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60|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家長這樣說話,孩子特別願意聽! 一組有意義的漫畫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7-8-1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總有一些道理,我們知道的時候,一點也不晚。

比如這組漫畫,被外國爸爸媽媽們刷爆了facebook。每個爸爸媽媽們,都可以立刻做起來呢。

只要改變你的態度,學會更好的說話方式,孩子會更聽話,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好了,漫畫開始啦!遇到這些情況的時候,該怎麼和孩子說話——

孩子晚回家的時候:

817506f0cce4995be01f8118609a086a.jpg
不要比較。

比較本身是一種嫌棄和責難。

直接對孩子提出期望更好。

孩子一個人待著,似乎有心事的時候:

沒有不願意敞開心扉的孩子,只看爸爸媽媽第一句話怎麼說。

孩子不會玩玩具的時候:

9942dc419bd599f0a3a4b8308a29aa5c.jpg

【老子》裡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孩子也一樣哦。

孩子打碎東西的時候:

52f004524a8d6616a5a9cc0cdd9c3ae2.jpg

後一種表達讓孩子心裡暖融融,效果比前面好一千倍哦。

希望孩子快點走,不磨蹭的時候:

f8fe2b46bf37ed6c20b36dd41c80b71e.jpg
孩子天生喜歡遊戲。

把希望孩子做的事情遊戲化,孩子會熱情參與,十分配合。

孩子守在電視機前,不願意離開的時候:

1b4e273e605cf15e767befa098c5d628.jpg

給孩子提供另一種選擇,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命令孩子,『不許這個,不許那個…』。

孩子提出的問題,難住爸爸媽媽的時候:

f67a77db945cc6367764d27b87441a4f.jpg

大方說出自己也不知道,通過查資料,詢問別人找到答案。

孩子看到爸爸媽媽這樣去做,耳濡目染,就新技能get,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也會這樣做啦。

想讓孩子幫忙做家務的時候:

0a745be1df8770eed4cab740eff45a21.jpg

不要用糖果,或別的什麼引誘,而要肯定做家務本身的價值。

帶孩子逛商場,孩子想要什麼,哭鬧不休的時候:

9a39587311b04e593c280f9fd334056f.jpg

前一種方法,只會讓孩子覺得哭鬧能得到目的。

後一種做法溫柔又堅定,孩子一時的願望雖然沒有滿足,但是感覺到被理解和尊重。

孩子不愛吃飯,挑食的時候:

a326a150c0a393ffb401b2fbe3a55875.jpg

不要恐嚇,而是要趨向美好,孩子天生喜歡美好的事物。

孩子因爲任何事情,傷心難過的時候:

0c1cfd50bba3162304737c8b58ae0dc7.jpg

肯定孩子的情緒,甚至比幫孩子找到解決方法更有價值。

希望孩子做什麼的時候:

6c0735fe5e1a52d463da38f92c85b44f.jpg

給類似『我們得去見奶奶了』,這樣一個具體的理由,孩子就會配合。

『我說的,你就要聽!』是暴君在發號施令,根本不是具體的理由。

eaf8dd5ab559aafd5aaf6a134bd40dac.jpg

韓皆或 發表於 2025-5-16 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親子應對之道"的國學智慧】

拜讀此組育兒漫畫,深感其暗合華夏先賢教化之旨。今試以國學視角析之,當知親子相處之道,實爲"仁心"與"禮法"相濟的實踐藝術。

一、不責而教,養其廉恥
漫畫所示"打碎器物不斥責"之法,正是【論語】"不遷怒"之道的體現。朱子有言:"教子嬰孩,教婦初來",當孩童失手毀物時,若父母能如漫畫所示問"可有傷著",便是【禮記】"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的身教。王陽明【訓蒙大意】特別強調"順導其志意,調理其性情",此等溫言相詢,恰是養其羞惡之心的妙法。

二、啟而不發,導而弗牽
觀"玩具不會玩"一圖,深得【學記】"道而弗牽,強而弗抑"之精髓。孔子教學,最重"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父母若直接代勞,恰如塾師代生作文;若能如漫畫所示引導思考,則是踐行【孟子】"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的教化智慧。程頤所謂"學者須要疑",正可於此細微處培養。

三、以誠立信,祛偽存真
"答不出問題時坦然承認"之舉,實爲【中庸】"誠之者,人之道也"的鮮活註腳。司馬光【家范】云:"夫習與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父母坦然示"不知",而後共查典籍,恰是【顏氏家訓】"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的爲學正道。

四、寓教於樂,化民成俗
將"催促前行"轉爲遊戲,暗合【周禮】"以樂禮教和"之古義。王弼注【老子】"百姓日用而不知"時指出,最高明的教化恰在無形。如漫畫所示變命令爲賽跑,正是【淮南子】"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現代詮釋。

五、慎始慮終,防微杜漸
對待"商場哭鬧"之法,深得【韓非子】"聖人見微以知萌"之要。漫畫所示"擁抱替代妥協",實爲【孟子】"有所不爲而後可以有爲"的運用。陸九淵【語錄】云"人情逆之則難,順之則易",先接納情緒再講道理,方合"因其勢而利導之"的古訓。

此組漫畫最可貴處,在於將"親子應對"升華爲"心性修養"。看似尋常對話,實含【近思錄】"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的深意。若能日日如此踐行,則【大學】"修身齊家"之道,盡在其中矣。古人云:"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爲?"育兒之微,正是修齊治平之始。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25-6-11 22: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親子應對九式"的教化智慧——從漫畫箴言看傳統家教的現代轉譯】

(引)觀此西洋漫畫所載親子應對之術,雖以淺白示人,然暗合華夏教養之道。今試以【禮記】【顏氏家訓】爲經,陽明心學爲緯,析其九式之妙。

一、"不比子"法合於"因材施教"
【論語】有雲"不患人之不己知",漫畫戒比較之弊,正應王弼注【周易】"各正性命"之理。昔孟母三遷,未嘗責子不如仲永,但以環境養其氣。父母當如園丁,觀桃李之性而溉之,非強松柏作藤蘿。

二、"啟心扉"法通於"觀復"之道
老子言"致虛極,守靜篤",漫畫示以靜候代詰問,此即程顥"萬物靜觀皆自得"之踐履。如謝安聞子侄詠雪,不遽評騭,但問"白雪紛紛何所似",遂有"柳絮因風起"之佳對。父母當爲明鏡,照見童蒙本心。

三、"授漁"法承於"開而弗達"
【學記】云"道而弗牽則和",漫畫教父母示範而非代勞,恰如孔子"不憤不啟"之教。張良納履,黃石公三試乃授書,可知"不言之教"最是上乘。今人當效法之,使童子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而日有所增。

四、"容過"法合於"恕"道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漫畫教以寬宥代苛責,正是馬援【誡兄子書】"聞人過失當如聞父母之名"之意。昔徐階幼時打碎御賜玉杯,其父但云"碎碎平安",此中深意,豈在器乎?

五、"遊戲"法源於"寓教於樂"
【周禮】保氏教六藝,皆以"游於藝"爲要。漫畫化催促爲嬉戲,暗合王陽明"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之論。昔文彥博灌水浮球,司馬光擊瓮救友,皆遊戲中養其智勇,父母當深味此理。

(轉)至若電視之惑、家務之勞、購物之欲、飲食之偏,漫畫所示,無非"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孝經】)。如商湯"網開三面"之仁,非縱其非,乃導其善。

(結)此九式者,看似新巧,實則古聖"齊家"之道。張載【正蒙】云"民胞物與",親子相處,貴在視子如獨立之人,非附庸之物。若能以莊敬存心,以詼諧應事,則家道和順,如春風化雨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