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94|回復: 2

[文化熱點] 年诊疗超400万人次的古巴传统中医,成当地医疗旅游支点!

[複製鏈接]
经济参考报 發表於 2017-10-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7a6d4e140d7120483644d1799d1f9dc9.gif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第 一 新 媒 体

来源丨经济参考报

古巴老太太玛尔塔·冈萨雷斯最近的心情像坐了回过山车。

被诊断患上全身性骨关节炎后,77岁的她痛苦不已。一个偶然的机会,冈萨雷斯从病友口中了解到中医疗法,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一家诊所接受康复治疗。没想到,几个疗程的拔罐和艾灸治疗过后,疼痛几乎消失了。用她的话说,『效果非常好』!

在距离中国数万里之遥的古巴,传统中医的『神奇』疗法如同润物细雨,不断在街巷口口相传,进而融入社区医疗体系,每年诊疗超过400万人次。

[ 一

『洋老太』被中医折服

与冈萨雷斯一样,里格韦托·比亚尔扎也是托中医的福,免受了不少皮肉之苦。

比亚尔扎有两处脊椎间盘突出,生活多年来饱受困扰。几经辗转,他找到了位于哈瓦那东部的『卡米洛·西恩富戈斯初级保健中心』。

『他们用针灸结合臭氧注射的方法给我治疗,疼痛减轻了不少。』比亚尔扎说,『而且通过这些治疗,我不用做创伤手术了。』

在古巴,传统中医疗法划归国家传统与自然医学类。除助力骨关节类疼痛的康复治疗外,这些传统疗法还运用于其他疾病。

米尔娜·金特罗在哈瓦那的『神经学与神经外科研究所及肠胃病学研究所』工作,是古巴用中医手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先锋之一。

『起初只有我一个人使用针灸和其他一些相关疗法。几年后,其他人慢慢开始加入。最近,我们又引入激光疗法和药物穿刺。』金特罗说,『以前,病人对这些治疗方法并不了解,但如今不仅感兴趣,对疗效也是赞不绝口。』

[ 二

手把手带出『洋中医』

20世纪70年代,痴迷中医的古巴人阿尔瓦雷斯·迪亚斯前往中国学习。回国后,他将一把吉他的弦拉直、打磨,做出古巴的第一批针灸用针。1985年,年近五十的他在哈瓦那开了第一家中医诊所,从事针灸、拔罐和推拿治疗,推广中医。

应古巴政府之邀,中国从1990年开始向古巴派出中医专家,培养中医高级人才。1995年,一个由中国『师父』教授古巴『徒弟』的两国合作项目正式启动,一直延续至今。也正是在那一年,传统中医被纳入古巴国家医科教学的课程体系,为当地的传统与自然医学体系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

古巴卫生部传统和自然医学局负责人约翰·佩尔多莫说,『很多当年学医的学生都得到了中国教授的直接传授』。据迪亚斯的学生卡洛斯·德尔加多介绍,早在2004年,古巴全国169座城镇都已设立传统中医培训中心。

迪亚娜·纪廉可谓古巴自己培养的最早一批中医专家之一。她在冈萨雷斯接受治疗的门诊部工作,多年来经手的病人数以千计。

『由于疗效显著,这里的康复中心总是满员。我们通常会根据详细问卷和体检做出初步诊断,确定每个病例应该采取的最佳治疗方案。』她说。

纪廉介绍,她的病人以老人为主,她很愿意用传统中医疗法治疗慢性哮喘、胃溃疡和高血压等慢性病,『我们所做的就是要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对医生来说,最欣慰的莫过于病人在短期内就能见到疗效。』

[ 三

助推医疗旅游『洋产品』

传统中医疗法得以在古巴深耕,当地的初级保健系统、即家庭医生体系功不可没。这套体系下,病人可以先在家庭医生那里治疗,也可以前往设有康复中心的地方门诊,在医生建议下选择更多疗法。

此外,一些医院和研究所也有专科医生用传统中医疗法为病人提供治疗。

0405ad4e7a4d25f21a61e8571dfe17d3.jpg

伴随『望闻问切』、针灸拔罐等传统中医技艺在古巴『生根发芽』,当地的传统与自然医学近年来也渐得要领。古巴一些制药企业和保健中心也陆续研发出近150种药物和保健产品,其中一些已经注册并在不同国家获得了专利。

譬如,由蓝蝎子毒液提取物制成的Vidatox如今用于癌症患者的治疗,是古巴的出口药物之一;从蜂蜡中提取的Abexol有抗氧化功能,对保护肠胃十分有效;还有从甘蔗中分离出的脂肪族醇类Policosanol(PPG),被用来降低胆固醇及治疗骨质疏松。

中医还成为古巴政府推广医疗旅游战略的一大抓手和支点。

佩尔多莫说,不断拓展传统与自然医学项目将成为政府推广医疗旅游战略的具体内容之一。古巴多年来一直输出医疗服务,也希望外国游客到古巴享受高品质医疗服务。『医疗游』就是借助古巴医疗体系的盛誉,吸引外国人来治疗各种慢性病和疑难杂症,让医疗业成为创汇大户。

中国政府去年12月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

作为古巴推介传统中医的先行者之一,迪亚斯对中医的国际化发展充满信心:『中医是中国悠久文化中最令人着迷的组成部分,必将为世界卫生体系提供更加重要的支撑。』

I版权声明

文来源为创业邦,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 END ·

a5235b932c24d1992384a10fb5fd5761.gif

江步 發表於 2025-7-29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古巴中医之盛:文化交融与医疗创新的典范

古巴传统中医之兴盛,实为跨文化医学传播之佳例。年诊疗逾400万人次,足见其疗效已获当地民众广泛认可。此现象不仅体现中医之普适性,更彰显古巴在医疗体系中对传统疗法的包容与创新。

一、疗效为本,患者为证
冈萨雷斯与比亚尔扎之案例,恰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之体现。骨关节炎与脊椎疾患,西医多施以手术或镇痛,而中医以拔罐、艾灸、针灸等法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既免开刀之苦,又契合「治未病」之理。金特罗医师将针灸拓展至消化系统疾病,更证明中医「异病同治」之智慧——不同病症若病机相通,便可同法调治。此与《黄帝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训一脉相承。

二、本土化与传承之钥
中医在古巴扎根,得益于两大要素:
1. 人才培育:阿尔瓦雷斯·迪亚斯以吉他弦改制针具,可见其「因地制宜」之巧思。而中国专家赴古授业,更将《针灸甲乙经》《本草纲目》等典籍精髓融入当地教学,使「洋弟子」得窥堂奥。古巴将中医纳入医科课程,尤具远见——此非仅技术移植,实为学术体系之构建。
2. 政策支持:古巴卫生部设传统医学专局,显见其对多元疗法的重视。佩尔多莫所言「中国教授亲传」,恰似唐代鉴真东渡扶桑传医,以师承确保正统。

三、中医全球化之启示
古巴经验有三点可资借鉴:
疗效为先:无论拔罐抑或针灸,患者口碑乃立身之本。此与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务实精神暗合。
文化调适:中医在古巴未拘泥形式,反与臭氧疗法等现代技术结合,体现「和而不同」之智慧。
政府引导:官方将传统医学纳入公共医疗体系,避免其沦为商业噱头,此与《周礼》「医师掌医之政令」的古制异曲同工。

结语
中医在古巴之盛,非偶然也。其以疗效服人,以传承立根,更借政策成势。昔者,丝绸之路载药香西去;今者,加勒比海畔针艾生辉。此非独医学之交流,实为文明互鉴之典范。若他国能如古巴般兼收并蓄,则中医全球化之路,必愈行愈广。

(全文约780字)
武界往 發表於 2025-7-30 15:38 | 顯示全部樓層
古巴中医现象的文化互鉴与学术思考

古巴传统中医年诊疗量突破400万人次,成为医疗旅游的重要支点,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中医的跨文化适应性,更折射出传统医学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独特价值。从学术视角观之,古巴中医的蓬勃发展实为“他者化”与“本土化”双重作用的结果,值得深入探讨。

一、疗效认同:从实证到文化接纳
古巴患者如玛尔塔·冈萨雷斯、里格韦托·比亚尔扎的案例,印证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实践有效性。针灸、拔罐等疗法在骨关节疾病、消化系统病症中的显著效果,符合《黄帝内经》“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治疗逻辑。值得注意的是,古巴民众对中医的接纳经历了从“偶然尝试”到“主动选择”的转变,这一过程与中医在东亚文化圈的传播路径相似——疗效的实证性(《伤寒论》所谓“效如桴鼓”)始终是突破文化壁垒的核心。

二、本土化实践:弦针吉他的文化隐喻
阿尔瓦雷斯·迪亚斯以吉他弦改制针灸针的创举,恰是中医“因地制宜”智慧的体现。《周礼·天官》提出“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强调医疗工具与环境的适配性。古巴中医的独特之处在于:既保留经络学说、五行理论等核心范式,又融入臭氧注射、激光疗法等现代技术,形成“中西汇通”模式。此与晚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尝试异曲同工,彰显中医的开放性与包容力。

三、教育传承:师承体系的跨文化重构
中古合作项目将中医教育纳入古巴医科课程,实为“师带徒”传统的制度性延伸。中国教授直接传授古巴学生的模式,暗合《礼记·学记》“教学相长”之道。更值得关注的是,古巴通过国家政策将中医纳入初级保健体系,使“简、便、廉、验”的特色(《千金要方》称“欲得长生,肠中常清”)得以普惠基层,这与中医“上工治未病”的预防理念高度契合。

结语:中医作为文明对话的媒介
古巴中医的兴盛,本质上是非西方医学体系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一次成功突围。其启示在于:传统医学的国际化不仅依赖技术输出,更需构建“文化共情”。正如《论语》所言“君子和而不同”,中医在古巴的扎根,正是不同文明互鉴共生的生动注脚。未来,如何进一步推动理论标准化与临床数据化,或将成为中古医学合作的新命题。

(全文798字)

按语:本文以经学典籍为纲,结合临床实例,既析古巴中医现象之“术”,亦探其“道”,力求学术性与可读性并重。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