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18|回復: 1

[傅山大红门] 赤地利

[複製鏈接]
傅大哥 發表於 2017-10-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大红门〖中医药学〗318

阿环问;为什么很多妇科疾病医院长期吃药,打针效果不显,师傅几副草药解决了!?

我说:这个就是中西医对疾病的认识不同造成结果。中医早于战国时期对妇科疾病就有非常完美的解释,〖黄帝内经〗定义为:任冲失调:冲为太冲脉,任为任脉。这两条脉都属于经脉的奇经八脉。任脉调理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主胞胎(子宫和卵巢);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掌管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任冲同起于胞宫,相互交通。故任冲失调就是指冲任二脉的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

今天是中秋节了,祝福广大读者心情愉快,身体健康!下面学习一味治疗妇科疾病,老年性肺部感染的中草药~~赤地利,别名: 河白草、蛇倒退、梨头刺、蛇不过。 植物名称,火炭母 。 

赤地利为双子叶植物药,蓼科,蓼属。赤地利植物之根用于治疗赤白冷热诸痢、跌打损伤瘀血出血者、湿热带下赤白者。原产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南、江西等省区。

【性味】酸苦,平。

①〖万病回春〗:"味酸。"

②〖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和。"

③〖南宁市药物志〗:"酸,平,无毒。"

④〖贵阳民间药草〗:"酸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治水肿,黄疸,泄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

①〖物理小识〗:"治瘰疬,亦可截疟。"

②〖生草药性备要〗:"止泻,浸疳、疔、痔疮,能散毒。"

③王安卿〖采药志〗:"治翻胃噎膈,疟疾,吐血,便血,喉痹,食积心疼,虚饱腹胀,阴囊肿大,跌打内肭,发背疔疮,乳痈,产后遍身浮肿。"

④〖纲目拾遗〗:"治臌胀、水肿,痞积,黄白疸,疟疾久不愈,鱼口便毒,跌打,一切毒蛇伤。"

中医书籍载入:

1.〖物理小识〗:治瘰疬,亦可截疟。

2.〖生草药性备要〗:止泻,浸疳、疔、痔疮,能散毒。

3.王安卿〖采药志〗:治翻胃噎膈,疟疾,吐血,便血,喉痹,食积心疼,虚饱腹胀,阴囊肿大,跌打内肭,发背疔疮,乳痈,产后遍身浮肿。

4.〖纲目拾遗〗:治膨胀、水肿,痞积,黄白疸,疟疾久不愈,鱼口便毒,疬CUAN,跌打,一切毒蛇伤。

5.〖植物名实图考〗:行血气、治淋浊。

6.〖贵州民间方药集〗:外用治黄水疮。

7.〖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清毒。治痢疾,金疮,湿疹;外用治疥癣。

8.〖四川中药志〗:化管生肌。治气虚头昏,哮喘,眼生云翳,水肿。

9.〖闽东本草〗:治龋齿。

10.〖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肾炎水肿,风火赤眼,带下,蜂刺。

用药禁忌

体质虚弱者慎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品0.7~1.5两)。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熏冼。

经典验方:

一,治水肿胀:平地木三钱,雷公藤五钱,车前草四钱,天青地白草三钱,路路通五个。打碎煎服。(〖救生苦海〗)

二,治急性扁桃体炎:石豆兰(兰科麦斛)一两,扛板归二两半,一枝黄花五钱。水煎,分二次服,日一剂。(福建〖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三,治缠腰火丹(带状疱疹):鲜扛板归叶,捣烂绞汁,调雄黄末适量,涂患处,一日数次。(〖江西民间草药〗)


你我成成 發表於 2025-6-30 04:47 | 顯示全部樓層
答阿环问:论妇科病机与赤地利之效用

阿环所问,实关中西医理之异。西医重形质,以局部病灶为靶;中医重气化,以整体机能为纲。妇科诸疾,中医首责任冲失调。《黄帝内经》明言:“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任脉为阴脉之海,主胞胎;冲脉为血海,司月经。二脉同起胞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气血失和、寒热错杂,或情志郁结,皆可致任冲失司,症见经带胎产之乱。西医或消炎、或调激素,然若未察气机之逆乱,犹溉木而壅其根,故效不显。

至若草药速效,盖因中医辨证精准,直指病本。如赤地利一味,性味酸苦平,善入血分,能调冲任之滞。《本草纲目拾遗》载其治“产后遍身浮肿”,正合妇人血水不利之候。其功兼活血解毒、利水清热,凡瘀热交结之带下、癥瘕,或湿热下注之淋浊,皆可配伍施治。然须注意:其性偏寒,脾胃虚寒者慎用;《贵阳民间药草》言其“有小毒”,故用量宜控,孕妇忌服。

今人用药,常囿于“消炎止血”之标,而忽“调和气血”之本。赤地利之妙,在于通中寓清,如治老年肺部感染(中医属“肺痈”“痰热”),取其清热活血之功,佐以宣肺之品,亦能奏效。然须辨证:若属虚寒喘咳,则非其所宜。

中秋佳节,谨祝身心康泰。习医者当知:草木虽微,合道则灵。辨阴阳、调冲任,方为妇科要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