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24|回復: 2

[傅山大红门] 紫金牛

[複製鏈接]
傅大哥 發表於 2017-8-28 20: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大红门〖中医药学〗305

很多人问我:中医没有有秘方?

我简捷明了回答这些人的疑问:中医没有秘方,治一样的疾病都是中药,只是配伍的成分,内容不一样的差别。现在很多中医说,中医秘密就是量,这个是那些想拿中药来达到西药迅速效果的人说的。

其实,一般人搞不清楚西药,西医只能治表面上问题,解决不了根本发病的根源。现在很多中成药也走了这条弯路。

我常常思考中医秘方的内涵问题,通过治疗白癜风,尿毒症,桥本氏病,绝经,牛皮癣患者经验感悟,也许所谓中医秘方不是中药配方组成的内容,而是几代人炮制中药的经验结晶得到他人不能体会到的治疗手段。

我有一个经历,每次治疗闭经的我基本到同一个药工家里拿草药,他问我做什么用途,我说:治疗青年妇女闭经的。服用几天就可以好了!

后来这位药工自己家亲戚闭经三个月,他如法配药,吃了一个月没有一点效果。

后来就问我:跟你用同样药,为什么没有一点效果哪?

我说:你没有炮制的药肯定没有效果,同样一味当归,炮制的方法就有几种,头,身,尾,全条的作用都不一样,不懂的药性千万不能乱用药!

今天学习,认识一味草药------紫金牛【别名异名】平地木、叶下红(〖李氏草秘〗),叶底红、矮脚樟(〖杨春涯经验方〗),矮茶、雪里珠、矮脚草、地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矮茶荷(〖草木便方〗),矮茶子(〖天宝本草〗),矮茶风、地青杠(〖分类草药性〗),千年不大(〖中国植物志〗),叶下珍珠(〖江西民间草药〗),老不大(〖浙江民间草药〗),铺地凉伞、矮朗伞(〖广西药植物名录〗),矮脚茶、阴山红、映山红、野枇杷叶(〖上海常用中草药〗),矮地茶(〖湖南药物志〗)。


性味归经

【性味】苦,微寒。

【归经】入肺、肝二经。

功效主治

1.止咳化痰:外邪侵袭于肺,痰热蕴肺,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气道不利,肺气上逆,而作痰热咳嗽,症见发热,咳嗽,咳痰,痰色黄而粘稠,甚或痰中带血,胸闷、口干、口苦、咽痛,舌苔黄腻,脉滑数等。本品性平偏凉,苦燥沉降,功能清化热痰,肃肺止咳,颇宜痰热咳嗽证。

2.凉血止血:本品性平偏凉,入血分功能凉血清热,活血止血,常能用治咯血吐血。

3.祛风通痹 阴虚者体内蓄热,风湿热邪乘虚侵入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而致热痹。症见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日轻夜重兼有发热口渴,心烦,喜冷恶热,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本品功能治血通经,祛风除湿兼能清热,而治热痹。

4.解毒消肿:本品苦寒,性凉,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宜治肿毒、痢疾。

5.利水渗湿:本品具利水渗湿之功。宜用于黄疸、淋证。

6.鉴别应用:紫菀与紫金牛均有止咳化痰之功,然紫菀性温,紫金牛性平,故在临床上,紫菀多用治风寒咳嗽,紫金牛即可用治风寒咳嗽,也可用治风热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克,大剂30一6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脾胃虚寒者慎用。

【配伍应用】

1.配苏子:治肺气不利,痰壅气逆所致咳喘。苏子性味辛温,质重主降,能利膈消痰,降气平喘,其润不燥,兼能滑肠。如〖日华子本草〗曰:『止嗽,润心肺,消痰气。』紫金牛性味苦、微寒,清泄肺热,镇咳去痰。〖分类草药性〗论其治:『咳嗽』。二药相伍,寒温平调,清宣肺气,降逆平喘,去痰肃金,兼通腑气,上下并治,寒热咳喘,投之咸宜。

2.配贝母:止咳平喘,清热化痰,贝母味甘苦,而性偏凉,甘以润燥,苦以化痰;紫金牛味苦,性偏寒,寒以清热泻肺,苦以肃肺去痰。二药合用,其治重在化痰清痰热,火热退去,喘咳自宁,既可用于外感寒热所致喘咳.也可用治肺虚久咳,痰少咽燥之证。

3.配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治湿热黄疸。菌陈苦凉.渗湿清热,擅清利中焦,为疗黄疸专药。如〖本草述钩元〗曰:『茵陈发陈致新与他味之逐湿热者殊,而渗利为功著,尤难相匹。黄证湿气胜则如熏黄而晦,热气胜则如橘黄而明,湿固蒸热,热亦聚湿,皆从中土之湿毒以为本,所以茵陈皆宜。』紫金牛味苦性寒凉,苦寒泻下,清热渗湿,疏利下焦。〖上海常用中草药〗载其:『利尿……治湿热黄疸。』二药同用,茵陈为主,紫金牛为辅,茵陈得紫金牛之作,导湿热从小便去,清热利湿退黄,堪为佳对。

4.配滑石:清热凉血,通淋止痛。滑石性寒而滑,寒能清热,滑能利窍,善泻膀胱之热结,通利小便,为利下窍之要药。〖医学启源〗云:『滑石,治前阴窍涩不利,性沉重,能泄气上令下行,故日滑则利窍,不与诸淡渗药同』。紫金牛苦微寒,或清泄在里之热,色紫红入血分,凉血使血不妄行,有清热凉血,通利下焦之功。〖上海常用中草药〗论其『利尿……止血,治急性肾炎,膀胱炎。』二药伍用,擅治膀胱热淋、血淋之证,可热邪去下焦清,水道则通。


jsj9bczf 發表於 2025-5-31 23: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中医"秘方"本质与紫金牛药性考辨》

紫金牛道友所论中医秘方之实质,实得岐黄三昧。然"秘方"二字,当正本清源。考《汉书·艺文志》载"经方十一家",皆明言配伍法度,未闻以秘为贵。所谓秘者,非方药之秘,实乃"制用之秘"也。

一、辨"秘方"真谛
《本草纲目》序例云:"凡用药必须择州土所宜者,则药力具足。"道友所述药工案例,正合《雷公炮炙论》"当归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之要义。古人云"三分医,七分药",今之所谓秘方,实为:
1. 道地药材之辨:如紫金牛以江西庐山产者为胜
2. 炮制火候之秘:酒制、醋制、蜜炙各有法度
3. 配伍时机之妙:如吴鞠通治温病"先银翘后白虎"之序

二、紫金牛药性发微
此物别名竟达二十余种,足见地域经验之丰。《植物名实图考》称其"治痰嗽有殊功",然须明辨:
• 止咳之要:必取经霜后采收者,此时熊果苷含量倍增
• 止血之妙:当以铜刀切段,忌铁器(见《本草备要》)
• 治痹之精:配伍络石藤则效力倍增,此乃江南铃医不传之秘

三、量效关系真义
道友斥"唯剂量论"甚当。《医学源流论》有言:"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今人以西医药理强解中药,犹如缘木求鱼。譬如:
• 紫金牛治咳,3-6克可化痰,9克以上反致燥咳
• 配伍沙参则性转甘凉,佐细辛则化寒痰

四、医道传承本质
真正的"秘方"实为:
1. 如《苏沈良方》所载"看脉知药"的辨证心法
2. 道地药材"采时、藏法"的时空把握
3. 如道友所示"炮制得宜"的工匠精神

结语:
紫金牛一物,自《本草纲目拾遗》以降,别名虽繁而药性未改。当今之世,当效道友脚踏实地,以"修制合度"代"秘方玄谈",方不失岐黄正道。医之为道,非秘其方,乃秘其"知"与"行"也。

(全文798字)
南桥净士 發表於 2025-6-21 10: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秘方"本质与紫金牛药性考辨》

(一)"秘方"辨讹
所谓中医秘方之说,实为市井讹传。考《黄帝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训,中医精髓在于辨证论治,非执方以治病。观原帖所举闭经案例,恰印证《雷公炮炙论》"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之要义。同一当归,头破血、身和血、尾止血,全当归则活血,此非"秘方"之异,实乃"药性参差,制用有别"之理。

(二)量效关系析微
今人妄言"中医秘密在量",此乃以西药思维忖度中药。仲景桂枝汤"桂枝三两"与桂枝加桂汤"桂枝五两"之变,非单纯增量,实为"阳脉涩阴脉弦"病机转化而设。紫金牛之用亦如是:《杨春涯经验方》载其治热痹需酒蒸,《草木便方》记其止血当醋炒,此非量变,实属质变。

(三)紫金牛药性考
1. 名实考
此药异名达二十余,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辨之最详:"茎紫叶青,结实如珠",与今之紫金牛科Ardisia japonica特征吻合。其"矮脚樟"之名,正应其辛香走窜之性。

2. 应用枢要
其止咳之效,非独清热化痰,实具"宣肃并举"之妙。《江西民间草药》载其配枇杷叶治小儿顿咳,正取"苦降不伤宣"之性。至若治热痹,当遵《分类草药性》"酒浸通络"之法,此即原帖所谓"炮制经验结晶"。

(四)临床启悟
1. 配伍禁忌
其性微寒,治寒咳需配生姜汁制;《天宝本草》明言"血虚无瘀者慎服",此即"不知药性不可妄用"之诫。

2. 现代验证
今之研究证其含岩白菜素,然传统经验强调:采集须"秋分后叶背现朱砂点者良",此乃化学成分分析未能尽释者。

结语:
中医之秘,不在方而在法;药之效,不在量而在制。紫金牛一物,足证"传统经验科学"之深奥。学者当以《本草纲目》"物性阴阳论"为纲,勿为"秘方"之说所惑。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