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28|回復: 1

[医药临床] 卢永兵·用益脑汤治老年呆症验案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7-8-12 12: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主任医师多年来用益脑汤(熟地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12克,黄芪15克,太子参20克,僵蚕10克,丹参12克,田七12克,法半夏8克,茯苓12克,远志10克,石菖蒲12克,葛根12克,益智仁10克。)加减治疗老年呆症获得较好疗效。

验案一

王某,男,72岁,2015年8月3日诊。患者2年前患脑梗塞,此后记忆力逐步减退,生活自理能力极度减弱,需要有人照顾。近一个月曾有3次夜间遗尿,刻诊见大便5~6天一次,面色白光白,唇舌淡,舌尖边有许多瘀点瘀斑,苔白厚,脉细,血压正常。处方:熟地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12克,黄芪15克,太子参20克,法夏8克,白术12克,丹参12克,田七12克,当归8克,益智仁8克,远志10克,石菖蒲12克,茯神12克,桂枝8克,炙甘草10克。17剂。日煎1剂,连煎2次,煎得药液混合分2次温服。

二诊 能慢慢回忆说出自己姓名、年龄。述全身乏力,头晕,不想动。上方黄芪增至30克,太子参增至30克,加天麻15克,川芎8克。服20剂。

三诊 症状好转,上方再服20剂。服完后又来看病,嘱上方去法半夏,每2天煎服1剂。二个月后家人电告病者身体正常。

病为气虚血瘀,脑髓不足。以前患脑梗塞,瘀血残留不去,气血运行无力,髓海空虚,以黄芪加大剂量、太子参益心气,丹参、田七、当归活血养血,熟地、山茱萸、枸杞补肾益髓,法夏、白术健脾去湿化痰。经治疗,瘀去血活,心气充足,脑海得充,神明自如。

验案二

李某,男,75岁。2014年5月6日诊,患者10年前患高血压病,一年前因出血性脑中风,半年前又患脑梗塞。此后常诉头晕、头痛,烦躁不眠,记忆力逐步下降。近二个月来记忆力明显减退,沉默少言。饮水多,胃纳差,小便常失控,大便1周1次。面部及唇舌较红,舌尖边有许多瘀点,无苔,脉弦。

处方 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田七12克,丹参12克,水蛭10克,地龙10克,太子参15克,百合20克,瓜蒌仁20克,杭白菊12克,水牛角末30克,牡蛎末20克,珍珠母末20克。21剂。日煎服1剂,连煎2次,煎得药液混合,分2次,温服。

二诊 上方去玄参、牡蛎、珍珠母、瓜蒌仁,加黄芪20克,茯神12克,远志10克,五味子5克。服7剂。

三诊 家人反映患者思维、记忆力明显提高,生活基本能自理,能自觉到室外散步,胃纳、二便基本正常。舌上瘀点色泽明显变淡。处方:熟地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12克,田七12克,丹参12克,白芍12克,黄芪20克,太子参20克,五味子5克。服27剂。

27天后告知,病者身体正常,嘱按上方2天煎服1剂。服10剂巩固疗效。

患者二度脑中风,未能消除血瘀症,经常头痛头晕,舌上许多瘀点可知。面部唇舌红赤,口干大便干结,舌光无苔,是乃心肾阴亏之相。治当先育阴退虚热、活血化瘀为主,后期以补肾养心活血收功。

验案三

黄某,女,68岁,2015年8月16日诊。三年前常头晕,诊为脑动脉硬化症、脑萎缩。八个月前患脑梗塞。刻诊见脸色白光白,舌淡,舌边有齿印,舌尖边均有瘀斑。脉沉迟。

处方 熟地12克,山茱萸12克,黄芪20克,太子参20克,当归10克,丹参12克,田七12克,桂枝10克,附子5克(先煎),干姜10克,白术10克,法半夏8克,仙灵脾5克,鹿角胶10克(另烊)。21剂。日煎服1剂,连煎2次,煎得药液混合,分2次,温服。

二诊 记忆力有所改善,舌边齿印消退,瘀点色泽变淡,上方去法夏、白术,加益智仁10克,藁本10克,枸杞12克,黄芪增至30克,太子参增至30克。服22剂。

22日后来诊,上方2天煎服1剂,服15剂巩固疗效。二个月后家属来电,说病人身体正常。

患者心、脾、肾阳虚,气血不足,瘀血阻络,以致气血不能上承,脑海空虚。治当大补脾肾,温通督脉,益气生血,活血养血,使脑髓充,神志定。

中医早有呆症病名,也有古籍称『白痴』『愚痴』『神呆』。呆症也是当今老年人常见的进行性、慢性疾病,也是难治之病。古医籍对呆症的主症早有论述,如〖景岳全书·呆病门〗说:『人有终日不言语,不饮食,忽哭忽歌,忽愁忽哭,与之美食则不受,与之粪秽则不辞……』指出呆症病人意识、情志明显异常。呆症与心肾功能失调关系最为密切。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为精神之所舍。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头为精明之府,元神之府,心脑共主人体精神、意识、神志。卢永兵强调,治老年呆症,应心脑同治。因此养心通调血脉,益肾充盈髓海是主要治法。同时卢永兵也强调,老年多瘀,久病多瘀,大多数呆症病人都有明显血瘀证,治疗之法应结合活血和血养血。益脑汤中熟地、山茱萸、枸杞益肾充盈脑髓。参芪益气养心,通调血脉。丹参、田七、当归活血养血。法夏、白术祛痰健脾祛湿。远志、石菖蒲、益智仁益智安志。气血通畅,脑髓充满,神明得营养,自然神安志定。(卢灿辉 王颖川 郑婷)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袁好白 發表於 2025-4-9 11:58 | 顯示全部樓層
卢永兵主任医师运用益脑汤治疗老年呆症验案评析

老年呆症属中医"痴呆""健忘"范畴,卢师以益脑汤为基础方,辨证施治,疗效显著。细究其案,可见其学术思想与用药特色。

一、病机辨析与治则确立
卢师认为本病以"虚瘀互结"为核心病机。验案一患者脑梗后瘀血内阻,兼见气虚髓亏之象,属典型的气虚血瘀证;验案二则因高血压病史及出血性中风,呈现阴虚阳亢、瘀热交结之候。二者虽同属痴呆,然病机迥异,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的辨证精髓。

二、组方用药特色
1. 益脑汤基础方构建
以熟地、山茱萸、枸杞补肾填精为君;黄芪、太子参益气健脾为臣;佐以丹参、田七活血化瘀,远志、石菖蒲开窍醒神,法夏、茯苓化痰渗湿,形成"补肾-益气-活血-开窍"的治疗框架。

2. 辨证加减要诀
验案一加重黄芪至30克,佐天麻、川芎,体现"气行则血行"的治疗思想;验案二选用水牛角、珍珠母等镇肝息风,配合生地、玄参滋阴凉血,显示对阳亢证型的精准把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二案均重视瘀血征象,但分别选用田七配当归与水蛭伍地龙,前者偏温通,后者重凉散,足见用药之精妙。

三、治疗阶段把握
卢师治疗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初期(1-3诊)重在攻补兼施,中期调整药量强化主证方向(如验案一增补气药),后期(2月后)转为隔日服药巩固疗效。这种"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长期调理"的诊疗节奏,符合老年病"久病入络"的病理特点。

四、现代医学启示
从现代药理学角度看,方中丹参、田七改善脑微循环,远志、石菖蒲促进乙酰胆碱分泌,黄芪、太子参增强神经元抗氧化能力,多靶点干预符合老年痴呆的复杂病理机制。验案二使用水牛角、珍珠母等重镇之品,对控制脑血管病后神经兴奋性损伤具有特殊价值。

结语:卢师治疗老年呆症,既恪守"肾主髓海"的传统理论,又创新性地将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其辨证之精准、用药之灵动、疗程设计之科学,值得后学深究。两则验案对比研究,更凸显中医辨证论治的优越性。(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