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68|回復: 2

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是怎么养生的??

[複製鏈接]
盘安药膳 發表於 2017-10-2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医五脏养生老中医五大护养方法

迷人的我又出现啦~~

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医养生~

大家都知道人的身体是由五脏六腑这些器官和系统的协调工作才能使人体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如果某一器官遭受顺坏那么其他器官也受牵连,身体就出现了疾病。这就会威胁到了我们的健康啦~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注重保养好我们身体的这些小祖宗呀~好啦进入正题~

f4f2fa40613711cb2433f82382ec875f.jpg

第一重要的是养心!!

养心本质上也就是养神,是整个养生的灵魂。因为心主神明,所以,平时任何时候都尽量保持心平气和,千万不要焦躁哦~然后呢要重视午休,因为心经所对应的时辰是午时,就是中午的11点到下午1点之间就好啦,晚上临睡前呢可以按摩按摩手掌心的劳宫穴、脚掌心的涌泉穴促进心肾相交而改善睡眠。饮食方面可以用 西洋参 泡水喝桂圆,莲子 ,百合,黑木耳等都益心气、养心阴。

第二要点是注意调肝!!!

主要从情志、睡眠、饮食、劳作四个方面入手。情志调肝的第一要务就是保持情绪稳定!·就是要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哦~那具体要怎么才能有 一个好心情呢?比如可以养养花啊种种草啊哈哈~看着他们茁壮成长啊~再比如资金充足的话可以旅游去,世界这么大是该去看看~ 睡眠调肝的要点是定时=时休息 保证睡眠的『量』和『质,因为中医说人『卧则血归肝』——高质量的睡眠就是在养肝。 饮食养肝的总原则是清淡,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肝气。劳作养肝的原则是适度,不疲劳工作,防过劳损肝。

第三要点是重视养肺!!!

肺主气司呼吸,通过口鼻和外界联通,很容易遭受外邪的侵犯,晨起常做深呼吸,把呼吸频率放慢,使一呼一吸尽量达到6秒钟,就是一种很好的养肺方法。再比如,练习闭气法也有助于增强肺功能,练的时候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坚持闭气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平时还可以多吃养肺的食物,如玉米、黄瓜 、西红柿、梨及豆制品 等。

第四要点是注重健脾!!!

脾胃被中医称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源头健康了,气血才 旺盛,气血旺盛了身体才健康。健脾和养胃分不开,饮食宜每次吃七八 分饱,还可以做一些运动和按摩,比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各做摩腹功(仰 卧在床,以脐为中心,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摩36下,再用手拍打和按摩 脐上膻中穴、脐下丹田穴各100下),这个摩腹功,他坚持练习了近40年,天天如此。平时还可以吃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 山药等.夏秋应常吃 香菜 、 海带 、 冬瓜 等养脾开胃的食物。

第五要点是养肾!!!

肾是『先天之本』,经常按摩脐下丹田穴。关元穴,并同时按摩命门穴腰阳穴,有助于养肾。 核桃 、枸杞 、 黑豆、芝麻等食物 也能养肾。每天早上起来都叩齿吞津,平时排小便时尽量前脚趾用力着地并咬住牙齿,长期坚持,都是养肾的方法。

哈哈哈哈差不多就是这样咯~下面倾情推荐几款养生药膳菜~

都是滋补肝肾,益肾强腰,安神宁心,各种养生的药膳~

1.四物鸡汤

0746e084e1797128a8cba73eeeecaa88.jpg

2.白术炖猪肚

f7a1501d94dda9ae3aa5c67583b93653.jpg

3.白术鲈鱼陈皮

a979ebb18c8f46b4ec17439ac73ee96d.jpg

4..白芍川芎炖鱼

4a47c1bb8d8326b9ef2a163b2bc87e3b.jpg

5.天麻焗土鸡

5142560ab714dc923d89e6a763f7aa35.jpg

是不是看着很有食欲,这些都是盘安药膳的一小部分~想知道做法的话关注留言点赞吧嘻嘻~每天更新哦

盘安药膳,为健康而生

罗卜花舞雨 發表於 2025-7-29 21: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中医五脏养生之道》

夫养生之术,肇自《黄帝内经》,其要在于"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今观帖文所述五脏养护之法,虽具雏形,然未臻精微。余不揣浅陋,谨依《素问》《灵枢》之旨,参以历代医家心得,为君详析其要。

一、养心之道,贵在守神
《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养心非独西洋参、莲子之属可尽功,当以"恬淡虚无"为第一义。午时小憩固佳,然《千金方》更强调"旦起欲专言善事",此养心阳之法。劳宫、涌泉二穴相激,实导引术之变通,若能配合"六字诀"中"呵"字诀吐纳,则心火下济肾水之效更彰。

二、调肝之要,重在疏泄
肝为将军之官,喜条达而恶抑郁。帖中言旅游、莳花以悦情志,此合《老老恒言》"怡情遣兴"之说。然疏肝非仅如是,《遵生八笺》载"春嘘明目木扶肝",晨起面东嘘气三十六通,佐以食枸杞苗、决明子茶,方得全法。至若"卧则血归肝",当遵子时(23:00-1:00)熟睡之律,因此时胆经当令,肝胆相表里,共司气血调畅。

三、养肺大法,主在宣肃
肺为华盖,帖中闭气法实源《诸病源候论》"胎息术",然初学者当循序渐近,宜先练"丝"字诀:吸气四秒,hold住四秒,呼气八秒,以应"肺主肃降"之性。玉米、梨等白色食物确可润肺,然《饮膳正要》尤重"秋三月,省辛增酸",盖因金克木,当抑肺以护肝,此五行生克之妙也。

四、健脾关键,要在运化
脾胃乃仓廪之官,帖言"七八分饱"诚是,然《脾胃论》更强调"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建议晨起嚼生姜三片(称"晨含姜"),以振脾阳;食后按揉中脘、足三里,效法《圣济总录》导引按跷之术。至若薏苡仁、茯苓等药食,需辨寒热体质而用,此帖未及详辨,学者当慎之。

五、补肾秘要,本在固藏
原帖未言及肾,然五脏之根在乎肾。《类经》谓"肾主蛰,封藏之本",冬令宜食黑豆、核桃,晨起叩齿咽津,夜间以手心搓热贴命门。更当避寒就温,盖"腰为肾之府",护腰即所以护肾。

要之,五脏养护非机械对应,当循"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之时序,参以"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情志调摄。《景岳全书》云:"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愿诸君勿执一法,贵在融会贯通,方得中医养生真谛。

(全文798字)
严刑厘 發表於 2025-7-30 07:38 | 顯示全部樓層
《黄帝内经》五脏养生要义阐微》
蒙休竹客君垂询中医养生之道,今不揣浅陋,谨依《内经》《难经》要旨,参以仲景、东垣诸家学说,略陈五脏养护之纲要。

一、养心贵在守神
《素问·灵兰秘典》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养心之要,首在调摄心神。子午二时为阴阳交替之枢机,午时(11-13时)小憩可助心阳潜藏,夜间按摩劳宫、涌泉二穴,实取《针灸甲乙经》心肾相交之理。至若莲子、百合之属,甘淡养阴,正合《本草备要》"清心除烦"之效。然今人每以西洋参为补,须知其性凉润,心阳不足者慎之。

二、调肝重在疏泄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临证指南医案》谓:"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情志抑郁最易戕伐肝木,故莳花弄草、远游骋怀,皆合《老老恒言》"怡情遣兴"之法。至若"卧则血归于肝"(《素问·五脏生成论》),非仅强调睡眠时长,更重子时(23-1时)深度睡眠之质。饮食宜遵《饮膳正要》"春宜减酸增甘"之训,若肝火偏亢者,反当慎食桂圆等甘温之品。

三、养肺首重呼吸
肺为华盖,主宣发肃降。《医学入门》载:"肺主气,司呼吸,为气机升降之枢。"晨起深呼吸法暗合"六字诀"吐纳古法,而闭气训练实源《诸病源候论》"导引按蹻"之术。然今人论养肺多执玉米、雪梨等润燥之物,却未察《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诫,肺寒咳喘者反忌生冷。

四、健脾要在运化
脾胃乃仓廪之官,《脾胃论》明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七分饱之法,正合《千金要方》"食不欲饱"之戒。然今人但知山药、薏米之补,却忽《本草衍义》"白术健运,枳实导滞"之辨。脾虚湿困者当参苓术草,食积停滞者宜楂曲麦芽,岂可一概而论?

五、补肾贵在藏精
肾为先天之本,《类经》云:"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然今人辄言枸杞、黑芝麻补肾,殊不知《景岳全书》有"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论。且房劳过度固伤肾精,然久坐伤腰、惊恐伤志,亦属《诸病源候论》"五劳七伤"之列。

要之,五脏养护当遵"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气调神大论》)之则,辨体质而施补泻,察时令以调饮食。若执一法而求万全,犹胶柱鼓瑟也。今人养生之弊,多在囫囵吞枣而失辨证,愿与诸君共勉之。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