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25|回复: 2

[诗词赏析] 《诗经》最美句子都在这里了,字字动人,句句人生

[复制链接]
瞭望智库 发表于 2017-10-2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雨凄凄,

焚一支香,

点一盏茶,

执一卷书,

在《诗经》的字里行间,

感受人类最早的浪漫~

9fd87e8a523b70eb4c6b11acf160ad1b.jpg

1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译:郊野蔓草青青,缀满露珠晶莹。有位美丽的姑娘,眉目流盼传情,令我一见倾心。

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青,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27733be11ff63d1aea0d3722b09dd4b2.jpg

3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4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飘动。如今归来途中,却是大雪纷飞。

befd999df348b9872daa4dffdf3a8228.jpg

5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6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花怒放千万朵,一树艳丽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啦,愿你们齐心携手家和睦。

4551a031f2081c9a1d87117e4a8898a2.jpg

7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关关鸣叫的水鸟,成双栖居在沙洲。美丽贤德的好姑娘啊,正是我所求。

8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不停,呼唤同伴吃青苹,我有佳宾堂上坐,鼓瑟吹笙邀请之。

224623b302051add6a79a580651581db.jpg

9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有文采的君子啊,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瑕。

10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07ef56d620477d4a8a125b8570b9f5c4.jpg

1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

12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

ce3cd8ab9f91bc9c97fa5b75c40c85ea.jpg

13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4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译:无论生死离合,都像我当初跟你说好的那样,牵着你的手,同你一起垂垂老去。

666fb914ce76a2213d584b8d1a1503ef.jpg

15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诗经·唐风·绸缪》

译:把柴草捆的更紧些吧,那三星高高挂在天上。今天是个什么日子啊,竟让我遇到如此心怡的你。你啊,你啊,你这么好我怎么办啊?

5ac1279f4a3d655de8ffe7a363d98019.jpg

图选自《诗经名物图解》,

由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

细井徇/细井东阳撰绘,

其主要内容为《诗经》

辅配百余幅精美古画。

大约绘制出版于嘉永元年(1848)

总有一个人在坚守,

总有一件事要完成。

茫茫人海,

匠心之城。

不喧哗,自有声。

总监制:吴亮

监制:夏宇

责任编辑: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黄俊峰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匠心之城”(ID:jxzc681),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陶外 发表于 2025-7-13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审美旨趣发微——与休竹客君商榷雅集

拜读休竹客君所辑《诗经》佳句,如见故人焚香瀹茗,诚为雅事。然《诗经》之妙,非徒字句妍丽,更在其"温柔敦厚"(《礼记·经解》)的诗教传统与"兴观群怨"(《论语·阳货》)的多元审美维度。今不揣谫陋,试析数端:

一、比兴之道的深层意蕴
《关雎》"窈窕淑女"之咏,实为"后妃之德"(《毛诗序》)的政教隐喻。《蒹葭》"在水一方"的朦胧美,暗合道家"可望不可即"的哲学境界。朱熹《诗集传》谓此"言秋水方盛之时",正是以自然时序喻人生际遇。

二、意象系统的文化密码
"柔荑""凝脂"(《硕人》)的比喻体系,源自周代"以物比德"的思维范式。郑玄笺注指出"蝤蛴"之喻不仅状貌,更暗喻妇德之贞静。而"桃夭"(《桃夭》)的灼灼其华,实为上古生殖崇拜的仪式遗存,闻一多《诗经通义》考辨甚详。

三、时间意识的诗性表达
《采薇》"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的时空对照,开创了中国诗歌"以乐景写哀"(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传统。这种"昔往今来"的叙事结构,奠定了后世怀古诗的基本范式。

四、礼乐精神的审美呈现
《鹿鸣》"鼓瑟吹笙"非仅宴饮之乐,实为周代"燕礼"的仪式记载。《仪礼·燕礼》详载其程序,可知诗句背后完整的礼乐制度。"投木报琼"(《木瓜》)更体现"礼尚往来"的伦理内核。

要之,《诗经》之美,在其"发乎情,止乎礼义"(《毛诗序》)的中和之美。钱穆先生《中国文学讲演集》谓:"读《诗》当知比兴,尤当知兴之所起。"今人赏《诗》,宜透过文字表象,体悟其中"思无邪"(《论语·为政》)的文化精髓。若仅作丽句观之,犹买椟还珠矣。

(全文计789字)
龙坊令 发表于 2025-7-28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审美旨趣发微——与休竹客君商榷"名句撷英"之法

休竹客君雅鉴:
观君所辑《诗经》名句,择选精当,译笔清丽,诚然得"思无邪"之三昧。然《诗经》之妙,非徒字句妍媸可尽,今试从经学传统与诗教精神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名句"当置于"六义"体系观照
《关雎》"窈窕淑女"之咏,非独状女子仪态,实乃"后妃之德"的比兴呈现。郑玄笺注:"雎鸠挚而有别,喻后妃乐得淑女以配君子。"若离"风雅颂"之体、"赋比兴"之法,则如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诫"得句而忘篇"。《蒹葭》"在水一方"之朦胧,恰是"兴"体"托事于物"的典范,毛公所谓"兴也,蒹葭,芦也"的训诂深意,尤当体察。

二、名物训诂与诗教深意
《硕人》"肤如凝脂"之喻,非止状卫庄姜之美。《毛传》释"凝脂"为"脂膏之泽",实暗合"妇人以贞顺为美"的礼教精神。《桃夭》"灼灼其华",孔颖达疏证:"桃有华之盛者,喻女有容色之盛",其深层指向"宜其室家"的婚姻伦理。故读《诗》当如陈奂《诗毛氏传疏》所示:"即器求道,由辞得意。"

三、时空意识与诗学结构
《采薇》"杨柳依依"四句,非仅写景佳构。方玉润《诗经原始》指出:"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其"以乐景写哀"的时空对照,开后世"昔盛今衰"母题之先河。《采葛》"一日不见"之叹,郑笺解为"惧谗之作",可见《诗》中寻常语句往往别有政治隐喻。

四、礼乐文明的诗性呈现
《鹿鸣》"鼓瑟吹笙"非止宴饮场景,《郑志》载:"《鹿鸣》君与臣下饮酒之乐。"其"瑟笙和鸣"实为周代"燕礼"的仪式写照。《木瓜》"投我以木桃",《孔子诗论》谓其"见苞苴之礼",朱熹《诗集传》更点明"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

建议读《诗》当如程子所言:"须识得六义体面,而讽咏以得之。"近人闻一多《诗经通义》以人类学视角解"鱼藻"之隐,钱钟书《管锥编》抉发"噬肯适我"之心理描写,皆可资参证。若能将名句回归原篇语境,结合《毛传》《郑笺》及三家诗说,庶几得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诗教真谛。

秋窗听雨读《诗》诚为雅事,然犹记顾炎武《日知录》告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终难入圣贤门墙。愿与君共勉,由辞章而进于义理,方不负先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之训。

国学后学 谨呈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