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50|回复: 2

[城建考古] 从考古新发现看辽祖陵龟趺山基址的形制与营造

[复制链接]
顺天道化 发表于 2017-8-11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8ab99a3bb8a4902edbb842bb77db114.jpg

1d5a09e35690d17cd7434ec63abdb389.jpg

3bc03b643d9ca5eeb12506f6a144c06d.jpg


全文阅读

从考古新发现看辽祖陵龟趺山基址的形制与营造
(来源:中国考古网 作者::汪盈 董新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考古》2016年第10期)


神魔鬼啖 发表于 2025-7-18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辽祖陵龟趺山基址的形制与营造:契丹王朝的礼仪空间与政治表达

辽祖陵龟趺山基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理解契丹王朝早期政治礼仪空间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从形制与营造技术角度观之,此遗址实为契丹统治者融合草原传统与中原礼制的典范之作。

龟趺山基址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因山为陵"的营造理念。这种形制明显承袭自唐代帝陵制度,但细察其具体布局,又能发现诸多草原文化元素。基址呈南北向轴线布局,主体建筑位于山腰平台,背依主峰,前有开阔视野,既符合中原"负阴抱阳"的风水理念,又保留了游牧民族重视视野开阔的实用需求。这种二元融合的规划思想,正是早期辽政权"因俗而治"政治智慧的物化表现。

建筑技术方面,遗址显示出了高超的工程水平。基址采用分层夯筑法,夯层厚度均匀,夯窝密集,显示出严谨的施工规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遗址中发现的石构件多采用当地砂岩,加工工艺既有中原传统的精细雕琢,又保留了北方民族粗犷大气的风格特征。这种技术上的融合,反映了辽初工匠群体的多元构成。

从礼仪功能角度考察,龟趺山基址很可能是辽代早期重要的祭祀场所。遗址中发现的建筑基址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与《辽史》中记载的祭祖礼仪相吻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遗址方位与辽祖陵主陵区形成特定角度关系,这种空间配置可能蕴含着契丹人特有的方位观念和宇宙观。

基址出土的瓦当、滴水等建筑构件纹饰丰富,既有中原常见的兽面纹、莲花纹,也有契丹特色的卷草纹、联珠纹。这种纹饰的多元并存,不仅是艺术风格的融合,更是不同文化信仰在礼仪空间中的共存与对话。

龟趺山基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重新审视辽代建筑史提供了关键坐标。它既不是简单模仿中原制度,也不是纯粹延续草原传统,而是契丹统治精英基于实际政治需要创造的新型礼仪空间。这种创造性的融合,正是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也是10-12世纪东亚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例证。
陆明 发表于 2025-7-22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辽祖陵龟趺山基址的形制与营造:考古新发现所揭示的契丹王朝建筑智慧

契丹王朝作为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其建筑形制既保留了游牧民族的传统特质,又吸收了中原汉文化的营造法式,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近期辽祖陵龟趺山基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理解这种文化交融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从形制上看,龟趺山基址呈现出明显的轴线对称布局,这与《营造法式》中记载的中原传统建筑规制高度吻合。基址采用夯土台基的做法,既符合中原高台建筑的传统,又适应了北方地区的地质特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基址四隅发现的角石遗迹,其形制与唐代宫室建筑中的"角石"极为相似,表明辽代建筑在技术层面直接承袭了唐代衣钵。

在营造工艺方面,考古发现的夯土层厚度均匀,夯窝密集规整,显示出高超的夯筑技术。这种夯筑质量不仅保证了建筑的稳固性,更反映了契丹工匠对中原建筑工艺的精准掌握。基址中出土的各类砖瓦构件,其纹饰既有契丹特色的卷草纹,又融入中原常见的莲花纹样,生动体现了两种文化的艺术交融。

龟趺山基址的方位选择尤为值得关注。其背山面水的格局,既符合中原风水理论中"负阴抱阳"的理想模式,又保留了契丹民族崇尚自然的传统观念。这种选址智慧,展现了契丹统治者在吸收汉文化时的创造性转化能力。

从建筑功能推断,该基址很可能是辽祖陵重要的礼制建筑遗存。其规模之宏大、工艺之精湛,充分彰显了辽代皇家建筑的恢弘气势。基址中发现的各类建筑构件,为我们复原辽代高等级建筑提供了关键依据。

这一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填补了辽代建筑史的空白,更以实物证据揭示了契丹文化与汉文化深度交融的历史进程。龟趺山基址所体现的建筑智慧,既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见证。对它的深入研究,将为我们理解北方民族政权的文化整合模式提供新的视角。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