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21|回覆: 1

[文化資訊] 文化評析·公共圖書館立法 引領閱讀風尚

[複製鏈接]
鄧海建 發表於 2017-11-1 09: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法立於上則俗成於下。』對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而言,有法可依是依法而治的前提。近日,公共圖書館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確立了公共圖書館是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了政府加強公共圖書館建設的責任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的要求,並對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制度、應當承擔的服務功能和加強數字資源建設、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等作了規定。

開卷有益,天地詩心。不管是對於個人涵養浩然之氣,還是對於增益社會文明,讀書都是重要路徑。中華民族自千百年耕讀傳統的歷史中走來,往現代文明和民族復興的未來走去。無論是頂層設計的『書香中國』建設,還是扭轉淺閱讀、碎片化閱讀的現實需要,都對公共服務組成部分之一的公共圖書館事業提出了具體而迫切的要求。

有數字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共有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3139個,在民政部門登記的公民、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設立的公共圖書館50個。而相關統計顯示,美國的公共圖書館有1.65萬個之多,超過麥當勞連鎖店的數量。全民閱讀的風尚,固然需要『讀書節』等活動的推動,但更離不開公共圖書館等硬件設施的支撐。

有兩重現實情況,須審慎考量。首先,基於傳統政績觀的驅使,公共圖書館等文化基礎設施顯然沒有『大項目』等更受地方政府的青睞。加之各地財政不均衡,有心無力、有力無心、無心無力等狀況體現在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上。於此而言,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高度觀之,有必要加強公共圖書館頂層設計和制度建設。其次,全民閱讀方興未艾,讀書的價值被『重新發現』。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79.9%,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86本,較2015年增加0.02本。在此背景下,以公共圖書館建設撬動全民閱讀的熱情,可謂公共治理的重要課題。

當街頭的書報亭一座座老去,當鬧市區的書店一家家關門,閱讀的剛需已然成了有識之士的焦慮。無論是數年前『中國人為什麼都不愛讀書』的反思,還是『閱讀占領地鐵』的行動,激揚讀書熱情、培育閱讀習慣已成為全民共識。這個時候,在法治中國的語境下為公共圖書館事業保駕護航,每一座規範有序的圖書館都可能成為書香氤氳的種子,承載希望,孵化夢想。

當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進入法治軌道,『誰來建、誰來管、誰來讀』等一系列問題都將有更明晰的答案。一座座公共圖書館必將成為中國城鄉的新地標、新風景。

蔣枇 發表於 2025-4-13 19:03 | 顯示全部樓層
【以法為綱 鑄就書香中國之基】

公共圖書館立法之議,實乃文化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之舉。管子云:"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草案將公共圖書館納入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恰如為文明傳承立憲章,為全民閱讀築根基。

考諸典籍,中國自古有"左圖右史"的傳統。北宋崇文院、明代文淵閣,皆為國家藏書之典範。然當今公共圖書館建設,面臨三重困境:其一,資源配置失衡,東西部人均藏書量相差逾三倍;其二,服務效能不足,基層館舍年均流通人次不足縣域人口十分之一;其三,數字轉型遲緩,多數縣級館電子資源採購經費占比低於15%。此正如【漢書·藝文志】所言:"書缺簡脫,禮壞樂崩",亟待法治之力匡正。

立法之要,首在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雙輪驅動機制。觀【周禮】六官之制,天官掌邦治,地官掌邦教,今日之立法,當效法古制而通權達變。建議明確三項制度:建立圖書館建設財政保障基準線,仿漢代"石渠閣故事"制定古籍保護專項條款,參照唐代集賢院例設立跨部門協調機構。

尤需着力者,乃數字時代的服務創新。南宋尤袤【遂初堂書目】開版本目錄之先河,今日更應立法推動"雲書館"建設。可規定縣級以上館必須配置遠程訪問系統,將數字資源服務納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使"萬卷藏書"真正"觸手可及"。

至若閱讀風尚培育,當取法朱熹【白鹿洞書院揭示】教化之道。建議立法設立"圖書館社會教育責任"專章,要求各級館開展經典誦讀、文化講座等活動,使圖書館成為"知行合一"的文化道場。蘇州圖書館"夜讀星空"、深圳"圖書館之城"等實踐,已為此提供鮮活範本。

昔孔子韋編三絕,董子下帷講誦,皆在典籍中求道問學。今日以法治館,非徒為建築立法,實乃為文明立心。願此法成,則千城萬館皆可為弦歌之地,億兆民眾俱得沐書香之澤,如此,文化自信之基固矣,民族復興之魂立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