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43|回复: 1

[考古资讯] 汉阳陵博物馆 运转模式尝新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admin 发表于 2017-11-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试行“理事会+管理层+监事会”的法人治理结构

作为中央编办确定的全国博物馆系统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单位之一,汉阳陵博物馆试点工作成果显著,标志着陕西文物系统博物馆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介绍,为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汉阳陵博物馆自2013年4月15日正式启动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2015年2月正式组建理事会和监事会,建立了“理事会+管理层+监事会”的法人治理结构形式,形成了符合该馆实际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取得了突出成效。

模式怎么改

勤动员、订章程、改体制

汉阳陵博物馆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后,在思想上积极重视,广泛动员,明确责任;在实际行动上,大刀阔斧地建立了“理事会+管理层+监事会”的新法人治理结构形式。

做好动员,抓好培训,通过召开全馆职工参加的试点工作动员会、邀请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领导对全馆职工做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工作知识培训、组织全馆职工认真学习中央相关文件等活动,打牢全员参与的群众基础。及时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工作。

博物馆在2013年5月至6月份集中组织人员到省外先行开展工作的地区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围绕中发﹝2011﹞5号文件要求的“理顺体制、完善机制”“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的精神,制订了《汉景帝阳陵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汉景帝阳陵博物馆章程》(草案)。

按照《章程》(草案)确定的治理结构的基本架构和“三三制”比例,该馆遴选了理事、监事和理事长、监事会主席人选,审议通过《汉景帝阳陵博物馆章程》。这标志着该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初步实现了改革管理体制的目标,建立了新的法人治理结构形式。

据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介绍,新的管理体制建成后,该馆及时制订了相符合的管理机制,包括理事会权力清单和议事规则、理事会会议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使理事会监事会按照初步建立的制度进入正常运转。从2015年2月到2017年7月,理事会先后召开了9次会议,从研究管理层人事任免到考评管理层工作,从审议重大事项到研判工作,从质询博物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到出谋划策等,充分发挥了理事会的领导和决策作用和理事的参谋智囊作用。

效果怎么样

编制多了、经费足了、职工有干劲儿了

新的法人治理结构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建馆18年来,汉阳陵博物馆的整体工作在陕西省文物局系统考评中一直处在中下水平。建立新体制后,该馆的整体工作得到了全面提升,在2015年和2016年两年省文物局系统的年度目标任务考评中,连续两年获评优秀单位。具体来说,成效有哪些?

解决了编制和经费问题。过去,该馆仅有事业编制36人,经费来源属于自收自支,且收入的30%还要上缴财政。在理事会的呼吁下,经举办单位与省编办和财政厅协商,去年为该馆新增事业编制34人,经费支出纳入省级财政预算足额拨付,解决了困扰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建立了人才使用机制。虽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馆在文物保护研究方面力量薄弱,没有学术带头人。理事会针对这一问题,打破现有用人机制的障碍,研究通过了管理层提出的招聘学术带头人的意见。招聘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满利教授担任文物科技保护方面总工程师,实施了3项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顺利完成了土化铠甲俑的修复保护等工作。理事会还审议通过了《馆长专项工作奖励(暂行)办法》,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的劲头。

社会教育活动精彩纷呈。近两年来,该馆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社科界优秀社科普及基地”和“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针对学生研学旅行开发的系列教育活动和教本,在全国博物馆系统的社教活动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该馆的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和汉阳陵《东部陪葬墓区保护展示规划设计方案》在全国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中率先获得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对科学、规范地推进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经验有哪些

举办单位放权、理事会有效运行

该馆开展法人结构建设试点工作以来,中央编办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先后两次来该馆调研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在今年2月份的调研报告中指出:“该单位在新的体制运行后,整体工作全面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全国文化系统试点单位的经验典型。关键在两点:一是举办单位支持放权;二是理事会有效运行。”

据汉阳陵博物馆馆长李举纲介绍,在两年半9次理事会会议上,理事会能够全面正确的行使领导决策权,主要是解决好了两个问题:一是选好了理事长,重视理事会的自身建设,引领理事正确履行职责、行使决策权。二是选好了理事、特别是外部理事,他们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履行职责,在会议上畅述己见,积极建言献策,利用资源和人脉优势提供支持和帮助,使理事会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本报记者张丹华)

cqyanxiaobo 发表于 2025-4-18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阳陵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制度创新与实践价值

作为全国博物馆系统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先行者,汉阳陵博物馆的试点实践具有重要的制度创新意义。其构建的"理事会+管理层+监事会"三元治理架构,不仅实现了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突破性变革,更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博机构现代化治理路径。

一、制度设计的创新性特征
1. 权力制衡机制的建立
通过引入理事会决策、管理层执行、监事会监督的三权分立结构,打破了传统事业单位"一把手负责制"的行政化管理模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三三制"人员构成比例(政府代表、社会人士、职工代表各占三分之一),既保证了公共文化机构的公益属性,又赋予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合法渠道。

2. 章程治理的规范化实践
《汉景帝阳陵博物馆章程》的制定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份博物馆领域的首部治理章程,以制度化形式明确了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其确立的"权力清单"制度尤为可贵,为事业单位的"放管服"改革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

二、实践成效的多维呈现
1. 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编制与经费的双重改善印证了新模式的活力。理事会引入的绩效考评机制,使财政投入与产出效益形成正向关联。2015-2017年间9次理事会会议的实质运作,证明这种治理结构绝非"纸上谈兵"。

2. 职工激励效应显著
治理结构改革打破了事业单位常见的"大锅饭"现象。通过管理层人事任免权、重大事项审议权的制度性安排,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氛围,这正是职工干劲提升的制度根源。

三、对文博行业的启示价值
1. 治理现代化的可行路径
汉阳陵实践表明,在保持国有属性的前提下,通过引入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完全可以实现事业单位的效能提升。其经验特别适用于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文化机构。

2. 改革方法论的重要示范
"调研-方案-章程-实施"的四步走策略,体现了稳健的改革智慧。先期赴省外调研的做法,避免了"闭门造车"的弊端;而将中央5号文件精神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则展现了政策落地的创新能力。

当前,这项改革仍存在社会理事专业化程度不足、监事会实质性监督待加强等提升空间。建议下一步完善理事任职培训机制,建立监事履职评价体系,并探索"数字治理"在博物馆决策中的应用。汉阳陵的实践启示我们: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遵循管理规律的现代治理体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