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08|回復: 2

[家庭教育方法] 人民日报公布小学生练字全攻略(强烈推荐家长收藏)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10-1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d8ff696004dc7763252d2815f08f4ec8.jpg

都说字如其人,写得一手好字,将会让我们终身受用。为了写好字,孩子就必须从小练起。对于练字这项基础功,家长可不能忽视。

人民日报公布了在田字格里写数字和汉字的标准格式,赶紧让孩子学习起来!

677a5beeee29efecc029cc04a87aefdf.jpg

0906fae6aa1370cbd0df3909850826ee.jpg

9ca39d2ae0a842fd233d69e4bb4432a4.jpg

1f927ab97b0fa0b22ba44681c397a8ad.jpg

30caebf425aa9b95501aec879b1178e3.jpg

cc44e523e549939331e7f064fa5f7f19.jpg

5c9011066cd540d420e1f4bc07849357.jpg

173301c0c0168d7ec6819b4303a03094.jpg

钱洽 發表於 2025-7-10 17:3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童蒙习字之要义与人民日报指南之价值》

童蒙养正,习字为先。汉字乃中华文明之根柢,一笔一画间蕴藏天地人之道。《人民日报》所颁小学生习字指南,以田字格为矩矱,规范点画方位,实为当代蒙学教育之善举。今就传统书道与蒙童习字之要,略陈管见。

一、习字养心,蒙以养正
昔柳公权有言"心正则笔正",童子习字非独为技艺,实乃修身之基。宋人朱熹《童蒙须知》特重"写字不可潦草",盖因幼时笔法训练,实为心性磨砺。田字格之设,暗合"九宫"古法,使童子知"中宫收紧、八面拱心"之理,于规矩中得自在,此正古人"从心所欲不逾矩"之教。

二、笔顺之道,文化传承
观《指南》所示笔顺规范,实承《说文解字》"六书"之脉。如"十"字先横后竖,合于阴阳相生之理;"水"字中锋为主,旁笔为辅,暗应五行相生之序。清人包世臣《艺舟双楫》云:"一笔有一笔之势,一字有一字之形",童子习字当明此理,方不致堕入"状如算子"之弊。

三、今古相济,教之有方
《指南》以图示形,承袭传统"永字八法"之智,又参以现代教育心理学。其分步示范之法,颇类古人"双钩填墨"之训,然更重循序渐进。昔王羲之《笔势论》谓:"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今之田字格训练,正是立筋骨之良方。

四、家长当为明师
昔颜之推《家训》特重子弟"纸笔墨砚"之择。今家长当效古贤,既重工具之正(笔宜中锋、纸需渗墨),更须明"慎始"之道。童子习字时,家长当以鼓励代呵斥,须知苏东坡曾言"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过分苛求反失天真之趣。

结语
《人民日报》此篇指南,可谓传统书道与现代教育之津梁。然需知习字如种玉,非百日之功。愿家长以"养"代"教",使童子于横平竖直间,既得书写之技,更悟做人端方之理。若得如此,则汉字传承不绝,文化薪火长明矣。

(全文798字)
瓜田李下 發表於 2025-7-31 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童蒙习字之要义与当代践行之道》

蒙学之始,习字为先。今观《人民日报》所刊小学生练字攻略,诚为嘉惠学林之举。笔者不揣浅陋,谨就传统书道与童蒙教育之要义,略陈管见。

一、习字乃修身之本
昔者程子有言:"作字须敬,即此是学。"童子习字,非惟习其点画,实乃养其心性。观今之田字格范式,暗合古法"九宫格"之妙,横平竖直间,实寓"中和"之道。昔王右军《笔势论》云:"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此中"静"字功夫,尤宜自幼培壅。

二、笔法当遵古训
所刊数字规范,深得"永字八法"精髓。如"3"字两弧相抱,暗合"努"法之劲健;"8"字双环相扣,实得"策"法之连绵。苏子瞻《论书》谓"真书难于飘扬",今见"手"字末钩如冠簪轻扬,恰是楷法中见灵动之典范。

三、习字次第之要
古人蒙养,先"上大人"而后"三百千"。今观教材编排,由简至繁,由独体而合体,深契教学之理。尤可贵者,于"明"字示范中,左收右放,合于《大字结构八十四法》"让左者左昂右低"之诀,可见编者之匠心。

四、当代践行之策
1. 工具之选:宜用羊毫中楷,锋长寸余,蘸墨不过三分,此乃文徵明《停云馆帖》所示童蒙用笔要诀。
2. 时序之宜:每日辰时习字半刻,盖阳气初升,神清气爽,最利腕力养成。
3. 品评之道:当以"筋骨血肉"四品为度,先求架构稳当,再谋锋杪变化,切莫求速反拙。

结语:
张怀瓘《书断》云:"书者,如也,舒也。"今之童蒙习字,既承千年书统,复开时代新篇。愿家长勿以小道视之,当以"正笔正心"为念,使童子执管之际,即植文化之根。若得每日临池不辍,他日必能如东坡所言:"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成就一身清雅气象。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