扔下书包就要去院子里疯玩时,外婆都会在耳边轻声告诫她:『放学先写作业,看别人玩你也玩,他们长大了可以接班,谁还跟你玩?』

朋友说:所以我从小就知道,我的父母比别人更辛苦,除了好好读书,没有人能帮到我!

我问:从小就知道父母的艰辛,会不会是一种伤害?她笑了笑:对于现实的命运,别人却非要给你一个梦幻的描绘,那才是伤害!

可能,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就是要活得辛苦一点吧!但是你永远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你的身后,有人在守望你。

e4a67fd75952c1b2f908cd1388612d54.jpg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站在瑞典学院的讲台上发表获奖感言,先回忆母亲: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看守人没收了我们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的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令我终生难忘……

没有人问过莫言,为什么要在殿堂之上先讲农妇母亲的故事?也许大家都懂,莫言就是想告诉世界:

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配得上母亲的艰辛!

阿弥佗佛 發表於 2025-3-30 06:23 | 顯示全部樓層
【国学视角观黑板箴言——论奋斗与孝亲之道】

河南省实验中学黑板题字一事,诚为当代教育之一剂良方。农民工刘远华以质朴之言,道尽《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之真谛。其"奋斗配父母艰辛"之问,实乃《论语》"父母之年不可不知"的现代诠释。

细究其文,三重境界跃然:
一曰"才德相济"。《周易》云:"君子以自强不息",刘氏"才华配任性"之语,暗合古人"玉不琢不成器"之训。少年恃才而骄,终如方仲永之伤,王安石《伤仲永》早明此理。

二曰"孝在及时"。"脚步赶父母老去"句,恰是《韩诗外传》"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当代注脚。班固《汉书》载董永卖身葬父,今人虽不必至此,然奋楫争先以慰亲心,实为孝道根本。

三曰"立志致远"。所谓"扬帆看世界",正应《礼记·学记》"虽有嘉肴,不食不知其旨"之教。然非如苏秦"引锥刺股"之苦读,何来"佩六国相印"之荣?

刘氏初中辍学而抱憾,恰证《颜氏家训》"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之诫。其泪洒黑板,非独为城中学子,亦为天下失学之子而恸。今观此黑板,当思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父母劬劳非为涕零,而在吾辈晨窗夜灯之笃行。愿诸生以此黑板为镜,照见本心之海,扬帆启航。
qq75413553 發表於 2025-5-12 14: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农民工黑板题字之教育意义——从"知行合一"谈奋斗精神》

河南省实验中学农民工刘远华于黑板所题励志文字,近日引发教育界广泛讨论。此事看似寻常,实则蕴含深刻教育哲理,值得从传统文化角度深入剖析。

一、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
王阳明《传习录》云:"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刘师傅以自身经历为教材,将生活体悟转化为教育素材,恰是对"知行合一"的最佳诠释。其文字虽非原创,但字字皆从肺腑流出,较之空洞说教更具感染力。明代吕坤《呻吟语》有言:"真知即是力行",这种源自生活实践的教育,远比照本宣科更具穿透力。

二、孝亲励志的文化传承
"不奋斗,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速度"之语,暗合《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的孝道精神。北宋欧阳修《泷冈阡表》记述母亲"祭而丰不如养之薄"的教诲,与刘师傅以父辈身份劝学的用心如出一辙。这种将孝道与求学相结合的劝勉方式,正是中国传统教育智慧的现代呈现。

三、劝学传统的当代回响
"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刘师傅虽仅有初中学历,但其劝学箴言却深得传统劝学精髓。清代彭端淑《为学》中"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的论述,与黑板文字"只有拼出来的成功"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这种源自底层的生活智慧,恰是对古典劝学思想的生动诠释。

四、教育本质的返璞归真
《论语》载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刘师傅的举动恰印证教育不分身份的道理。其文字质朴无华,却直指教育本质——激发向学之心。明代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农民工以生活阅历教导学子,正是对教育本真状态的回归。

结语:
这块黑板之所以动人,在于它超越了身份界限,实现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灵共鸣。刘师傅虽非专职教师,却以赤子之心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情感教育"。这提醒我们:教育的真谛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否唤醒生命自觉。正如《孟子》所言"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最好的教育永远是能引发自我觉醒的教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