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10|回復: 1

[家庭教育方法] 7到14岁的孩子,需要爸爸陪伴完成这40件事(你家爸爸完成多少了?) ...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8-2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很多家庭里,妈妈都是一个人承担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父教是非常缺失的。这其实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爸爸们,无论工作多忙,也需要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英国著名学者哈伯特说过:『一个好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曾经说过:『我想不出还有比获得父亲的保护和爱更强烈的青少年需要。』

澳大利亚的一个研究发现:在父亲积极参与家庭教育的家庭中,孩子更能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合作与社会技能,发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较低。另一调查也表明,父亲经常与孩子在一起,对于孩子的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

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有一番作为,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后能过得幸福,如果你希望自己在孩子心中有一个优秀的父亲形象,那么,请从今天开始做个好爸爸,多陪伴孩子!

从7岁到14岁

爸爸应该陪伴孩子完成这40件事

你做了几件?

d49be4d4604068985c0ae77992ab0efd.jpg

☑接送孩子上学,放学

☑参加孩子学校家长会

☑与孩子一起『异想天开』

☑和孩子多做一些益智游戏

☑ 带孩子一起锻炼身体

☑和孩子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

☑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每年和孩子来一次长途旅行,开阔孩子视野

☑陪孩子一起逛逛书店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

☑ 和孩子一起去感受奇妙的艺术世界

☑ 带孩子去参观著名的大学

☑ 和孩子一起去献爱心,培养孩子善良品格

☑ 对孩子说说自己的工作

☑ 和孩子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 与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

☑ 和孩子一起帮妈妈做家务

☑ 经常带孩子一起去看望长辈

☑ 陪孩子参加各类校园活动

☑ 和孩子一起看电影

☑ 和孩子一起去爬山

☑ 和孩子享受园艺的快乐

☑ 陪孩子学骑自行车

☑ 带孩子一起去做客,教孩子礼仪

☑ 和孩子一起招待客人

☑ 带孩子体验丰收的快乐

☑ 和孩子商讨他的月度零花钱数目

☑ 教孩子一些安全常识

☑ 和孩子一起学习遵守交通规则

☑ 带孩子去看看粮食是怎么来的

☑ 和孩子一起来做『节约标兵』

☑ 和孩子谈论理想

☑ 与孩子一起面对挫折

☑ 让孩子明白财富是由劳动换来的

☑ 和孩子一起来记账

☑ 和孩子一起当家,体验柴米油盐贵

☑ 带孩子去购物,去之前做好购物预算

☑ 陪孩子过简单而有意义的生日

☑ 经常和孩子拥抱

☑ 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兑现承诺

xie4566 發表於 2025-6-29 11:37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父教之本:从〈礼记〉「父慈子孝」到现代亲子实践》

父教之重,古来有训。《周易·家人卦》云:「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观今之世,父教式微,母代父职,实违天地人伦之序。今见所列四十事,虽琐细平常,然暗合《礼记》「父子亲,夫妇顺」之大道,诚可作现代父教之圭臬。

考诸经籍,《颜氏家训》有言:「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孩童七岁至十四岁,正值「童蒙养正」关键期,父亲言行犹若金科玉律。所列接送、家长会诸事,非徒形式,实乃《孝经》「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之现代诠释。昔孟母三迁,今之父教,当效法其诚,不以职场繁忙废人伦大义。

至若共读、旅行、访博物馆诸项,暗合朱熹「格物致知」之教。王阳明《传习录》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父亲携子观大学、游山川,非惟开阔视野,实为种下「立志」种子。昔苏轼之父苏洵,二十七始发愤,携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成三苏文章冠天下,此即父教典范。

尤要者,共作家务、侍奉长辈二事,直指《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之本。司马光《家范》云:「父之爱子,教以义方。」今之父亲,当以身示范孝道,非仅言语训诫。观所列「商讨零用钱」「共同记账」诸项,实乃《大学》「生财有大道」之启蒙,较之空洞说教,其效百倍。

至若拥抱、守诺二事,最见深意。《礼记》言「父子笃,兄弟睦」,肌肤之亲非西学独有,实乃人伦常情。曾子「杀彘教子」,示信重于牲;今之父教,承诺必践,方合「言必信,行必果」之古训。

综观四十事,看似日常,实涵五伦之教:父子共学明仁智,侍亲敬老尽孝悌,待客以礼守义信。父亲每行一事,皆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陆九渊云:「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父教之要,正在以心传心,以行导行。

今劝诸父:莫谓事小而不为,勿以忙推而少陪。昔欧阳修母画荻教子,今岂乏父教之方?但存《颜氏家训》「慕贤」之心,怀《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之念,日行一事,积久成化。如此,则家道可兴,子孙可教,父父子子各得其位,不亦善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